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香港小亨 > 香港小亨第40部分阅读

香港小亨第40部分阅读

印刷,还是比较谨慎的,仅仅是印刷了5万本。原本,这5万本,在香港地区来说,已经是属于顶级畅销了。

    不过,谁叫这是“张少杰著”呢,书还没有正式的上市,首印的5万本,已经被香港的各大书店瓜分一空。

    香港新华社的记者,原本受到内地的朋友委托,准备进货200本:“哎!来迟一步啊!”

    “谁说不是呢!”另一道惆怅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回头一看:“杜邦?你不是在给美联社工作吗?也来买《大国崛起》?用来做什么?”

    美联社记者杜邦道:“别把我当做间谍一般,我仅仅是普通的新闻工作者!同时,我除了给美联社工作之外,还认识一些美国出版界的朋友。这样的好书,我准备推荐他们翻译成英语,在美国出版!”

    “哼,不怀好意!”新华社记者对于同行的解释并不相信。

    “没办法,糊口饭吃”美联社记者耸耸肩。间谍未必是搜集秘密消息,美联社记者搜集的一些公开消息,也是情报部门重要的情报来源。

    ____________

    《大国崛起葡萄牙篇》在9月8日,原本就在《明报》上打响了知名度,在香港知识分子中,已经拥有了巨大的口碑。

    《大国崛起》的文笔、史料方面,也是罢了,香港有一堆的历史研究水平超过张少杰的教授!

    这一本书,关键的卖点是,如同锐利的手术刀一般,解剖强烈崛起史的关键性因素。比如,张少杰提出“葡萄牙的崛起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因为这个国家是欧洲首个开启了大航海革命!”

    张少杰一副专家的语气,把葡萄牙定性为“大航海革命”的开启者,虽然盛气凌人,不过却是在张少杰一一分析葡萄牙崛起之前的各种客观因素,最终才开始下了结论。这一条结论,开始被香港很多知识分子接受。

    在香港,通过《明报》拜读张少杰《大国崛起》的读者,已经有30万人。

    这种厚重的题材,显然不是看一遍两遍,一天两天,就可以彻底的看明白。而是每次阅读,再结合张少杰的许多观点,都能够让人有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觉。

    无论如何,《大国崛起葡萄牙篇》要卖的比想象中还要火爆!

    各大书店的在9月8日,刚刚将《大国崛起葡萄牙篇》摆在货架上。一大清早,就有大量的学生、教授、白领等等相关的市民,纷纷到书店中询问。

    “请问《大国崛起》到货了吗?”

    得到了书店肯定回答之后,这些读者也毫不犹豫的购买!

    “两本!”

    “一本!”

    “我买十本!”

    一个上午的时间,柴湾一带的书店《大国崛起葡萄牙篇》已经卖空了!其他的中环、金钟、上环、西环、半山区,香港岛上大多数的地区,《大国崛起》卖的都是非常的疯狂!香港本岛一个上午各大书店就卖了1万多本。

    而九龙、新界那边,也是毫不逊色,两地加起来销售,超过了3万本。

    首印的5万本,在第一天就销售一空!

    第一卷  第158章 新计划——《生化危机》小说版!

    第158章 新计划——《生化危机》小说版!

    “没有想到,《大国崛起》卖的不比《大唐》逊色?”张少杰显得有点吃惊。

    “《大唐双龙传》这种小说,仅仅是为了消遣,哪怕在香港有100万名读者,但是真正购买实体书的仅有20万。而《大国崛起》主流读者却是中产阶级,还有一些富豪、政客等人。这些人,觉得可读之物,十有会掏钱购买!”金庸丝毫不觉得惊讶。

    张少杰想了想,道:“走上层精英路线,虽然在短期内,他们的消费很豪爽。但是,如果我像出版《大唐双龙传》一般,一年出50集,他们还会购买50本不成?”

    “那是不能的!”金庸道。

    知识分子读书,往往是一遍遍的看,甚至还会拿笔做笔记。一本书读下来,没有一个月,是读不完的。这样精读,使得他们不会成为图书市场的主流购买力!

    离开《明报》集团后。

    张少杰去嘉禾片场探望《大唐》剧组,却被邹文怀叫到了办公室,原来是《摩登保镖》海外票房的分红!

    “简直吊爆了!”张少杰倒吸一口凉气。

    9月份《摩登保镖》已经圆满的下画,整个亚洲总票房达到了3125万美元,其中占大头,6成的票房收入都是在市场取得。

    嘉禾公司对张少杰进行分账,税后分红达到1300万港元。张少杰银行账户上的现金余额终于达到2700万港元。

    这样无疑大幅度的缓解了张少杰的面对工业光魔这个吞金兽的资金压力。

    邹文怀心情愉快鼓励道:“加油,《大唐双龙传》好好拍,将来说不准,能够创下票房新高!”

    《大唐》虽然宝龙电影公司制作,不过院线发行方面,已经交给了嘉禾公司。香港的院线发行,嘉禾仅仅收取20的票房分红。

    而海外其他国家的院线上映,嘉禾仅收10中介费用,其余的海外院线公司给予的票房分红,嘉禾分文不取。

    总体而言,嘉禾分红虽然没有张少杰多,但是承担的风险却更少。

    对于,《摩登保镖》的票房成绩,张少杰不免颇为自豪。

    历史上《摩登保镖》是香港第一部以“贺岁片”名义打造的大片,在香港的总票房达到了1700万,刷新了香港本地票房纪录。后来几年《富贵逼人》、《福星高照》、《八星报喜》等等,都是在跟风《摩登保镖》的“贺岁片”概念。

    不过,提前一年上映的《摩登保镖》,因为是在暑期档放映,而没有打出“贺岁片”概念,取得的票房却是更牛!

    尤其是海外票房,更是惊人之极!历史上82年在上映的《摩登保镖》只取得了835亿日元,换算成港元的话也只有7000万港元,而现在总票房已经达到了21亿日元,比历史上高了近两倍。

    “幸好自己拍不出好的电影,否则还不逆天了!”张少杰不由的清醒的意识到,电影行业是一条睡着的野狼。现在睡着了还不咬人,一旦醒来了,肯定要疯狂的吃人。

    《摩登保镖》的成功,其实是归功于嘉禾的成功。

    《大唐双龙传》这部历史上没有拍出的电影,才考验张少杰的策划能力!

    当然了,《大唐双龙传》这样质量不逊色好莱坞大片的高成本武侠大片,也是张少杰准备占领电影市场的一枚重量级的棋子!

    的影迷其实比其他国家的影迷更追星,也更铁杆一些。

    比如成龙因为70年代的《醉拳》在电影市场打响了口碑,以至于后来30多年,的影迷一听说成龙的电影,就习惯性走进电影院观看。后来华语电影在电影总票房中,成龙一个人的电影,占据了华语电影票房的三分之一。

    的动漫产业,这种铁杆现象而很普遍。

    热卖的漫画、动漫作品,少则连载数年,多则连载几十年,有的人追一部动漫,是从小学时代一直追到结婚生子,一直等着动漫作品的新的一集。这种顽固性的追看,确实让人目瞪口呆!

    “未来市场,基本上是好莱坞电影的倾销地!与其便宜好莱坞大片,不如让香港电影牢牢占据这块市场。本土电影产业懦弱,香港不去占领,好莱坞、宝莱坞甚至是90年代逐渐崛起的韩国点应该也会去抢夺这块市场的!”

    “对了,还有游戏!游戏产业,那才更具利润!”张少杰忽然思维又跳跃到了别的方面:“现在的游戏市场,还是街机为主!任天堂的fc家庭游戏机要到83年才问世,后来的那个史上最成功的《超级马里奥》是谁做了?恩,貌似是一个扑街画家宫本茂转型为游戏技术员,写的脚本。80年代初,任天堂凭着fc大红大紫了!后来,世嘉土星、索尼主机进入游戏主机市场与任天堂争霸,之后微软xbox恩,对了,中国90年代的小霸王”

    要不要在83年之前弄出一台游戏主机,抢在任天堂之前抢夺主机市场?

    作为后来人,张少杰自然知道,游戏主机,在技术上是不难的。

    只要找一些技术员,告诉他们用一块主频18hz、2k内存的 6502cpu、一块图像控制器,将声音处理器集成到cpu中。主机上要有一块插槽,能读取游戏卡带,此外有一个游戏手柄。

    再让让程序员,编写一套简单的游戏机操作系统。凑成一沓简单的主机之后,便可以在这个年代,抢占任天堂的先机!

    转眼间,张少杰又哑然失笑了。

    做人就是这么贪心。

    眼前的电影产业,自己还没有搞定,就眼馋游戏产业了!小心“狗熊掰,掰一根丢一根”的古话!

    ——————————

    回到家之后。

    张少杰开始整理《生化危机》的稿子。

    《生化危机》原本是在1996年,索尼p、以及世嘉土星上发行的一款主机游戏。截止2007年,《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一共发行了6款,累计销售3000万套。

    除了在游戏上成功之外,《生化危机》更被改编成好莱坞大片。从2002年开始,《生化危机》系列连续出过四部电影,口碑惊人,粉丝群体庞大,每一部全球票房都是超过一亿美元的!

    尤其是《生化危机4》更是因为前三部的口碑出众,2010年9月上映的《生化4》6000万美元预算,连续几周占据北美票房榜周冠军,最终锁定278亿美元的全球票房。

    而《生化危机》的游戏公司,不但授权了好莱坞改编电影。而且授权了香港漫画公司改编港漫,更授权美国作家sd佩瑞写了《生化危机》同名小说。

    张少杰此时在写《生化危机1:伞公司的阴谋》,sd佩瑞所写原著的中文版,只有12万字的篇幅。

    这一集小说里面,时间是在1998年。

    地点是虚构的美国“浣熊市”,因为市民遭遇连环谋杀案件,传闻城市现“食尸鬼”,引发市民巨大恐慌。

    浣熊市的警察署长艾隆斯,宣布派出一支精锐的警察队伍,调查真相,追查凶手,保护市民的安全云云。

    这一只警察队伍全称是stars部队,队员中有故事的主要人物吉尔瓦伦蒂安、克里斯雷德菲尔德、巴瑞顿博、瑞贝卡钱伯斯以及阿尔伯特威斯克都是身经百战,具备超人战斗力的人物。

    这一只队伍一开始就是一个被牺牲的棋子——因为,市民连环死亡,是因为伞公司生化武器的实验造成。

    警察署长其实已经被保护伞公司买通,而stars的队长阿尔伯特威斯克,根本就是保护伞公司派入其中的间谍——目的是为了将这一只队伍引入危机四伏的险境中,与丧尸进行搏斗,测试伞公司生化武器的威力。

    整个stars部队原本人数众多,但是一开始,先头部队就陷入了伞公司的圈套,伤亡惨重,只有瑞贝卡一人幸免于难。

    而后续的部队,吉尔、克里斯、巴里、布拉德在前面的队友死亡,又被派出继续调查。

    经过层层死亡陷阱,大家了解的真相越来越多!后来,众人也知道了威斯克是保护伞公司派来的间谍。

    众人准备与威斯克做一次了结的时候,惊动了古堡中的暴君丧尸。

    众人逃亡,威斯克被暴君丧尸杀死(假死)!接着,暴君丧尸继续追杀众人。

    第一集尾声,吉尔、克里斯、巴瑞、瑞贝卡等人在stars救援人员的飞机到来时,面临暴君丧尸的最后的追击。众人使用火箭筒,对着暴君丧尸攻击,却引爆了古堡的自爆装置,使得整个巨大的古堡在一片爆炸中,化为废墟。伞公司的许多犯罪证据,因此被爆炸中毁灭。

    《生化危机》的第一部,游戏、电影、小说等等版本,虽然有一点差异。不过大致脉络还是古堡中历险为主。

    张少杰结合小说、电影、游戏,三个版本的优点,重新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生化危机》!张少杰自信,有了这些惊险的剧情、猎奇的设定,还有吉尔、瑞贝卡、克里斯等等《生化危机》的中的经典人物设定,自己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语言,写出更加符合自己胃口的作品!

    当然了,张少杰暗示自己《生化危机》不是目的啊——更远大的目标其实是为了《无限恐怖》!

    《无限恐怖》本质上,是综合大量电影世界的同人。

    可贵的是,《无限恐怖》的设定却是超脱了那些电影的原本设定。z大那个家伙,人品不好,但是创意却是层出不穷的。

    可惜,《无限恐怖》那么好的创意,却因为涉及到太多的好莱坞电影版权,而不能改编成为影视剧。

    现在,张少杰决定——釜底抽薪!将《无限恐怖》需要用到的电影版权,全部提前以小说形式写出来!未来,这些版权都属于自己的,自然是想用就用了!

    第一卷  第159章 “天下”和“玉郎”

    第159章 “天下”和“玉郎”

    皎洁的月亮升起。整个楼内,大多数灯光都熄灭了,但是张少杰的房内灯光还是亮着的。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最适合写作。

    《生化危机1:伞公司的阴谋》这部小说,已经包含了《生化1》游戏版的主要设定,甚至比游戏中交代的剧情更要详细。

    但是张少杰并不打算完全抄sd佩瑞写的版本,而是根据《生化1》的剧情的脉络、大纲,按在自己的文字进行书写。

    因为在21世纪,不但好莱坞拍摄了大量的丧尸电影,而且中国的互联网上,也有末日丧尸题材的网络小说。

    张少杰看过的丧尸题材的小说几十部。

    当然了,部分杀死丧尸、吃丧尸“脑核”升级成为超人的那种畸形的末日文,张少杰还是有点消化不良的。

    经过大量的丧尸文、丧尸电影的熏陶,张少杰开始以高于《生化危机》本身的内涵,去重新诠释《生化危机》里面的剧情。

    t病毒、stars小队、吉尔、瑞贝卡这些后来成功的卖点自然是一个不漏的保留了。

    当然了。

    电影版的爱丽丝、马特、瑞恩等人还是没有加入进去的。如果加入进去的话,与小说、游戏版的吉尔、威斯克等人的剧情会产生矛盾

    随着对于剧情的展开,张少杰越写越勇。

    他感觉,仿佛自己没有看过《生化危机》小说,没有玩过《生化危机》游戏,没有观赏过《生化危机》电影,也能够自己写出来一般。

    不过,这仅仅是一种错觉!

    张少杰之所以能够写的这么顺利,那是现在现成的设定、剧情、人物基础上二次创作,写同人。

    如果自己真的没有看过原作,以及没有看过生化的电影,玩过生化的游戏,是不可能将这个故事写的这么这么紧张、刺激、悬念迭起!

    说起来。

    张少杰写作的速度也不慢,一天写个五六千字,虽然有压力,很是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

    比起真正的写作狂人倪匡来说,张少杰的写作速度自然是远远不如。但是比起同一时代大多数的武侠小说家来说,已经算是速度超群之辈了。

    此时的武侠小说家,在报纸上连载的,一般一天写作速度是两三千字。

    而出版实体书的,一般是一个月出一两集,每集是7万字左右。

    这意味着这年代的港台比较活跃的职业武侠小说作者普遍的写作速度应该是每月6万~14万左右。

    张少杰的速度,不直接的抄写原著的话,也能够每月写15万~20万字。如果是纯粹抄写原著,一个月一百万字毫无压力的。

    事实上,《生化危机1:伞公司的阴谋》,张少杰在8月份《大国崛起》连载之后,便已经开始动笔了。

    在9月份已经完稿,整篇稿子有15万字!

    为了怕被金庸笑话他文字太差。

    张少杰在完稿之后,便开始不断的删删减减,进行润色修改。到了十月份,已经是修改了3遍,张少杰感觉到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进行再度修饰、增删了。

    “过几天,便去

    免费电子书下载shuba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