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 >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69部分阅读

重生三国之我乃曹昂第69部分阅读

泰击落在马下了,然后看到甘宁将军来与周泰对战怎么一睁眼,又会在这里醒了?

    邓艾刚想动一动身子,腰部却是一震剧痛,浑身顿时僵硬,难以动弹。

    只见那边的甘宁皱眉吼了一声:“『乱』动什么,你个臭小子不要命了?给老子乖乖的躺着!”

    邓艾闻言吓的一缩脖子,急忙乖乖的躺着不动,却见软榻边的史涣和善的笑道:“小艾,你被掀翻在马下,腰部受了些扭伤,后来又被甘将军和周泰的打斗所震昏厥,医官说你还需躺着静养数日方可痊愈。”

    邓艾闻言转头冲着甘宁轻声道:“甘将军,那、那个周泰,怎么、么样了?”

    甘宁闻言傲然的一抬头,道:“能怎么样?自然是被老子打的狼狈鼠窜,仓皇而逃了!”

    邓艾傻乎乎“哦”了一声,一旁的史涣拍着他的手笑道:“邓艾,这次多亏你『射』伤了周泰,要不然甘将军也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就击退他,如今荆州蔡氏的水军大部都被引回寨中了,小艾,你真是功不可没啊!”

    邓艾闻言脸『色』一红,急忙摇头推辞,却见史涣呵呵笑道:“别谦虚了,我全都看见了,你先『射』空了手中的袖箭,又借着劝说之机,让周泰放松了全部的戒心,然后蓄势待发,用背弩一箭『射』伤了他,小小年纪,却有这般机智,着实了得!”

    邓艾闻言皱起了眉头,细细的想了一想,方才诚恳的言道:“其、其实,我并没有想、想的那么多,我只是在『射』、『射』背弩之、之前,想劝服那个、个周泰不、不要再杀无关的人了其、其实我并不想伤他的”

    “啊?”史涣闻言顿时一愣,诧异的看着邓艾道:“你?难道你不是有心要谋算他的?你那时该不会是真想劝周泰罢手吧?”

    只见邓艾轻轻的点了点头。

    “哼!”那边的甘宁冷哼一声,不屑言道:“傻人有傻福。”

    话音方落,突听营外鼓声震天,号角齐鸣,邓艾吓得浑身一激灵,喃喃言道:“这、这是—是怎、怎么回事?”

    甘宁眉头一皱,缓缓地抬头望向营外,出言道:“龟儿子的,看样子是孙策领兵来了!”

    邓艾闻言急忙道:“那、那怎么办?”

    史涣安慰的拍拍他道:“放心吧,司马总管已设下了激将和疑兵之计,孙策那里有他应付,咱们尽管放心安歇便是。”

    史涣心里放心,甘宁可没他那般的好的耐『性』,摇头言道:“不成,老子得去瞧瞧,他娘的司马老倌做事老子可信不过。”

    说罢,转头对邓艾道:“你小子在这好好歇着,没事少给老子『乱』动,你死了没关系,却别牵连老子挨大将军的骂!”

    说罢对史涣使了个眼『色』,便急忙奔着帐外而去。

    史涣无奈的耸了耸肩,呵呵笑道:“邓艾,看起来,甘将军也是有些欣赏你了啊。”邓艾闻言喃喃道:“我、我怎么没、没看出来啊。”

    史涣笑着拍拍他的小脸道:“有些人啊,嘴上叫的越凶,心里就越是担心,特别是像甘将军这样的人。呵呵,邓艾,大将军没有看错你!”

    此时曹军的营寨之外,孙策的军马已经齐齐赶到,只要孙策一声令下,他的军马便会强攻司马懿的大营,问题是,孙策此时相当的犹豫,并非是他怕了司马懿,实乃是他临行之时,曾得到了周瑜的那封书信中,除了教给他破蔡瑁之法外,还顺带写有一句:若逢曹军相救蔡瑁,兄切切不可在荆襄之地与曹军轻易交战,切记,切记!

    这话若是别人说的,孙策可以完全的将此言当做是放屁。可是,这话却是周瑜说的!这就不由得孙策细细的思考一番。

    望着对方当道所扎的营寨,孙策心中颇为心痒难耐,身为一代霸者,他很想试一试名震天下的典军师卫营真正的斤两,可是,对方的营寨道道相连,全拒地势险要,栅栏上的弓弩手俨然是严阵以待。

    只把孙策弄得心痒难耐,心中又犹豫不决,暗道战还是不战。

    司马懿虽然兵少,但凭借营寨地利之势,弓弩器械之利,倒也并不会怕了孙策,毕竟以陆战而言,对付吴兵,司马懿还是很有信心的。

    可是毕竟山后便是刚刚聚敛的荆州水军,这支部队对于曹昂来言,非常的重要,已是不能再受任何的打击和创伤了。所以,此时还是想办法让孙策退军为上!

    但见孙策想了一会,终究决定不论战与不战,他还是要会会与自己齐名的那位冠军侯曹昂。

    随即打马上前,高声喝道:“对面的曹军听着,速速让曹昂出来,就说我孙策寻他说话!不然的话,本将便立刻打进寨去,绝无留手!”

    话音方落,便听对面土城木栏之上,一人如闲庭信步般的施然走出,他一袭青衫,手抚断须,淡淡冲着孙策一拱手道:“吴侯安泰。”语气沉静悠然,不带一丝的慌张,仿佛正在和一个老朋友打招呼一样,正是曹昂麾下的第一号人物,司马懿!

    孙策面无表情,眼神如同电光般凛冽在那人的脸上扫去,缓缓言道:“你就是曹昂?”

    司马懿轻轻的摇了摇头,微笑道:“非也,在下乃是中庶子司马懿,亦是将军府的总管是也。”

    孙策闻言冷哼一声,正眼都不瞧司马懿一下,冷然言道:“本将找的是曹子修,你区区一个管事尚不配与我说话!”

    司马懿听了也不生气,只是淡淡言道:“吴侯真是好大的口气,莫非将天下的英雄都视若无物?”

    孙策悠然一笑,道:“本将亦不至于狂妄至此,不过当今天下,除了曹『操』本人,又或是曹子修与凉州的锦马超外,本将倒还真找不出第四个能与我平起平坐的人物!”

    司马懿身后的魏延,周仓等人面『色』一变,怒火丛生,自当年孙策派人去许都自荐为大司徒之时,许都众人便知道了这江东霸王乃是一个狂妄之极的人物,可谁想此人居然目空一切至于此地,真真可气之极!

    司马懿也不生气,只是轻轻的一抱拳,言道:“在下虽然入不得吴侯之眼,但我家君侯确实不在此处,吴侯此时想要见他,请恕司马懿确实难以做到。”

    孙策闻言,顿时面『色』一变,却见司马懿话锋一转,缓缓开口道:“不过冠军侯派司马懿来时曾言,当今天下,能令他食之无味,寝不能眠者,除去孙郎之外,再无第二人做想,故而曾命懿带花给吴侯,最多三日,等冠军侯来到此处,便会与吴侯做一场公平的较量,已定谁才是当世之真真英雄!吴侯若肯,三日之后,冠军侯自然亲自来此,倒时,你我两军一决雌雄,已定英雄之名的归属,不知吴侯意下如何?”

    “这?英雄之名?”只见孙策闻言顿时愣了一愣,司马懿不留痕迹的冲着魏延使了个颜『色』,但见魏延随即会意,一挥手中大旗,但见司马懿营寨的后方,沙尘迭起,鼓声雷躁,眨眼望去,似有精兵不下万余!

    孙策面『色』不改,心中却是猛然突突了一下, 但见司马懿面『色』不改,轻笑道:“吴侯,您若是不应,也没有关系,此处地势险窄,以懿手中之兵,凭借地势,阻挡你也是绰绰有余。”

    孙策冷然的望着司马懿,哼道:“你这是在威胁我?‘

    司马懿轻轻摇头道:“懿岂敢威胁吴侯,只是吴侯当真没有胆量,与我家将军正面一决雌雄?”

    孙策闻言,怒从心中起,扬声喝道:“好!既如此,本将便多等两日又有何妨,三日之后,你我两军约战与石阳东南三十里外的平原!我孙策要让曹昂知道,这天地间,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说罢,一挥手道:“收兵!”

    只见孙权急忙道:“兄长,勿要中了司马懿激将之计”

    却见孙策摇头道:“仲谋,休要多言,此乃两军阵前,我若不敢接曹昂邀战,又有何面目统领江东士卒?”

    说罢,又冷然的看了司马懿营后隐隐飞起的沙尘,摇头道:“况且,以他手中的兵力,足以拒守此处,我若强攻,必然大损士卒,不如数日之后,等曹昂来了,引曹军出此险要,在一举击溃他不迟!”

    孙权还要多言,却见孙策已是下令鸣金收兵,心下暗叹不已

    但见吴兵已是缓缓的去了,司马懿长长的出了口气,转头吩咐道:“去命人将营后林子里绑在树上绕圈的战马都撤了吧,还有,速速派人通知大将军,请他加速行军,务必三日之内到达此处。”

    魏延上前问司马懿道:“总管,依你之见,孙策此人如何?”

    司马懿转头望了望吴兵消失的方向,摇摇头道:“此人有吞吐天地之志,可惜『性』情太刚,虽有霸王之才,但绝非冠军侯持久之敌,倒是他身边的碧眼青年,似是颇有雄主之貌”

    第四卷  第六十四章 曹昂与孙策

    第六十四章  曹昂与孙策

    天气已是变得越来越闷热了,荆州之地已经开始偶然的施施落雨,为大地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甘『露』。

    通往石阳的官道上,典军师卫营的军马正在曹昂的指挥下匆匆疾行,一排排的士卒虽然走的很快,但却毫不杂『乱』,显出了他们严明的军纪,前方“曹”字旗帜下的几位主将,正是统领陷阵营的张辽、高顺、赵云等人与曹昂并马尔行。

    “报~~!大将军,司马总管命小人送来急书,请大将军拆阅!”

    乍见一名骑兵从远处飞奔而来,冲着曹昂递上一封军奏,拜道。

    曹昂冲着他点点头。微笑声:“辛苦了。”

    接着便将书信拆开来看,匆匆的读完之后,曹昂闭着眼睛整理了一下思路,最后慨然道:“仲达,兴霸,文长,觞珠,史涣,周仓还有邓艾,他们干的,很不错!”

    一旁的赵云等人闻言,心头的石头也是终于落了地,只听高顺问曹昂道:“将军,蔡瑁的水军都救出来了?”

    曹昂点了点头,微笑道:“恩,保住了大半,只是蔡瑁死了倒是有些可惜。如此,我们日后手中能用的上的水军帅才又少了一个”

    一旁的张辽闻言摇头道:“将军,事情得往两个方面去看,蔡瑁死了,固然使我军失去一位水军帅才,但蔡氏在荆州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且又是襄阳的世家大族之首,日后纵然归顺我军,但若轻易撼动他手中的权利,未免会惹起许多事端,如今此人既死,蔡氏无首,日后夺下襄阳,大将军正好就可借着刘琮之名,一举架空荆州大族的势力,如此对我军也是一件大好事啊。”

    曹昂闻言赞赏的看着张辽道:“呵呵,文远将军果然眼光深远,刘表为铲除荆州世家,耗费了一辈子的精力,咱们可不能走上他的老路。不过在夺下襄阳之前,与孙策却还有一战!”

    众人闻言奇怪,只见曹昂将司马懿在信中说道,以曹昂的名义邀战孙策之事细细说了一遍,众人方才恍然大悟。

    曹昂望着身边的张辽,问道:“张将军,此番与孙策对战与石阳平原,依你之见,当如何对敌?”

    张辽沉思半晌,方才缓缓言道:“若是无有城郭之利,江水之险,单以两军平原对战的话末将对于我军击败孙策有十成十的胜算!”

    话音落时,只见高顺也是言道:“不错,我北方士卒最善平原马战,更何况器械精良,对付江南士卒,以一敌三,绰绰有余!孙策『性』情高傲之辈,中了司马懿的激将之计!此番对垒,必败于我等手中无疑!”

    曹昂闻言点头道:“既然如此,等与孙策交手的时侯,还请张辽将军统领马军,高顺将军统领包括陷阵营的一切步卒,咱们狠狠的给孙策来一个下马威,把这‘江东王八’打回东吴缩着去!”

    张辽高顺二将闻言,眼中皆是目光炯炯有神,二人一起冲着曹昂一拱手道:“诺!‘

    典军师卫营的大军终于在与孙策约定的前一日与司马懿会合。曹昂领着众将来到大寨时,只见司马懿等人早已在寨门口恭候多时了,在他左右,觞珠和魏延两员大将目光炯炯,面『色』凝重。一众校尉副将见曹昂的大军终于到了,一个个群情激奋,磨拳擦掌,誓要将吴狗杀的屁滚『尿』流。

    曹昂在司马懿带领下,一边奔着中军帐而走,一面问道:“邓艾的伤势怎么样了?”

    曹昂开口不问孙策与东吴之事,反倒是首先提起了邓艾,不由得让众人皆是愣了一愣,司马懿却是毫不迟疑,开口回道:“邓艾的伤势并无大碍,只需多歇息几日便可,将军,这孩子此次可是立了大功啊”

    说罢随即将邓艾的诸多表现给曹昂细细的说了一遍。

    曹昂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一挥手,冲着司马懿乐道:“走,带我去瞧瞧他去。”

    司马懿不再多言,随即引着曹昂来到邓艾的营帐前,曹昂让众人在外等着,自己迈步而入,一边走一边笑着道:“小艾,师傅我来看你了!”

    只见软榻上的邓艾正愣愣的看着帐篷的顶端愣愣出神,闻言急忙转头望去,诧异言道:“师、师傅,您、您怎么来了?”

    曹昂笑着坐在他的身边,弹了他一个脑瓜崩道:“小子,被敌人打傻了吧,我自然是来对付孙策的!”

    邓艾闻言呆呆的点点头,曹昂却是饶有兴趣的四下打量起邓艾居住的帐篷,但见软榻之旁有许多的补品,有软虎皮,有奇形怪状的草『药』,最有趣的是还有一鼎香炉。

    见曹昂似是颇有兴趣,邓艾方才小声言道:“那些滋补之物是司—司马总管命、命人送来的,本来是给您、您预备的;那、那张虎皮袄,是甘宁、宁将军的,他送来时说怕、怕我冻死草『药』是、是觞珠将军昨日、日在附近采、采来的,说是敷在—在背上,对伤处有效;香炉是史涣将军送、送来的,他说—说这东西,可以让我睡觉时,睡、睡的香甜”

    曹昂闻言哈哈大笑,轻轻拍着邓艾的肩膀道:“好小子,长进了,居然争取到了这么多人的心,有点领导者的意思了。”

    邓艾闻言急忙摇头道:“不是其、其实,我觉得是、是因为我—我是您的徒弟,他们都、都是冲着您的面子才送这些给我”

    曹昂不以为然道:“嘿,小艾,这你就错了,面子啊,是靠自己去挣的,不是别人能给的,他们几个之所以对你好,就是因为你这次真的拼了命,得到了他们的认可。我就说嘛,我怎么可能看错你呢?”

    邓艾闻言,脸『色』顿时红了,半晌后方才转开话题道:“师傅,明、明日的对战,您、您打算怎么办呢?”

    曹昂笑着拍了拍邓艾的『138百~万\小!说网』,你这次受的伤,明日全都由我替你找回来,孙策,呵呵,我要让他知道,他东吴兵在平原上和我曹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石阳东南之地的平原。

    此时,只见孙策的大军依然不早早的就布阵完毕,静候着曹昂所率领的本部军马。孙策说握霸王枪,坐下千里云,定定的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双目中全是热血和期待。

    “报!前方十五里处发现曹军!”一骑探马飞来,待到近前,下马拜道。

    “下去吧!”孙策洒然的挥了挥手,缓缓地转头对着身后的程普道:“德谋,传令列阵!”

    “诺!”只见程普迅速接命,接着转身挥舞旗帜,便见麾下几骑分离中军而出,各自传令,只见东吴大军在程普的指挥下,缓缓挪动起来,以道路为中心,呈扇形散开。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随时准备嗜咬敌军!

    东吴军方才列阵完毕,忽听只听远方隐隐的传来了滚滚雷声,脚下的大地仿佛正在隐隐的颤抖,一支约有四千左右的骑兵迎着烈日朝阳正向着己方狂奔,中间一骑高居的那杆风招展的大旗,赫赫然写着一个“张”字。

    但见前方的张辽大刀一挥,曹军的骑兵便赫然的停在了东吴兵的数丈之外,令行禁止,毫无疏漏。孙策双目一咪,紧紧的打量着对面的张辽,正想说话, 忽然又隐隐的听到便听远处擂鼓之声响彻大地,隆隆的脚踏步伐伴随着呼啸的呐喊,像是狂风卷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