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绝色凶器 > 绝色凶器第209部分阅读

绝色凶器第209部分阅读

闲,却让他心生感叹。

    莫智渊或许不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主子,却是一个好皇帝。这些年,西梁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除了边患战乱之外,也可谓是太平盛世。所谓的战乱,也从未深入过西梁腹地,做到这些莫智渊功不可没,却也让他着实心中疲累。

    中原四国之中,其他国的早朝均是隔一段时间一朝,或几日,或半月。像燕国之前的皇帝在位之时,甚至几月不朝,也实属正常。像西梁这般每日一朝,而且所有的奏折都是皇帝亲自批阅之事,在其他国中,几乎是不可想象。

    如此下来二十年,即便是莫智渊,也是有些向往平凡的生活。不过,权力一旦入手,想要放开,却是有些难的。

    对于柳承启,莫智渊始终忌惮,不过,他的心里也明白,柳承启或许也不是一个好父亲,一个好臣子,对百姓来说,却是一个好宰相。有他在,即便莫智渊不给他开府议事的权力,却依旧使得西梁国力日上。那些朝中的柳派官员们,虽然政治立场上与莫智渊不同,可是,莫智渊也不得不承认,他们大多都是能臣。柳承启还是有些眼光的,每日生活在勾心斗角之中,让莫智渊的鬓角多了几丝白发。

    入得宫门,便见晨公公迎了上来。

    莫智渊眉头微蹙,尽管,他知道晨公公在宫门等他,应该是有事禀报,可是,此刻他却有些懒得去听。轻轻吐了一口气,莫智渊收拾了一下心情,平淡地望着晨公公,道:“何事,说。”

    “陛下,先前晨郡王的妾侍带着一个女子去了太后宫。”晨公公轻声说道。

    “嗯?”莫智渊的眉头微微一凝,道:“多久了?”

    “半个时辰。”晨公公回道。

    莫智渊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朝着里面行去。

    晨公公跟在后面,面色连连变幻,心中有话想问,又不知该如何开口,犹豫了半晌,终于未能忍住,开口道:“皇上,老奴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不知,便不要讲了!”莫智渊冷淡地说道。

    “呃……”晨公公本来已经准备好了要说,却没想到,莫智渊居然不按照套路来,一时愣在了当场,隔了一会儿,才忙道:“是!”

    跟着莫智渊行了良久,眼看便要到寝宫了,莫智渊的心情好似平静了一些回头看了看一脸憋闷的晨公公,不禁忍不住笑了出来,道:“想问便问吧。”

    晨公公一愣,随即面色略微一松,道:“老奴便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陛下。老奴是想知道陛下会如何处置晨郡王。现在宫外流言四起。怕是日久会生变故,老奴不知该如何处理,还请陛下示下。”

    莫智渊眉头微蹙,晨公公憋了这么久,莫智渊早已经知道他想问什么,此刻听他问出来,却还是觉得有些逾越,但并未生气,而是反问了一句:“善杀朝廷三品大臣,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晨公公又是一愣,随即恍然,点头道:“老奴明白了。”

    莫智渊也不管晨公公是否明白,便不再理会,甩了一下衣袖,道:“王府之中,均是一些年轻浮躁之辈,你可去安抚一番,莫让他们惹出什么事来。”

    “是!”晨公公赶忙点头。

    看着莫智渊回到寝宫之中,晨公公却是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莫智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想了半晌,结合前后之言,面上浮现出了冷笑。善杀朝廷三品官员,必然是死罪,而且,皇帝让自己去府中安抚,怕是要监视,怕他们不服而闹事,此番,却是要好好地出一口心中的闷气了。

    本来,莫小川当初只是一个禁军校尉。这等人,在晨公公的眼中,说好听点,是根本不入眼,说难听点,就是便如蝼蚁。而且,当初的莫小川,虽然武功不错,可与晨公公比起来,还是相差甚远,即便清门心法诡异,却也逃不出他的手掌,若不是李长风拦着,早死在他的手下了。

    可是,现在虽说李长风这个眼中钉死了。但莫小川无论是武功还是地位,都已经超出了晨公公的想象。

    晨公公更是被死死的压制,面对莫小川的冷嘲热讽,根本就无力还击。他一直在等着莫小川出错,只要没有皇帝护着,他相信,以他的本事,对付莫小川,必然是手到擒来。虽说当初在去燕国的途中,莫小川与他交过手,他已经感觉到莫小川的武功大进,但还不是他的对手。

    之后虽然听闻莫小川与叶展云交过手,而且,还全身而退。可这些话,晨公公是不信的。他自认为自己了解莫小川有几斤几两,若是当真能在叶展云的面前全身而退的话,也就不会被追杀着满世界跑了。

    晨公公撩起兰花指,轻轻捏着自己鬓角的头发,缓缓地捋顺,慢慢地朝着宫门外行去。这一次,他已经决定了,要让莫小川付出代价。虽说皇上让自己去监视莫府,但是,若有几个反抗之人,武力镇压一番,还是可以的。

    晨公公想着,便忍不住笑出了声来。路过的宫女和太监听到他的笑声,忍不住便是一个冷颤,顿下身子,悄然看了过来。却见晨公公面带喜色,也不理会其他人,径直而去。均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位脾气古怪的总管大人,到底是遇到了什么事,让他这般高兴。

    晨公公出了宫门,便直奔莫府而去,在他身后,还带着一些禁卫军,这些人,虽说不直属与晨公公,但是,他想调动一些,却也是可以的,以往如此做,莫智渊也都默认,算是给了他一小部分的权力。

    因此,他用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不一会儿,晨公公便来阿斗了王府门前,大手一挥,禁卫军便将王府各们严守了起来。只是,晨公公看着守门而去的禁卫军士兵,忍不住蹙了蹙眉头,王府比他想象之中还要大上一些,这些人,竟是有些不够。

    不过,此刻,他也懒得计较这些了,总算能够出一口气,顿时觉得这初春,好似是为了他这老太监而来的。

    第七百七十二章 心之所思

    晨公公刚刚将王府府门围堵,王府中人便已经知晓。章立第一个跳了出来,咬牙道:“他娘的,王爷现在什么情况还不知晓,这等阉人便欺负上门。还有那些禁卫军,平日里我们十营待他们也不薄,多有礼尚往来,现在居然也是落井下石,林风,你带人保护好王府中人,我去会会他们。”

    “你莫要冲动。”林风急忙拉住章立,道:“现在他们只是堵在门前,并未做出什么过分举动。若是你贸然出手,反倒是落下了口实。”

    “。这还不要过分举动,难道要等他们杀进来,才算?”章立圆睁双眼,道:“林风,我看你这些年动手少,坐得把血气都丢了吧。人都欺负上头了,还要忍?”

    “王爷不是说过吗?小不忍则乱大谋,现在才多大点事。只要我们护好府中之人,若是他们当真敢入府寻事,到时候再出手也不迟。”

    “忍忍忍……”章立一咬牙,道:“这阉货都骑到头上拉屎了,还要忍?你忍得住,我却是忍不住了。此事你莫要管,出了事,我章立一人担着。”

    林风无奈,听章立如此说,心中也是隐隐动了怒火,道:“你这是什么话?我林风岂是贪生怕死之辈。只是现在还不明王爷到底出了什么事。玉儿夫人和琳儿姑娘,还未曾传回消息,若是贸然动手,伤了府中之人怎么办?王爷回来,你如何交代?”

    章立紧握着拳头,他本来坐在这里都快一天一夜了,心里便憋屈的厉害,几次都想去宫中查探消息,终被林风拦下,现在看着晨公公将王府围住,更是火气上涌,几乎忍耐不住。不过,他毕竟不是那种完用肌肉思考的愣头青,他也明白林风说的有道理,因此,尽管愤怒,却硬是忍耐下来,只是,紧握的拳头却狠狠地砸在了桌面上。木制的桌面,被顿时砸出一个小坑来。

    林风看着桌面眉头蹙了蹙,猛地抓住章立的衣领,道:“我日,你他娘的知道我这桌子花了多少钱买的吗?”

    “那又怎样,大不了,老子赔你一张!”章立也同样大吼……

    两人吼了一会儿,同时坐了下来,沉默不语了。

    过了约莫半盏茶的时间,林风抬起了头,轻吐了口气,道:“吼完了,心里是不是痛快了一些?”

    “若是出去揍那帮孙子一顿,应该会更痛快。”章立也不看林风,仰头望着屋顶回道。

    林风苦笑,又不说话了。

    后院之中,陆婆婆吃着东西,瞅着老道士,一脸的不快,狠狠地嚼着,好似要将老道士那把老骨头一起嚼碎一般。老道士却是半靠在椅背上,懒洋洋地提着酒坛子,隔一会儿,便灌上一口。

    道袍衣领之上,已经湿了一大片,散着酒气,他也浑然不去理会。

    依旧一副半死不活的模样,不时还打上几声酣,只是,一听到陆婆婆的冷哼之声,便霍然醒来,再灌上一口酒,模样,让人看在眼中,着实有些无奈。

    陆婆婆终于有些忍不住了,猛地一拍桌面,随着放点心的盘子在桌上跳动,霍然站了起来,指着老道士的鼻子,道:“青玄,你怎么这般没心没肺?你不知道现在外面什么情况吗?”

    老道士正在饮酒,被猛地吓了一跳,酒水洒得满脸都是,他索性站起身来,抹了一把脸,道:“外面那帮娃子,能翻起什么大浪来。等着,等着就好了。”

    陆婆婆眉头紧蹙,瞪了他一眼,却是起身走了出去。

    看着陆婆婆出门,老道士似乎松了一口气,提着酒坛子来到了床边,径直躺在了床上,没过多久,便传出了酣睡之声,只是,垂在床边的手,却依旧紧紧地抓着酒坛子,未曾跌落。

    陆婆婆又是一声轻哼,冲着房门瞪了一眼,大步来到了龙英的房间。

    龙英这一天一夜,也是未曾睡着。她的武功颇高,已经是宗师后期境界的高手,当然晨公公到此,自然瞒不过她,虽说,这些日子,莫小川回来,她一直躲着不见他,更是一想到莫小川,便想到自己全身上下均被他看过,便又羞又怒。可是,莫小川被带入宫中,到现在都未传来消息,却也让她担心不已。

    陆婆婆走进来,看到龙英这般模样,轻叹了一声,道:“莫要想那么多了。莫小子没事的。”

    “师祖婆婆!”龙英急忙见礼。

    “免了免了,叫婆婆就好,用不着这么麻烦。”陆婆婆随意地挥了挥手,便寻了一张椅子坐了下来。看着龙英如此模样,又是一声轻叹,道:“怎么?担心他?”

    龙英轻轻咬唇,微微摇头。

    “担心就担心,又什么不好说的。”陆婆婆瞅了龙英一眼,道:“虽说莫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身边的女人也不少。你跟着他未必是个好的归宿。不过,这小子的功夫和心智都不错。性格又重感情,若你当真喜欢他,此事便交给婆婆了。婆婆替你做主。”

    “婆婆不要!”龙英忙道:“龙英一心只想为我剑宗光大做些事情,此次出世历练,师傅也交代过,期满两年便回去冲击圣道。现在时间也差不多了。龙英也该回去了。只是,龙英本来是奉命替换婆婆回去的,却一直让婆婆担心,未曾回过宗门一次,龙英心中有愧。”

    “你有什么愧?”陆婆婆摇了摇头,道:“此事,非是你的错。是我老婆子在这上京待了大半辈子,已经习惯了。再说,回到宗门,也都是一些小辈,待着也无趣。什么时候,若是想家了,我便回去看看,难道还有人留住我不成?只是你自己决定,莫要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之事便好。婆婆已经一大把年纪了,怎样都无所谓了,说不准哪日,便会魂归黄土……”

    “婆婆,您的身子如此硬朗,而且您的医术……”龙英听到此处,正要插话,陆婆婆却一抬手,打断了她的话,道:“医者难医己,这个道理,你也应该明白,再说,天命难违。婆婆已经到了天命之年,还能剩下多少日子,对我来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便是死了,倒也清静。只是,你以后的路还长,怎么走,却要想好。”

    龙英神色复杂地看了看陆婆婆,良久,轻轻点头,嗯了一声。

    陆婆婆缓缓起身,又摇了摇头,微叹一声,道:“我们剑宗的女子,便是面皮太薄,顾虑太多。什么狗屁门规,在我看来,早应该废除了。不过,即便你想要嫁给他,却也算不得违背门规,老婆子早已经将他收入剑宗门下。这个,你也是知道的……”

    “可是,他怎么可能留在剑宗……”龙英接口说道,说罢之后,似乎觉得有什么不对,自己如此说,岂不是承认想要嫁给莫小川,顿时,面色一紧,却是说不下去了。

    陆婆婆的面上露出了一丝别样的笑容,只是笑容一闪,随即收了回去,轻咳了一声,又严肃了起来,道:“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若是什么事都瞻前顾后,那什么事都难做成了。女子想嫁人,先想着被休,男子想娶妻,先想着丧偶,这世间,还有人成婚吗?”说罢,似乎想到了自己,若是自己当年没有那多顾虑,不去在乎那些门规,若能跟着他离开,怕是,也不会……

    陆婆婆露出一丝苦笑,背起了手,缓缓地朝着门外行去,出了门,传来了一句:“此乃关乎你一生之事,自己仔细想想,到底该如何做……”说罢,便再无声息。

    陆婆婆离开,屋中只剩下了龙英一人。她呆呆地看着门前,心中却是没有了主意。

    这个时候,门外一个小身影快步地跑了进来,背上还背着一把长剑,正是梅小莞。小丫头看到龙英发呆,几步跑到她的身旁,拉住了她的手,道:“龙英姐姐,外面来了好多人。听下人们说,咱们家被他们给围住了,这是真的吗?”

    龙英一怔。随即收回了思绪,看着小丫头,面上露出了几分宠爱之色,轻轻地摸了摸她的头发,道:“我去看看,莞儿不要管这些,自己去练功吧。”

    龙英对梅小莞来说,虽然是平辈相论,却算得上是师徒之情。梅小莞的功夫都是龙英教的,因此,小丫头对龙英却是极为尊敬。听到龙英的话,轻轻点了点头,道:“莞儿知道了。不过,如果要打架的话,龙英姐姐可要叫上莞儿哦。”

    龙英看了看她,缓缓地点了点头。

    看到龙英点头,小丫头这才露出了微笑,扭过头去,快步跑了。

    龙英看着屋门,又出了一会儿神,深吸一口气,大步朝着门外行去。陆婆婆之前所言,她并未想太多,不过,眼前王府之事,她却是决定要管上一管的。

    无论为了谁,王府门前的那些人,她都看着不顺眼。

    随着龙英的行出,王府的下人们似乎擦觉到了什么,都怔怔地望向了这个一身劲装,面颊冰冷的美丽女子。

    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气的老太太

    皇宫,太后宫。此刻,司徒玉儿正哭得和个泪人似的,在老太后的面前低声请求着什么,而司徒琳儿却是慢声细语,在一旁解释着。

    老太后的眉头紧蹙,看着哭泣的司徒玉儿,并未言语。

    司徒琳儿似乎看出了些什么,轻声说道:“小妹,你莫要哭了,你怀有身孕,若是动了胎气可怎么办。”

    好似听到这句话,老太后的面额略有缓和,轻声道:“事情当真如你们所言?”说这句话的时候,目光却是望向了司徒琳儿。

    司徒琳儿面露惶恐之色,急忙跪下行礼,道:“回禀太后,其实,此事的前因后果,我们也并非亲眼所见,王爷回来之后,也是只字未提。只是一个人饮者闷酒。在民女的询问之下,王爷也只是说了一句,一切但凭皇上发落,便不理民女了。再往后,晨公公便来了,王爷连一口饭都没吃,就跟着晨公公来到了宫中,到现在,亦不知情况如何。”

    老太后微微点头,看了司徒玉儿一眼,道:“你起来吧,此事有奶奶做主。莫要再哭了,我莫氏皇族,人丁稀少,你腹中孩儿切莫受了影响。你先回去吧。此地,便让你姐姐留下等消息便好。”说罢,老太后也不等司徒玉儿同意,便一挥手,示意宫女将司徒玉儿送回去。

    司徒玉儿还想说些什么,却见司徒琳儿对着她微微摇头。

    司徒玉儿便行礼称是,抹了抹眼泪,道:“那玉儿先退下了。”

    老太后微微额首,闭上了眼睦。

    司徒玉儿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