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43部分阅读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第43部分阅读

,眯着眼睛看了一会,吃了一惊言道:“这是灰吹银啊,而纯度极高,阁下何处弄来的?哦,我知道了,阁下难道是用灰吹法在神冈银山炼金?”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正是。”

    灰吹银就是通过灰吹法炼金炼出的银胎,纯度在80-98之间,这以当时日本,普遍银的提纯度而言,已是相当高了,甚至超过所谓由领主大名,自制的极印银中的丁银和小玉银。

    有神冈矿山出品的吹灰银,在大藏长安的炼制之下,纯度已接近90,相对于德川幕府时,实行的金银钱三货交易制度时,其中江户银座出品的号称纯度最高的庆长丁银,纯度也才达到80。

    所以灰吹银直接可以作为称量货币流通使用,而且十分便利,所有的商家都乐意接受的硬通货。

    盐屋秋贞本还担心李晓也如之前的江马家般,拿出纯度低,做工低劣的银胎来和他交换,眼下李晓居然可以制成纯度如此高,并且在市场上可直接流通的灰吹银时,顿时眼放金光,没错,是金钱的金。

    这样的灰吹银,对于盐屋秋贞来说是有多少,要多少啊。

    盐屋秋贞重新打量向李晓,此人真是不一般啊。

    盐屋秋贞开口言道:“能为李晓大人做事是在下的荣幸,请问阁下需要多少粮草,多少钱,我一并替你办来。”

    盐屋秋贞的态度立即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李晓摇了摇手,笑言道:“盐屋大人,此言过头了,中国有句话叫此一时彼一时了,现在时局变了,现在并非是江马家在做主,而是我武田家在做主,之前听江马辉盛大人讲过,之前江马家以银胎与阁下交易时候,阁下都是以恶钱来购买对吗?”

    恶钱,是铜钱一种,区别于ade  g guo的上乘货永乐通宝,恶钱是日本大名自制的铜钱,各种款式都有,日本制钱手艺当时还不行,所以基本做工差,质量低,跟永乐通宝比起来是一个天下一个地下。

    之前盐屋秋贞拿恶钱来买江马家的劣质银胎,都是坑爹对坑爹,次品对次品,并且盐屋秋贞作为两替屋的商人,自然还需收取一笔兑换银铜之间的手续费。

    但眼下有质量上乘的灰吹银,若李晓再肯盐屋秋贞拿恶钱来购买,那就有点不智了。

    盐屋秋贞眼镜后的小眼睛闪闪发光,点了点头言道:“好吧,就用永乐通宝来与阁下交换。”

    接下来两边就商量,灰吹银与永乐通宝之间如何兑换。

    李晓决定,参考于历史上德川幕府庆长14年(1609年)所指定的比例是,金1两 = 银50目 = 永乐通宝1贯 = 恶钱4贯。

    至于购买军粮方面,就必须根据当地的时价而定,在江户时期,没有战乱时,通常是钱一贯兑换3-4石,但在战乱纷纷的战国,无人耕田,所以是粮价大涨。

    而李晓向盐屋秋贞买粮,又必须顾虑到当时正值开春,正处于粮草最高的一段时间,加之飞驒国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所以运费大大增加的缘故。

    所以最后敲定是以一贯一石兑换。

    一石是一百五十公斤,是五名士兵两个月的军粮,那以武田军这次三千五百军势的飞驒征讨军而言。

    维持两个月所需的粮草,就是必须是七百石,当然否出大军出征路上不必要的消耗,以及备用支出,李晓必须准备一千石的军粮。

    本来以李晓当前五千石的领地,以三公二民的标准收取可三千石的粮食,不过去年的收入被河上家前家主给吞掉,今年收入还必需等秋获之后,所以搞得李晓去年收入的余粮仅仅只能维持自己的两百常备。

    这才不得去盐屋秋贞那里买粮。

    不过对于李晓而言,有了神冈矿山以后,他的领内经济模式可以实现转型。

    不用像普通大名,他们领内是农业经济模式,是以农业作为主要税收的,如此的大名家都是通过出售军粮,以换取铜钱,作为主要的收入。

    而有了银山之后,李晓领地内收获的粮草完全可以自吃自用,不用出售,然后银山产出的灰吹银兑换永乐通宝,作为金钱收入。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晓为了保住神冈银山的秘密,不为外人,特别是本家知道,万一泄露,视财如命的武田信玄肯定会把神冈银山收回本家作为直领的。

    这样李晓永远只能是作为打工仔的悲催命运。

    所以李晓不能拿出灰吹银来,对外缴税购买,否则会被人怀疑到这灰吹银的来源,而令人生疑。

    李晓采用和江马家一样的方式,通过将银胎秘密卖给盐屋秋贞以换取铜钱,通过这样的隐蔽渠道,将手头的灰吹银全数卖出去。

    而盐屋秋贞通过这条秘密渠道,进行独家独营,每年也能获得一笔不小的利润。

    所以盐屋秋贞也会誓死替江马家或者是李晓守住这个秘密的。

    而事实上当初武田信玄给李晓是一千两百贯军资金来购买军粮,如此扣除一千贯,李晓还盈余了两百贯。不过李晓当然是将这永乐通宝留下,而将灰吹银和盐屋秋贞进行兑换。

    然后李晓手中的永乐通宝,就可以作为给属下发薪水,并领地一部分之税收交纳给本家之类的使用。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城下町营造计划

    第一百七十八章 城下町营造计划

    在李晓与盐屋秋贞商议了半天后,这才终于将军粮,领内收入的事情敲定。

    对于这亦商亦政盐屋秋贞,李晓还是比较欣赏对方的能力,之后还开口表示让对方作为自己的御用商人。

    盐屋秋贞对于李晓的邀请,讶然了一下,但最后还是拒绝了。

    这个结果在于李晓的意料之中,自己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招揽对方的加入,被拒绝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过李晓的目的并非如此,他至少通过这一举动,也表达目前他对双方合作的意向和诚意。

    接着两人用完饭后,李晓接下来,将自己第二个计划向盐屋秋贞道出,这就是重修从神冈城到越中新川郡城生城的街道。

    这条街道正是武田家,经神冈城,从飞驒向越中进兵的必经之路,地位至关重要。

    将来若李晓攻下越中,这条街道也是维系着与本家后方的联络,若是将来李晓在越中站不稳了,或者需要本家支援,这也是一条后路。

    这条街道溯流直下,从神冈城沿着高原川,一路向东北方向行进,高原川汇入神通川,而街道的路线差不多相当于日本今日的41国道的一段。

    这条连接飞驒,越中街道的末尾端,就是城生城。

    城生城位于神通川的西岸,扼守着飞驒出入越中的要道。与李晓的神冈城一个头一个尾,一起扼守连接越中飞驒通道的两端。

    城生城城主斋藤伯耆守利基,从属于越中守护代神保家,自己也是神保家的女婿,而他儿子斋藤信利则娶得是姊小路良赖的女儿。

    斋藤家如此运作下,等于各与飞驒,越中最强的势力联姻,在两家之间左右逢源,并得到坚强的靠山。

    在把握住城生城这两国的交通命脉之后,斋藤家也乘机大发利市,转手在两地间贸易中抽取利润,收取关税。

    不过这条路线比较难走,除了每年三四个月大雪封闭之外,山路崎岖,来往流通也十分不便,限制了两地商业贸易进一步发展。

    而李晓打算重修这条道路的原因,并非主要是商业上的考虑。

    李晓重修这条道路的目的,一来出于自身将来进军越中的准备,同时这是武田信玄的授命。武田信玄是为了将来进军越中的考量,所以下达军令让李晓尽量在今年内修通这一街道。

    二来李晓也是考虑到银矿石转运越中贩卖的方便,同时飞驒国很多如盐,油之类的必需品,也要从越中输入。

    若是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因为道路不通畅的原因,而不能稳定定时地输入飞驒,对民间百姓的生活会引起不小的波动,这也是李晓作为领主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当盐屋秋贞听说李晓要修筑往越中的道路,想了下问道:“李晓大人,找我修筑这条街道的原因,是因为斋藤家方面的顾虑对吗?”

    李晓点了点头言道:“不错,若是由我贸然修筑这条街道,很容易引起斋藤家的敌视,若由阁下就不一样,我知道你在城生城很有影响力,否则阁下也不会在城生城的城下町开有一间两替屋了。”

    盐屋秋贞哈一笑,言道:“李晓大人,果然对我底细调查的够详细,好吧,既然如此我就出面打通与斋藤家的关节,正好这条街道修成了,不仅是你我两家得意,而斋藤家也获利不小,我想会有一定的把握,而请允许我暂时不能将话说得太满。”

    “很好,除了这件事外,我还有一事拜托,希望阁下的商家,能将进驻我神冈城的城下町,帮助本城的发展。”

    盐屋秋贞听李晓这么说,揉了揉胖脸,并露出犹豫之色言道:“实不相瞒,将来出于神冈银山的开发,我在一年之内,会在城下町开一所盐屋商号的两替屋,就地为我们两边的银矿交易,进行就地结算,这是势在必行的事。”

    “不过其他,”盐屋秋贞有几分为难,言道,“既然是城主大人的拜托,我就答应再在本城的城下町中开始一个盐座,进行食盐兑换。”

    李晓听了觉得对盐屋秋贞这个决定还是不满意,他现在的处境就和玩信长之野望差不多。

    神冈城刚刚筑成,发展度几乎为零,不要说比之其他如踯躅崎馆的城下町甲府之町,信浓的诹访之町,甚至连飞驒本地的江马家高原诹访城的城下町,都比之不如。

    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土地贫瘠,百姓身上没钱,而且又是地广人稀。

    难怪盐屋秋贞听说李晓要他来神冈城的城下町帮助发展,一下子眉头就皱起来了。

    李晓想了下,决定尝试一下说服盐屋秋贞。

    李晓言道:“阁下不想在我神冈城投入的原因,想必是因为本地百姓贫瘠落后之缘故,但是阁下有没有想过,将来武田家大军若出兵越中,这神冈城就是将来转运之兵站,位置十分重要,本地的发展也可以一举被带动。”

    “我相信阁下以从商之久,一定知道除了平时谨慎作出决定之外,有时大胆,具有风险的投资更能获得不经意间收获的道理,而这神冈城是一个合适阁下投资的地方。”

    盐屋秋贞呵一笑,继续喝茶,嘴上却是依然默然不语。

    李晓看了对方一眼,然后继续加料,言道:“阁下不就是担心本地人口不足,所以商业难以发展吗?可是阁下不要忘记了,与去年不同,这座神冈城的城下町,今年将最少扩容两千以上。也就是会有两千人,在此定居。”

    盐屋秋贞听了讶然,反问道:“李晓大人,此言太夸张了吧,我知道阁下领内人口在三千人上下,而阁下的城下町却有两千人,难道阁下要让领地内大部分务农的百姓,都改行作其他行业吗?”

    李晓摇了摇头言道:“并非如此,阁下忘记了,神冈银山就在神冈城附近,这座银山内掘金众连同守卫,监工,连同他们的家属,就最少有五百人。”

    盐屋秋贞点了点头言道:“是的,但是加上他们,却还不远够两千人。”

    李晓玩味般一笑,言道:“阁下又忘记了,我有了神冈银山,这笔产出的新钱,我会将毫不犹豫地扩充常备。这增加的数百常备,以及他们的部分家属,这足以再增加不少。”

    盐屋秋贞摇了摇头言道:“或许阁下的城下町,能聚集不少人来,但是本地十分穷困,若是慢慢发展,以期望回报,十年?二十年?不行,变数太大了。”

    “这并非是个问题,这需要我们预先投资就可以。”李晓说完站起身来,一把抓起盐屋秋贞的手,两人一起走到天守阁的窗户边上。

    李晓将手朝窗户外向下一指,对盐屋秋贞言道:“阁下现在看到了什么?”

    盐屋秋贞用手抬了抬眼镜,然后眯着小眼睛,努力往李晓所指的地方看去。

    那里距离神冈城本城有半里的距离,除了几间简陋不堪的足轻屋敷之外,就是一片高原川空旷的河滩。

    盐屋秋贞以为李晓是不是有眼疾,摇了摇头看向对方言道:“什么都没有?”

    “不,”李晓打断了他的话,言道,“阁下再仔细看看。”

    盐屋秋贞又努力盯了一会,言道:“城主大人,确实没有东西。”

    李晓放开盐屋秋贞的手,哈一笑言道:“确实现在没有东西,但我深信,将来一年之内,这里将会是整个飞驒,最大的货物贸易集散中心!”

    李晓将手一挥,盯住盐屋秋贞的双目言道:“到时候,这荒凉的河滩,将会被这一片一片木制的平板房所取代,我会在町内的道路两旁遍植树木,夏天可遮荫,冬日可以挡雪。”

    “而城下町将会划分为三个小町,分别为武士町,商人匠人町,町人町,分别供不同身份人居住。此外城下町中会开设油座,米屋,魚屋,材木屋,紺屋,大工屋,锻冶屋以方便百姓的生活。”

    “将来我武田家进军越中之后,这里就是维系越中领地与本家后路的重镇,地利之便利难以估量。将来神冈城的繁华,一定在对面城生城之上,并成为飞驒第一。”

    盐屋秋贞怔怔地看着李晓,心想这计划需要很大一笔钱的投入吧,而这么大的投入,该花多少钱啊,这人一定是个疯子,要拿这么多钱来砸这飞驒国这一穷两百的土地。

    他的依仗是什么,就是神冈银山的灰吹银,好吧,既然他有钱就随他去用吧。

    盐屋秋贞转念一想,但是如果将来武田家确实能在越中站稳脚跟,这神冈城的价值无疑就大大提升了。

    李晓所给他指出的一切,就不会是简单的构想了。

    对于盐屋秋贞而言,这是一个超前的投资,同时也是一个赌博,赌得就是李晓和他的武田家势力,能不能在越中站稳脚跟。

    盐屋秋贞想了许久,心中一直犹疑不定,他看向正安然正坐的李晓,突然想到,或者不能以赚不赚钱这个短暂的利益来考虑,眼前这个人才是将来他要投资的对象。

    是啊,李晓,正在崛起的武田胜赖,还有现在在武田信玄指引正如日中天的武田家,若有了武田家的支持,这才是比赚不赚到钱更大的收获。

    想到这里,盐屋秋贞下了决心,对李晓,言道:“阁下的建议,无疑十分有说服力,但是作为一名商人,在下必须考虑到其中的风险。实话说,我对这次阁下投资在神冈城城下町的计划,并不指望太多的回报。但是阁下的品格和处事手段,令在下十分钦佩,所以在下决定投资,加入阁下的城下町营造计划之中。”

    李晓得到盐屋秋贞的答允下此事,微微一笑。

    这事对于李晓而言,无疑是接盐屋秋贞的资本来修建自己的城下町,属于借别人鸡生自己的蛋,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本以为盐屋秋贞会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但眼下对方却一口答应,这实在令李晓有种意外之喜的感觉。

    第三卷 万丈高楼平地起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决战飞驒

    第一百七十九章 决战飞驒

    永禄七年,四月,这才刚刚开春时节。

    这座原本在一片荒地之中,刚刚筑成的神冈城,而现在却显露出欣欣向荣之色。

    首先是神冈城未完成部分的补完修筑,仍在继续进行,而城下町的扩大修筑工作也开始进行。

    因为现在是春耕,李晓不准备以普请役的方式耽误领内的生产,让各村以改交一笔代役税的方式,来顶替以往的人工劳役。

    李晓再用这笔征收上来的税款,以雇佣的方式,出钱让本地剩余劳动力,来进行进行城池的修筑。

    这样做可以避免耽误真正忙于农作的百姓去服普请役,而使得领内产量降低,却又可以雇佣赋闲劳动力,让他们不至于荒废,同时也有一笔收入可以养家,维持下生活。

    李晓雇佣了两百名民夫来进行城池修复,以及城下町开发工作。

    同时因为神冈银山的开采顺利,并且与盐屋秋贞谈判达成的协议,预计矿山中开采出的灰吹银,足够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