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炮火1906 > 炮火1906第51部分阅读

炮火1906第51部分阅读

江偏远了些,但是在通讯与运输上头超人一筹,就不用辛辛苦苦的成立各大协会,将许多能赚钱的技术打包卖给协会,希望通过这些赚钱门路来吸引全国绅商来到黑龙江发展实业并且定居。

    老是一帮土里刨食的做主力军,这社会结构并不健康。

    这阵子都是程德全在跟各大协会的头头脑脑打交道,包括水泥协会、大豆三品协会、酒业协会、糖业协会、中医药协会、皮革协会、棉纺织协会、机械协会、锻造协会等等,目前有三十多家协会。

    胖叮当强大就强大在他的超级运算能力,从后世的资料库中抽取符合的技术,经过计算,归纳总结为适合这个时代的,马上就可以应用的技术。

    然后将这些技术存档聚拢,成立各家协会,发财大家一起发。

    他要的是绝对暴利,当然不在乎这些盈利,乐得让北方豪商以及江浙富豪群起北上黑龙江,让这些依托他的核心集团,形成一个大的财阀。

    有了胖叮当,钱永远赚不完,不如将核心的东西掌握在手中,让别人来替他赚钱。

    税收还是小意思,凭借技术入股,李安生都能赚个盆满钵满。

    不然的话,像他拿如同玩具似的汽车公司与飞艇公司一直在烧金,还有那个极为庞大的,却至今没有消息传出的石油公司,一味的没有产出。

    李安生是坐着飞艇回齐齐哈尔的,要是走驿道,快点也要好几天,可飞艇的话一天足够了。

    他当然怕出事,所以飞艇上的安全防护措施也有不少,加上紧急坠落措施,身上还有生物钢丝与特殊织物制成的降落伞,他理所当然不愿意在地上慢慢爬。

    “瑷珲一号”是试验型号,并不会量产,即便是还在建造当中的“瑷珲二号”以及大型载物飞艇“瑷珲三号”,都不会正式投产,他们只不过是李安生试验各种新技术的大玩具而已。

    真正的量产型号“漠河一号”与“胖叮当一号”已经定型,目前正在筹备中,机器设备都需要自己设计与制造。

    前者是军用型号,后者则是商用,大吨位的载货。

    胖叮当得意洋洋的站在艇首,这些飞艇技术全是他的功劳,是他不想墨守成规,直接利用已有的技术,使用他超级计算能力,推导出了每一阶段技术支撑下的最佳制造方案。

    其实飞艇型号可以直接定型,只是因为各种机床、锻压设备、铸造设备的改良,才没有一步到位。

    有了胖叮当,李安生甚至可以想象到今后黑龙江可以走工业母鸡道路,凭借超越时代的技术扶持全国的机械工业。

    像什么后世的那什么高精密机床,根本就不用费尽心机的突破去外国搞,直接由胖叮当来设计。

    外星农用生物电脑,不仅有外星农产品加工产业,也有这些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的工业母鸡制造技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技术也要高出不少。

    唯一难办的,只是将之移植到这个时代需要时间而已。

    “要是有个美女站我前头多好。”

    马蚤包的胖叮当响指一打,李安生手上的手表传出了《泰坦尼克号》主题曲的音乐,当然,这音乐只有他一个人才听得见。

    李安生对于胖叮当这种一心多用的超强功能表示赞叹,能一边玩耍一边工作,互不影响。

    “胖叮当,你思春了吗?要不要帮你找个大洋马?听说现在很多俄罗斯姑娘都对你暗送秋波,你那天那套疯魔刀法耍的可是水泼不进,成为她们心中的英雄。”

    胖叮当这厮也不害臊,故作扭捏状,捏起了兰花指,杀猪般笑道:“是吗,是吗?哈哈,可惜我胖叮当此生一心追求武道,无意于花丛。对不住了姑娘们,留下点回忆好不好?”

    李安生再也受不了他的花痴样,每次这厮神经不太正常的时候都要给他笑得半死。

    “胖叮当,我们的核电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先有核电再有核弹,是不是太疯狂了些?赶紧啊,我等着,最好现在就能造几颗核弹,我们就驾着飞艇,飞到东京去,飞到圣彼得堡去,扔到他们的头上。”

    由于人口的聚集,工业的发展,黑龙江急需能源,比如电力啥的。

    李安生只在嫩江与齐齐哈尔等几个地方兴办了火电厂,自然无法顾及到广大的农村。

    为此,胖叮当想出了不少办法,比如当年外星农庄也曾使用过落后的电力能源,关于农庄发电,也有不少的技术解决方案,比如小型核电站。

    小型核电站的建造技术,在胖叮当的资料库中自然存在,可是要想实现,却是有着一段不小的距离。

    黑龙江如今最缺乏的就是人才,别说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研究短时间无法给予回报的核电上头,从核电逆向到核弹,也只能想想而已。

    “核弹暂时还无法实现,但是我倒是想起有一种植物的果实,成熟后可以被当做炸弹用,在星域,许多太空舰艇都使用它作为备用弹药。虽然威力小了点,但是胜在数量多。”

    “威力小了点?到底有多大?”

    看到李安生来了兴致,胖叮当立即运算了一下,认真的说道:“这种果实叫做七叶巨梭果,内核之中会形成正反物质对中,一旦受到剧烈震荡,那么它就会发生湮灭性的爆炸。其实它不叫爆炸,是湮灭,你懂不?就跟后世你们的宇宙学中,那些会造成湮灭的黑洞。让对中的正反物质因为剧烈撞击而产生物质的不稳定,然后发生湮灭,彻底的毁灭。一枚成熟的果实,它所能产生的破坏力,相当于1500万当量吧。”

    李安生的嘴巴像被塞进了一个鸭蛋一般,“1500万当量?”一颗果实的爆炸就相当于一次通古斯大爆炸,外星智慧高明的同时,作物也极为强横啊。

    乖乖,要是扔上成百上千个,那岛国这个国家还能存在于世界上吗?

    “胖叮当,这树我们能种吗?”

    “有点难度,因为这树曾经被中央文明世界认为是害树,哦,跟你们地球上所认为的害虫一个意思,你想想,要是刚好这棵树野生在悬崖上,掉下深谷就有可能发生爆炸,要是深谷边上刚好有居民区呢?”

    “而且,很多野蛮国家,就是那些侵略成性的国家很喜欢种这样的树,导致文明世界这种树泛滥成灾,发生战争时往往成为双刃剑。既能够拿来对付敌人,又能被敌人偷袭,用炸弹炸毁,从而引爆成片的树林造成更大的爆炸。后来中央文明世界实现和平之后,就将这种树基本灭绝了。只有在一些绝密研究机构,还种着一些样品树供研究用,民间很难找到,除非是一些野生的。野生的也被卖到了高价,都是一些超强实力的地下组织在垄断。最主要的,是这种树没有办法通过基因保留来复制。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在星际网络上买到树苗,所以暂时是没有办法实现。”

    李安生听了灰心不已,好不容易听说有这等大杀器,居然无法得到。

    只是核能还是现实的,外星科技在核能上的开发比地球要先进许多,外星大型星际农场规模庞大,最大的甚至不亚于东北三省这么广阔的面积,只凭着四座综合型的能源装置就能提供充足的能源。

    这些能源装置包括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以及核能等种种能源系统,倒是让李安生想出了不少主意。

    比如最容易实现的,生物质能。

    第二卷 黄金之路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能源与教育展望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能源与教育展望

    李安生的飞艇是直飞嫩江的,程德全就在那里等他。

    嫩江今年成为了李安生的试验场,除了各种农产品加工行业,还有的就是些秘密掌握的涉及到国家命脉的产业。

    而程德全最近所一直紧抓的,就是沼气池的修建。

    前年李安生就发动大家修建沼气池,经过一年多的研究,李安生也成功的将胖叮当的成果开始推广出来。

    胖叮当说过,外星科技中最为高级的一部分仍然是与农业离不开的,因为未来的能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物质能。

    什么是生物质能?李安生穿越前那个时代也在大张旗鼓的研究生物质能,可是跟胖叮当描述联系起来,简直就是可笑。

    石油与煤炭等能源早晚是要开采完的,难道那时候人类走向灭亡?

    类地球外星球高等文明主流能源几乎全是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质能技术已经发展成熟。

    生物质能蕴藏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可以生长的有机物中,通常包括木材、及森林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吨,即便李安生那个时代,每年利用的生物质能也只不过是百分之几,可怜的很。

    要是能够充分利用生物质能,可以大大的降低对石油与煤炭的需求,加上水能、风能与太阳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将来的中国倒是有希望成为能源富庶国。

    像油桉树、油棕榈、苦配巴以及特种风信子等植物都已经种植成功,将来石油完全可以自产,并不需要依赖进口。

    哪怕是发展到后世那种对石油消耗达到恐怖的境界,那时的中国只怕不可能还像现在这么羸弱吧。

    相对于生物质能中生物石油生物酒精等能源技术还没有完全成熟,沼气能源最容易上手。

    古代的老祖宗就知道修沼气池,用来烧火做饭,这是有底子的,也容易为农村接受,更加能掩人耳目。

    再过上个几十年,洋鬼子们也不会发现沼气池居然能有如此巨大的功效,让他们去修,也无法得到这么大的回报。

    恐怕现在让洋鬼子知道沼气池的好处,洋鬼子也绝对看不起这种只能存在于乡下的不入流的能源获取手段,毕竟,石油还会廉价好几十年呢。

    现在李安生手上掌握的沼气池技术,能够领先世界足足一百多年呢,他没穿越那会,都没有如此高效能的沼气池,这便是胖叮当的功劳。

    去年建起了沼气池后,成果喜人,连程德全都是赞不绝口,大力向全省推广。

    修建一个容积为10立方米的沼气池,每天投入相当于4头猪的粪便发酵原料,它所产的沼气就能解决一家六七口人点灯、做饭的燃料问题;人、畜的粪便以及各种作物秸秆、杂草等,通过发酵后,既产生了沼气,还可作为肥料,而且由于腐熟程度高使肥效更高,粪便等沼气原料经过发酵后,绝大部分寄生虫卵被杀死,可以改善农村卫生条件,减少疾病的传染。

    单户的小型沼气池好修,能够发动民众自己修建,黑龙江沼气公司只负责技术指导,并出售材料与设备。

    反正是农闲,许多百姓愿意修,就连刚搬来的移民也愿意修,没说的,这玩意能保证一个冬天家里不受冻。

    而针对垦殖园的中型沼气池,以及针对垦殖园与居住区形成的垦殖区的大型沼气池,成为了黑龙江官府今年的最大任务。

    在沼气池旁边兴办一个小型沼气动力站和发电站,设备和技术都比较简单,管理和维修也很方便,大多数农村都能办到。

    据调查对比,小型沼气电站每千瓦投资只要15两银子左右左右,仅为小型水力电站的三分之一还不到,省得李安生往嫩江等河流上打主意。

    小型沼气电站的建设周期短,只要几个月时问就能投产使用,基本上不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如此一来,沼气池以及沼气发电能够遍布整个农村,不用往农村大费周章的竖电线杆子拉电线。

    这个时代输变电技术还很落后,没有必要浪费资源与钱财。

    虽然沼气发电机的技术还不是很先进,但是大中型沼气池已经足够能提供给垦殖区之中或是周围的工厂作坊电能。

    沼气蓄电池技术有,但是还无法实现,沼气发电机就已经足够。

    比如李安生的兵工厂,就已经实现了沼气发电,兵工厂外面是掩护用的两家养殖场,用这两家养殖厂出产的厩肥来兴办一家沼气发电厂,不仅能够供兵工厂以及附属的几家机械工厂运转,还能够有空余。

    李安生准备今年攻关甲烷发动机,不仅可供村庄、农场或家庭使用,还能为机车提供动力,并且向城市推广甲烷这种“煤气”。

    每个垦殖区都设计有养殖场,事实上丰收后的农户也都愿意养殖牲畜,几家胆子大的一合计,立马就能鼓捣一家养殖场。

    有这些养殖场提供的厩肥,再加上其他有机废物,足够了。

    这项技术在牧场也能够推广,牧场有足够的厩肥,能够极大的改善燃料、饲料和肥料三者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另外,牧场沼气利用也能够减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对山场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促进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对于齐齐哈尔、嫩江等地方尤为重要。

    程德全自己动手,在巡抚衙门后头挖了个沼气池,并且琢磨黑龙江沼气公司下发的沼气池管理与维护手册,有了不少的心得。

    才下了飞艇的李安生还没喘上口气,就被程德全直接拉走。

    “安生,这沼气池我看了,大有可为,只是眼下农村识字人少,大多不会妥善管理这沼气池。我看,还是抓紧培养些人才出来,管理也好,维护也好。”

    程德全所说实在是到了他心里,人才不足啊。

    “程公,这两年咱们流民来了不少,富商、技术工人也来了不少,可就是能用的人才来的不多。好不容易自己办了几家专门学校,可不能面面俱到啊。农村办的扫盲班倒是起了些作用,可无关根本。”

    程德全也是没辙,留过洋的学过西学的都热衷于做官,或是进军队,进繁华都市,哪里肯到黑龙江这等穷乡僻壤来。

    江浙富豪肯来黑龙江投资,实在是看在利益的份上。

    废科举后,人才梯队青黄不接,这是事实。

    南方繁华之地倒好,教育有基础,西学较盛,就是乡下私塾,也能讲些西学中的浅显。

    可黑龙江如今的主力大军都是闯关东的农村汉子,大部分字不识,如何能够寄予厚望。

    大丰收可以,工业大开发却是不行的。

    要不是人才的限制,李安生哪里会轻易让许多的技术流出来,让利给华北乃至江浙等地的富商。

    教育乃立国之根本,这句话李安生越来越有体会。

    可惜清廷推行教育新政太晚,这才没几年的功夫,根本就没有精力推广到黑龙江。

    “本来我想着趁着手上有点钱,赶紧多办些学堂,照着癸卯学制来,可是,如今看这形势,这么办教育又嫌太缓。要是自定章程,却不知道怎么个定法,你我都不是行家。”

    程德全热心于教育,想来鼓励民间办学,官学也多有捐助,可系统的全省大办学却还是有些犹疑,朝廷的办学纲领“癸卯学制”,还真的是不太靠谱,他这样的有识之士一下就能看的出。

    1901年时 朝廷开始“停科举”、“设学堂”和“奖游学”,陆续颁布了兴学诏书等一系列教育改革法令,包括重开京师大学堂;各省属府、厅、州、县书院均改为兼习中西学的大、中、小学堂;选派学生出洋留学等等。

    1904年,朝廷审定颁发了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等重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对整个国家的学校教育系统、课程设置、教育行政机构及学校管理等都作了相当详细的规定。

    它将学前教育的“蒙养院”划出学校系统之外,将从小学到大学后的整个学习过程划分为3段6级:初等教育段9年,分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2级;中等教育段5年,不分级;高等教育段7年,分高等学堂及平列的大学预科3年,大学堂3至4年,通儒院5年(相当于现在的研究生院)。

    学制的制订与颁布,解决了各地兴学无章可依的矛盾,为新式学堂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黑龙江的发展形势是爆发式的,根基又太差,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要是黑龙江不迅速想办法,只怕如今的发展就是空中楼阁,也忒不结实。

    清未新政中的教育改革,本意在于顺应时势,培养既忠于朝廷又懂得西学的官员后备?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