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歃血大隋 > 歃血大隋第46部分阅读

歃血大隋第46部分阅读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四章 风云阁中初露手(上)

    更新时间:2011-07-05

    夏末辞京华,三百禁卫向天涯,今岁秋风生渭水,而今得还家!

    一路风尘奔波,一路披星戴月,迢迢山水一程又一程,萧守仁他们终于是到了洛阳城外,大隋的都城!

    上午的洛阳城中正热闹着,远远从北门走来一队三百多人马的队伍,队伍中间高举“隋”字字样的旗帜,队伍中的人都是一身的戎装,很明显就看得出来是大隋的军队。

    这正是刘文静他们这队使节团,经过这么些天的奔波之后他们终于是回到了洛阳城,洛阳城的繁华依旧,和六月份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只能说这洛阳城比起以前更热闹了。

    此时的洛阳城不仅仅是大隋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是周边国家的,所以大隋天子脚下的洛阳城里外族人不在少数,但是如今尤甚。

    比以往多处十几倍的外族人穿插在大街上,一个个都往酒楼客栈里面钻,来来往往的人挤来挤去,当真是热闹无比啊。

    萧守仁并没有看到什么欢迎队伍,他们回京的日期早已是禀告给朝廷了,萧守仁还以为杨广会派出一队人马来欢迎呢,然后带到一个豪宅里接风洗尘。

    没有,没有欢迎队伍,没有豪宅,没有盛宴,萧守仁所设想的东西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繁华的街市罢了。

    守城的士兵并没有多做检查,一看到这仗势,一看到这场面,已经是知道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什么商团了,既然不能敲点酒菜钱,那也就没必要太苛刻了。

    萧守仁和顾葳蕤两个人是第一次到洛阳城,顾葳蕤在马车里面,掀开旁边的布帘往外看,萧守仁就骑着高头大马在马车的侧边慢慢往前走,边走边看。

    萧守仁这时候脑子里莫名其妙就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首诗:昔日龌蹉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萧守仁就纳了闷了,中了状元之后这街就不堵了?马蹄疾?怎么疾啊?怎么快的起来啊,这人来人往挤来挤去的,都把大街挤了个水泄不通了。

    洛阳的繁华与如今的长安相比,那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萧守仁此刻在想,那马蹄疾的疾到底是快的意思呢还是疾病的意思,也许那状元郎这诗句的意思是说这马儿在人海的大街上实在是太慢了,就像马蹄患病了似的,一日从早到晚也就只能看尽这大街两旁的花儿罢了。

    大街两旁何来花朵?真的是奇哉怪也!

    这大街上面的酒店客栈那些个窗檐上面都插着鲜花,窗台上面也是摆着盆栽,与这闹事相比,那是相当的不和谐,让人觉得怪怪的。

    不仅如此,有的房子窗檐上面竟然是飘着绸缎,萧守仁就纳闷了,虽说古代绸缎多,但是也不是每个人都穿得起买得起的啊,大隋就算再怎么富裕,再怎么小康也还没有到用绸缎飘窗檐的程度吧?

    “李大哥,这些房子上面怎么飘着绸缎的飘着绸缎,种着花花草草的种着花花草草啊?”萧守仁实在是不解了,以前读书的时候一直向往着骑马倚斜桥,满楼招的生活,但是现在一抬头发现全是花花草草全是飘舞绸缎,萧守仁就差开口大喊古人欺我太甚啊!

    李靖似乎是早就预料到是这种场面了,对于萧守仁的疑惑是一点都没有惊讶,淡淡地回答萧守仁的问题:

    “这有什么奇怪的,陛下不是要举行万国大会了吗?这样喜庆一点嘛。”

    “咦?李大哥你毫不犹豫就回答我,难不成以前洛阳城里有过这样类似的场面?”萧守仁好奇的问道。

    其实萧守仁在李靖没有开口的时候还曾偷偷想过这是不是洛阳城对于出使草原的使节团一种特殊的欢迎仪式,但是现在看来完全不是啊,人家这是为了整容啊。

    萧守仁这才明白过来,感情这整顿市容的风气是从古代就有的啊,二十一世纪的这些都是人家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表现啊。

    “这万国大会并不是第一次举办,以前有过,但是以前没有这么铺张罢了,没想到现在刚打完高句丽圣上竟然还是这么的、、、唉!”李靖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萧守仁就纳了闷了,这花花草草和绸缎那都是这些房子自己的事情,干杨广什么事情?即便是杨广要求的,那也不算是浪费啊,开完大会之后这些东西还是可以继续用的嘛。

    事情当然不是萧守仁想的这么的简单了。

    “萧大人是第一次来洛阳吧?可能对于这些事情还不是很懂吧?”刘文静这时候不知道从哪冒了出来,然后主动开口问道。

    萧守仁很老实的点了点头,本来还想努力把脸蛋弄红一点的,表示一下自己这么大的人了还是第一次来京师应该感到些许羞愧的,但是萧守仁的老脸太不争气了,营造半天都没有挤出一丝脸红来。

    “那就很正常了,这都是陛下向外国使臣展示我大隋的富裕,让他们知道我天府之国的强大富庶,百姓安居乐业,都是有闲情逸致养花养草,在他们那些贫瘠之地万金难求的绸缎在我们这却是普通老百姓都是用来飘窗檐的。”

    萧守仁呆住了,搞半天,这都是杨广的手段啊,而且听完之后萧守仁心里挺不是滋味的,越听越觉得杨广有点子太在意脸面了,就为了这么个事情竟然就这样子搞,面子功夫真的是炉火纯青了。

    “刘大人的意思是说这些花花草草绫罗绸缎都是陛下吩咐要弄的,那也就是说这都是国库帮忙张罗的?”

    刘文静也是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头,表示萧守仁说的是对的。

    萧守仁这下子算是明白李靖刚才为什么要摇头叹气了,浮夸的也太那什么了吧,即便是不摆盆栽不飘绫罗绸缎难不成别人就说你们国家穷了?笑话!

    “萧大人有没有发现那些外族人都往酒店里面钻?”刘文静指着前面的酒店问道。

    萧守仁其实也发现了,人潮中经常能看到一两个蓝眼睛或是黄头发的外国人往那些饭馆子里面钻,也不知道是不是洛阳的酒店伙食真的那么受欢迎。

    “怎么了?人家逛下酒店吃个饭而已,没什么还奇怪的啊。”

    “这本来是没什么奇怪的,但是在皇宫都有他们自己带过来的厨子啊,他们怕水土不服还自己带了些菜过来呢,但是为什么这下子却是不怕水土不服了呢?”

    “哦?难道这还有什么玄机不成?”萧守仁也听出来了,刘文静说的这事还真的是有问题。

    “萧大人你看那边,那个穿白衣服的外族人,他直接拿了摊子上的一大堆东西大包小包往身上挎扔下一张纸条就走了,并没有解囊付钱。”刘文静没有直接回答萧守仁,而是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摊子前的外国人说道。

    萧守仁顺着刘文静的指向看去,咦?还真得是这样,那外国人买东西都不付钱的,拿了东西扔下一张废纸就走了,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怎么会这样?难道那是银票不成?”萧守仁问道。

    “银票?那些外国人连字都不认识几个还会用银票?”刘文静冷哼了一声说道,也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让刘文静这小白脸都如此的气氛。

    “不是银票那是什么?”萧守仁有些无语了。

    “那是凭据!”旁边的李靖开口解答道。

    “凭据?”萧守仁不解。

    “没错,就是凭据,陛下下了圣旨,凡是外国时节在大隋吃饭住宿或是买东西只要在十两白银以下那都是免费的,如果上了十两白银,那也不用收费,只要拿着外国人留下的凭据那就可以到相关衙门领取十五两的白银。”李靖冷冷地说道。

    萧守仁这下子算是被杨广给雷住了,还有这么当皇帝的,实在是让人无语了,外国人吃饭不用钱,住店不用钱,即便是要给钱,那也是自己的国库帮忙付,这也太变态了吧。

    如果这话是别人说出来的萧守仁还真的是不会相信,但是从李靖的嘴里说出来萧守仁又不得不信了,李靖是不会说谎的。

    李靖的话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这些外国人都往两边的客栈酒店里面钻了,反正不要钱啊,吃了抹了菊花拍拍脸蛋走人就是了,付账自然是大隋皇帝了。

    那些人在酒店专门点最贵的菜,住最贵的房间,在大街上面也是疯狂的购物,这就苦了大隋的商人了。

    商人在古代的地位是相当的低的,比之农民更是不如啊,都可以说得上是贱户了,都说名以食为天,所以农民的地位还是蛮高的,要说社会地位,除了读书人,那就是农民了,商人是最没有地位的。

    都说士农工商士农工商,士是排在第一的,农是第二,商是最后垫底的,从这也看得出来商人的日子是有多难了,那些外国人会因为身体孱弱而拿东西少吃东西少吗?不会,他们每次拿的东西要嘛不给钱,要嘛就是拿了几十两银子的东西,扔下一张只能换取十五两白银的凭据而已,所以说苦了大隋的商人了。

    “唉!难道就没有人劝过陛下吗?”萧守仁问道。

    “有过,有过很多。”

    “那后来呢?”

    “后来?都死了,哪还有什么后来?”李靖回答。

    庙堂江湖一杆钓 第一百七十五章 风云阁中初露手(中)

    更新时间:2011-07-06

    费了一番功夫之后萧守仁一行人才走过那人潮人海的大街,萧守仁这时候才明白李煜词里面的那句车如流水马如龙是什么意思了,游个上范尚且如此,何况天子之城洛阳呢?

    李靖和刘文静他们要去衙门把此次任务交接完,萧守仁在这洛阳城还真的是没地方去了,熟人倒是有,但是不怎么熟,要说熟的话那也只有穆义穆羽他们了,但是这会儿也不知道他们在哪。

    穆义穆羽在商城的时候就已经是萧守仁的护卫了,这调遣书文都发下来了,但是萧守仁偏偏在那时被哥舒云挟持走了,一去无消息,穆义穆羽就随着大军回了洛阳城了,准备在洛阳城等萧守仁回洛阳。

    柴绍和李世民也要分开了,柴绍和李世民要各自回家了,和李靖他们道别之后柴绍就邀请萧守仁和孙思邈还有顾葳蕤尉迟恭四人去自己家小住几天,以尽地主之谊,萧守仁正愁没地方去呢,每个地方落脚呢,看见柴绍这么有诚意,当然是勉为其难的答应了下来。

    李靖刚才还在为萧守仁在哪落脚的事情而纠结着,这会儿看见柴绍把萧守仁他们的落脚之地解决了,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和刘文静去衙门去了。

    李靖并不是不想把萧守仁他们请回家,只是他那家实在太小,萧守仁他们人多,加上没有和红拂女商量,怕等下又生是非,那样子更是不好。

    李世民却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大大咧咧的,等到柴绍一开口才反应过来,但是这会儿萧守仁已经是大营柴绍了。

    萧守仁和孙思邈救了李世民的性命,于情于理李世民都应该把他们请回家答谢才是,但是李世民却是好了伤口忘了疼了,回家的高兴劲把头脑都冲昏了,根本就没想到这一层来,这会儿想开口吧,又觉得尴尬,所以索性跟萧守仁柴绍告辞,准备过两天登门拜访。

    本来萧守仁是可以去他自己的衙门的,那里有专门给鸿胪寺少卿安排的小院子,但是萧守仁初来乍到,觉得不妥,所以就打消了这个念头,柴绍又开口相邀,萧守仁就答应了下来。

    柴家在京城有着不俗的势力,一路上萧守仁和李靖聊天的时候知道了很多的事情,柴绍所在的柴家号称是富可敌国,家有万金。

    除了四大门阀之外京城还有一些稍微弱一点的小家族小门阀,这些小门阀的势力也是不可小觑的,联合在一起的时候与那些大门阀一争长短那也未尝不可啊。

    在这些小门阀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柴家,长孙家,白家了,这三家从来都是同气连枝,一个鼻孔出气,谁都不敢轻易得罪这三家,因为这三家一联手的话四大门阀也是要给七分薄面的。

    柴家早年间是在官场的,混的是风生水起,提携了一大批的官员,但是后来破败了,官场上面没什么撑大梁的人物了,可是在官场失意的时候在商场里面却是掀起了腥风血雨,杀出一片天来。

    柴家现在的生意是遍布四海,说是财源广进达三江一点都不夸张了,这年头什么钱最好赚?

    两个字,垄断!

    只要搞了垄断那来钱就是最快的,这个道理在二十一世纪已经是常识了,柴家就是搞垄断出生的,借着早年间官场的人脉还在,利用官场推动商业的发展,然后再用商场的财富打通官场的关节,当真是无往不利,区区数十年的功夫就打下来一个商业帝国了。

    即便是富可敌国,但是柴家还是希望子孙后辈能够重现昔日之辉煌,商人是没地位的,即便是富可敌国又怎样?手里没权,只要一日得罪了不可得罪之人,几代人积累下的东西顷刻间就能崩塌了。

    柴家人的希望都放在了柴绍身上,柴绍在柴家的地位可想而知了,已经是当成了下一代家主来培养了。

    柴绍不是李世民,李世民上面还有俩个哥哥,怎么轮那也是轮不到他李世民的,李世民有四兄弟,早年间走散了一个,现在还有三个,大哥李建成,小弟李元吉,李世民和李元霸那是一胞双生,谁是大哥谁是小弟谁都分不清,但是李元霸的拳头够硬,所以李元霸成了老二。

    李世民有着两个哥哥在上面所以可以放浪形骸,毋须管那么多的事情,但是柴绍却是不同,家族从小就教育他要结交江湖异士,要结交有价值的朋友,柴绍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百年之后柴绍真的坐了家主了,那肯定是要有一个自己的关系网人脉网,那必须得可靠,这就得自己营造,所以柴绍从这时起就得自己结交各种朋友,这也是柴绍放着舒服的事情不做,不呆在皇宫跑到江湖上闯荡的缘故。

    萧守仁是支潜力股,柴绍早就看出来了,所以他才极力的结交萧守仁,不是因为萧守仁和孙思邈救了李世民的命,而是因为萧守仁的人脉在慢慢扩展,萧守仁的身边也是越来越多的人才,萧守仁的仕途看起来也是一片大好,这时候在萧守仁身上投资的话,绝对是划得来的。

    萧守仁进了柴家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大家族,舞榭歌台,深院重楼,花红柳绿,长廊青瓦,假山花圃,水池莲塘,当真是比苏州园林还要好上许多啊。

    人家都说庭院深锁庭院深锁,说的应该就是这样子的家族了,柴家现任的家主很不巧,正是柴绍的父亲,更不巧的是柴父刚好因为生意上的事情出了远门,现在柴绍回来了,家里柴绍说了算。

    回来后柴绍叫下人赶紧把西厢院打扫干净出来,把一些生活必须用品都准备妥当了,然后又叫厨子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酒菜,给自己以及客人萧守仁他们死人接风洗尘。

    席间柴绍还把自己那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妹妹叫了出来,给萧守仁他们挨个敬了一杯酒,也只是敬了一杯酒罢了,敬完酒柴绍那妹子就回房去了。

    一夜的放松畅饮让萧守仁睡到差不多日上三杆了才起床,起来后门外的小丫鬟赶紧进来替萧守仁更衣,紧接着又是七八个丫鬟端着洗脸水啊什么之类的进来替萧守仁梳洗,萧守仁还真的是一时不习惯,但是以后毕竟是要习惯的,所以也就没有推辞了。

    萧守仁单独吃了点东西之后就由一个穿着碎花衣裳的丫鬟领着去见柴绍,萧守仁想要柴绍帮忙打听一下穆义穆羽他们的下落,好联系一下,然后过两天圣旨下来面圣了之后就买栋房子,把大家伙都接过来一起住,热闹点。

    七拐八拐之后,穿过一个小院子,绕过两座假山,迂回一个长廊,踏过一段水池之后,终于是到了柴绍的书房,柴绍在书房写字。

    小丫鬟把萧守仁带到通禀了一声之后就退下了,萧守仁在外面听见柴绍在里面笑着叫说门没关,于是便推门进去了。

    柴绍正在桌案前练毛笔字呢,身着一身的华服,头戴黄金色的冠,铺在背后的黑发有几丝淘气地垂在下颌处,桌案上铺着宣纸,手里握着一杆沾了墨的毛笔。

    柴绍写字从来

    好看的电子书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