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秦帝国风云录 >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部分阅读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5部分阅读

白芒,如流星追月,瞬间撞进密密匝匝的剑幕。

    “叮……”两剑相撞,金铁交鸣,清脆的声音穿透了剑幕,回荡在花园上空。

    这道声音传进了宝鼎的耳中,如利箭一般刺穿了他的心灵,那团熊熊燃烧的战意突然颤抖起来,跟着如从天而降,燃烧的火焰在风雨中厉嚎挣扎,火势霎间小了,随之一丝凉意随着的血液流遍全身,一丝清明如和煦春分拂过宝鼎的灵台,让他的意志忽然清醒过来。

    宝鼎的身形顿时停下,咆哮声骤然消失,长剑坠落于地。他瞪大了双眼,呆呆地望着抵在咽喉上的长剑,仿若南柯一梦。这是怎么回事?我刚才干了什么?荆轲的长剑怎么会抵在我的咽喉上?

    荆轲也是一脸疑问,这一刻,宝鼎的神智又恢复了,而恢复神智的宝鼎好象突然失去了抵抗力,竟然放弃了进攻,任人宰割。

    荆轲收回剑,眼神变得异常凌厉,冷声问道:“你的心神失控了,为什么?”

    宝鼎茫然摇头。刚才梦中的一幕非常真实,他一往无敌,把荆轲杀得连连后退,但两剑相撞,金铁交鸣之声传入耳中后,他的神智随即清醒,而清醒之后的他随即恢复本身,迅速丧失了攻击力。

    荆轲看他的样子不像伪装,眉头不禁皱了起来,“再来一次。”

    宝鼎也想再试一次,这事太诡异了,让他感觉非常恐惧。

    两人重新回到花园中间,隔五步对立。宝鼎双手握剑,立于胸前,眼睛刚刚凝注到剑刃上,一股热血立时从心底激射而出,跟着轰然爆开,一股股奔腾的热流瞬间流遍四肢百骸,冲天战意熊熊燃烧,宝鼎瞬间失去自我,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疯狂地冲向了荆轲。

    荆轲暗自惊骇,再次避让二十步,期间仔细观察,确认宝鼎没有欺骗自己。一个可怕的念头涌入荆轲的脑海,难道他中邪了,被鬼神附体?这个时代的人对鬼神非常崇拜,只要遇到无法解释的事物,一般都将其纳入鬼神的范围。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宝鼎吞食了什么药物,这种药物可以控制人的心神,但荆轲懂得一些医术,以他的了解,这世上的确有一些药物可以把人变成疯癫,但绝对没有可以控制人的意念心神的药物。

    荆轲拔剑,如法砲制,还是以剑撞剑。果然,宝鼎听到金铁交鸣之音后,随即清醒,然后失去抵抗力,原因很简单,前世的宝鼎根本没有任何武技,也没有任何搏击经验,当然只有挨宰的份。

    荆轲收剑回鞘,绕着宝鼎转了几圈,考虑是不是把这件事禀报李牧。让这样的人去执行刺杀任务,变数太大,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

    宝鼎低头想了一会儿,只能把这件玄妙的事归结为穿越的后遗症。穿越时空肯定有危险,穿越者不一定每次都顺风顺水,而自己这次偏偏就撞上了倒霉事,留下了后遗症,而这个后遗症显然对自己非常不利。

    同样的事情曾在槛车上发生过一次,今天又发生了两次,由此可以说明,只要自己动武,或者有了杀人的念头,那自己的意志就会完全失控,这太恐怖了,这不是找死嘛。不过让宝鼎赶到庆幸的是,这副躯体的前主人是个武技高手,在疯狂状态下,竟然把荆轲杀得步步倒退。想到这一点,宝鼎不禁有些沾沾自喜,不管怎么说,这次穿越也不算太失败,好歹自己占据了一个武技高手的身体,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这一刻,荆轲想到了好几种解决办法。禀报李牧解决不了眼前难题,时间太紧张,不可能再抓到第二个黑冰武士;找个巫士给宝鼎驱鬼,首先未必奏效,其次这可能会给刺杀行动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想来想去,还是自己来解决最为妥善。

    “我们来试一试,看看一般在什么情况下,你的意志会失控。”

    荆轲向宝鼎提出建议,宝鼎连忙答应,对荆轲更是感激不尽。

    一番折腾之后,荆轲的脸色有些难看了。只要宝鼎有强烈的杀人或者搏击念头,马上就会失控,那时他不管握住任何武器,甚至包括握住一根木棍都会挡者披靡,这太夸张了。

    “这样吧,我们换一种办法,看看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让你的意志迅速恢复。”

    荆轲提出了另外一种办法。又是一番折腾,敲锣打鼓、马嘶鸟鸣……办法都想尽了,完全不奏效,唯一能把宝鼎从失控状态中唤醒的办法就是撞击他手中的武器,但宝鼎随之失去抵抗力,只有等死的份。

    荆轲大摇其头,实在想不通。当日自己擒拿宝鼎的时候,宝鼎的心神也是失控,但兵器撞击之声对其没有任何影响,相反,他的攻击力越来越强。现在的情况有了改善,兵器撞击之声可以唤醒失控中的宝鼎,但清醒之后的宝鼎随即变成了废人,只能任人宰割了。虽然这个时间比较短,数息之后宝鼎就会再次进入失控状态,但无论是高手对阵还是在残酷的战场上,数息的时间足以致命。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是鬼神附体,但宝鼎只要不失控,一切正常,这与鬼神附体的彻底疯癫不一样;如果说宝鼎吞食了特殊的药物,但激战中兵器的撞击声又能将其短暂唤醒,世上怎么可能会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药物?难道他是一个半痴半疯的怪物?

    “如果你是个痴儿,这一切还可以勉强解释,但你不是。”荆轲望着满头大汗的宝鼎,语气颇为无奈,“在你被黑衣打死之前,你的表现的的确确是个痴子,然而奇怪的是,当我把你救活之后,你就变了,你的言行举止,尤其你的眼神,都变了。过去你的眼神空洞无物,那是一个痴子的眼神,但你复活之后,眼睛充满生气,眼神清澈明朗,没有半点痴呆的痕迹,而你的言行沉稳,举止有度,即使在大将军面前也能侃侃而谈,根本就不是一个稚嫩的少年人可以做到的。”

    痴子?复活之前我是个痴子?怪不得这副躯体前主人的记忆破碎不堪,原来如此。宝鼎霍然大悟。他绝对相信荆轲,这与前世他对荆轲的崇拜有关,这几天与荆轲接触多了,更是被荆轲风度和气质所倾倒,他不假思索地相信了荆轲的判断。

    的确,如果不是痴子,不是重度精神病患者,怎会有如此狂暴的一面?你把一个孬子惹火了,或者孬子突然发狂要对付你,你可以想像一下,你将陷入何种可怕的境地。现在宝鼎知道了,自己的脑子构造有问题,而这个问题在穿越之后并没有得到太大的改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说,自己现在是个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只要给自己一个诱因,精神病马上发作,行为能力完全失控。

    “操……”宝鼎沮丧之下,恶狠狠地爆了一句粗口。老子的运气也太差了,前世流血流汗都都娶不起老婆,无奈之下狠心放弃了自己的爱情,今世穿越到战国,竟然是个精神病患者,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宝鼎又是愤怒又是失望,蓦地仰头向天,双手握拳,纵声狂吼……又疯了。

    荆轲说时迟那时快,冲上去对准宝鼎的后脑就是一拳。宝鼎一旦疯狂,唯一阻止的办法就是将其打晕,否则他会一直咆哮冲杀,直到力竭。当日荆轲活擒宝鼎,就是耗尽了宝鼎的体力,然后不费吹灰之力,一拳解决问题。

    宝鼎醒来时,发现自己赤身捰体泡在药水里。他现在每天要泡四个药水澡,浓郁的中药味让他难以忍受。想到前世今生的种种坎坷,不免悲从心生,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前世他的性格也算坚韧,但莫名其妙地醉死了,又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战国,成了一名精神病患者,这一连串的打击,让他再也坚持不住,痛哭流涕。

    荆轲走了进来,默默地站在他的身边,一言不发。

    宝鼎酣畅淋漓的哭了一会儿,心中的悲痛得以宣泄,情绪随即慢慢平静下来。

    荆轲看他逐渐正常,低声劝道:“你还是一个少年,活在世上的时间还很长。这种病虽然罕见,但应该还有治愈的希望。”荆轲这段时间静下心来想了一下,排除了鬼神附体和药物控制的可能,认定这是一种罕见的疯痴病,只要有诱因,它就间歇性发作,目前肯定找不到治愈的办法。

    我现在还是一个少年?宝鼎先前没有仔细听荆轲的话,这次他听清了,惊讶地抬头望向荆轲,“我是一个少年?”

    荆轲点点头,对宝鼎惊讶的表情视而不见。他已经认定宝鼎是一个疯子,而这次复活似乎让宝鼎的疯病有所改善,估计和当日黑衣连续重击宝鼎的脑袋有关,但这种改善目前看来十分有限,他依旧是一个半疯半癫的痴儿。

    宝鼎看看自己精瘦的身体,又摸摸自己光秃秃的下巴,呆了片刻,接着摇头苦笑,紧紧闭上了眼睛。先前他摸不到脸上的胡子,估计自己年纪不大,但也没想到这副躯体的前主人竟然还是个少年。年纪小在这个时代更没有优势,也就是一炮灰。

    “睡一觉,明天再练。”

    荆轲转身要走。宝鼎突然喊住了他,“我还能活几天?”

    荆轲欲言又止。这小子脑子清醒的时候非常聪明,为人处事也稳重有礼,一个少年人能具备这样的品性,前途不可限量,可惜他是个痴儿。

    “不超过十天。”荆轲还是决定告诉他。既然宝鼎有清醒的时候,在有限的时间内还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那就应该给他活下去的希望,“以你的武技,杀出重围并不是没有可能。”

    “但我会在瞬间失去抵抗力。”宝鼎叹道,“我死定了。”

    荆轲想了一会儿,忽然说道:“你可以克服这个致命缺陷。”

    宝鼎心里一喜,从浴桶里站了起来,恭恭敬敬地深施一礼,“请荆卿教我。”

    “晚上我来。”荆轲说道,“只要你刻苦,十天时间足够了。”

    第一卷 崛起 第14章 再杀一人

    第14章 再杀一人(本章免费)

    荆轲回到将军府的时候,李牧正站在隐壁墙后面来回踱步,刚毅的面孔上罩着一层浓浓的焦虑。

    “怎么样?有没有问题?”李牧看到荆轲走到身边,开口问道。

    荆轲知道李牧担心宝鼎的状态,如果从实禀报,李牧必定更加忧虑,所以他眉头轻蹙(cu),轻描淡写地说道:“我会解决好,不会耽误大将军的事情。”

    李牧有心问得仔细一点,但看到荆轲胸有成竹的样子,又把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此事也只有荆轲才能办好,将军府还真的找不到第二个可以放心托付的人。这次将军府花了很大代价才抓了一个黑冰武士,又颇费心思地将其游街示众,目的无非就是一个,把将军府抓住黑冰武士的事和这个黑冰武士的相貌公之于众,为一下步行动做好准备。此事关系重大,这个黑冰武士是否合作更是直接关系到整个计谋的成功与否,万万不可出错。

    “张良先生几时可到?”荆轲问道。

    “黑衣去接了。”李牧冷笑,脸显嘲讽之色,“如今代城局势紧张,张良当然要谨慎一些,以防不测。”

    荆轲听到这话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张良身边有韩国铁士,实力强悍,若想刺杀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是从府外传来轺车的辚辚声,跟着府门卫士高声禀报。李牧转出隐壁墙,大步走向府门,迎接张良。宾主稍加寒暄,携手走进正堂,谈了一会儿代城局势,话题随即转到这次议和谈判上。几天来,李牧和公子隆数次磋商,但因为彼此条件悬殊太大,至今没有任何结果。河北战局危急,邯郸摇摇欲坠,形势对赵国非常不利,心急如焚的是李牧,公子隆根本不着急。

    “我接到消息,说燕国大军已经云集北疆上谷长城和河北易水长城,对我代北和中山虎视眈眈。”李牧神色冷峻,语气更是蕴含着愤怒,“我想问问先生,燕国到底有没有议和结盟的诚意?”

    张良脸上的笑容渐渐消散,他从李牧的话里听出了浓烈的杀机。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不说李牧这头凶狠的老虎了,假如燕国公子隆非要把李牧逼到绝路,那么代北局势势必失控,李牧绝不会低头,更不会拿自己的王国和子民向燕国妥协,但是,公子隆太过自负,对这个戍守代北几十年的李牧也过于轻视。今天的公子隆其实就是站在火堆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玩火。

    “我认为燕国根本就没有议和结盟的诚意。”李牧这句话掷地有声,让张良的心顿时拎了起来。

    “燕王喜和公子隆贪鄙无度,到了此刻还梦想与西秦平分我河北之地。”李牧用力一挥手,大声说道,“简直是痴心妄想,自取灭亡。”

    张良头皮一麻,背心处顿时涌出丝丝寒意。李牧已经决断杀伐了。

    事实是不是如李牧所揣测?张良心里有算,他这次来本来就没有指望燕王喜和公子隆会改弦易张,相反,他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但若想让另外一个人促成燕赵结盟,必须利用李牧,现在,李牧在公子隆的逼迫下已经走投无路,他动了杀机,形势正在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西秦的大军正在猛攻宜安,邯郸危在旦夕,我没有时间,更没有耐心陪着公子隆玩下去。”李牧两眼瞪着张良,脸颊上的肉轻轻地抽搐着,杀气腾腾,“一年多来,你在山东诸国奔走合纵,我对你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如今事实摆在这里,燕国没有诚意,燕王喜和公子隆决心趁火打劫。现在,请你告诉我,你是否还有力挽狂澜之策?”

    张良沉吟良久,似乎做出了什么决定,语调平静地问道:“大将军,你要考虑后果。一则蓟城的局势如何迅速稳定。你动手了,蓟城必乱,燕王喜措手不及,首先就要稳定蓟城朝局,但这个时间有限,一旦蓟城稳了,燕国的大军就会两路出击。一路从上谷攻打代地,你的大北军南下作战,代地空虚,代北必失。一路从易水攻打中山,赵国的大军都集中在邯郸南北两线,中山空虚,中山必失。这显然不是你愿意看到的结果。”

    “其次,如果你抢在蓟城朝局稳定之前击败了西秦,解了邯郸之危,赵军必定元气大伤,疲惫不堪,那么你若想阻止燕国趁火打劫,阻止燕军南下攻击,首先必须议和燕国,但那时你拿什么来化解彼此的仇怨?”

    张良自始至终没有提到李牧要杀公子隆的事,心照不宣嘛,但张良必须要知道李牧如何善后。李牧把燕王的弟弟、燕国的国相杀了,以便混乱蓟城局势,给代北军南下作战赢得时间,同时又要达到两国结盟的目的,这个难度太大了,如果李牧没有妥善的办法,他绝不会做出此等“自杀”的举措。

    李牧望着张良,一字一句说了三个字,“太子丹。”

    太子丹积极主战燕赵结盟共抗西秦,为此他被燕王喜弃置不用。值此河北危难之刻,燕国的危机也日益加重,太子丹若想拯救燕国,首先就要夺取权柄,而夺权权柄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了相国公子隆。公子隆死了,太子丹乘机上位,主政监国,燕赵两国马上就能结盟。但问题是,李牧杀了公子隆,两国结怨,即使太子丹有意与赵结盟,也要邯郸给燕国一个说法,总不能说公子隆就这样白死了,那蓟城的脸面何在?

    张良听到这三个字,心中暗喜,不过脸上的表情却是十分严肃,“太子丹肯定需要赵国给一个说法,难道大将军愿意把自己的头颅送给燕国?”

    “人是西秦黑冰杀的,与老夫何干?”

    李牧看到张良从容淡定,知道他留有后手,心里也是暗自喜悦,深沉的声音里露出一丝兴奋。

    张良冷笑,“这几天,大将军先是抓住一个黑冰武士游街示众,接着又在代城大肆搜捕黑冰秘兵,搞得人心惶惶,就是为了嫁祸西秦?以我看,大将军这个痕迹留得太深了,燕国人不是白痴,燕王喜更没有老糊涂,他们不会相信大将军的解释,相反,他们认为大将军故布迷阵,贼喊捉贼,杀人的其实就是你。”

    李牧浓眉紧锁,抚须不语。他何尝不知道这是一个致命漏洞,但如果要堵上这个漏洞,给燕国一个合理的解释,把所有的罪责都推给西秦,那必须再杀一人,那个人就是公子恒。

    公子隆是燕国王族、国相;公子恒是赵国王族,其势力?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