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凌剑傲江湖 > 凌剑傲江湖第41部分阅读

凌剑傲江湖第41部分阅读

一连串剑花荡向天荒魔宫魔尊。

    天荒魔宫魔尊自不是省油的灯,手中巨剑灵犀一招“仙人指路”,狂澜四射,剑气宛若万马奔腾,巨浪推波地叠浪劈向楚皓天。观看的冷羽、蝶舞根本看不清他们的人影,只觉得空中一道道剑气呼啸,震荡着周围的树木簌簌响动,地上的沙石跳跃攒动。

    若说武功,天荒魔宫魔尊与楚皓天伯仲之间,天荒魔宫魔尊功力浑厚,剑射狂澜,加之阴阳八荒魔功,剑走阴阳,妙转八荒,每个剑招中尽是辛辣狠招,更是变化莫测。

    而楚皓天将清风十三剑演绎得是淋漓尽致,加之混元功,轻功卓卓,时而如同凌燕取泥,时而如飞蝶采蜜,轻盈敏捷地轻功,妙趣横生的步法身形,之前他亦得到西佛枯木大师、静树大师的佛法内功以及北怪骆云聪雅之剑的内功心法,剑法更是变幻无穷,与这天荒魔宫魔尊竟是对拆一百余回合,仍旧是打得难解难分。

    冷羽、蝶舞围观着,看着这惊心动魄的决斗,既看不出谁略处下风。也看不出谁有破绽,各自怀揣着心思,焦急地看着人影剑光。

    冷羽更多地是为楚皓天担忧,因为她感觉到这个戴金骷髅面具的中年男子有一种不可捉摸的深度,她猜测不透他的武功究竟有多高,当然,她对于楚皓天的武功也是模棱两可,因为当年在风雪剑阁与楚皓天相遇之际,楚皓天的武功却不过是一般高手而已。

    可楚皓天这些年的江湖历练,对战经验、武功修为更是今非昔比。尤其是珠峰一行,在静树大师帮助之下打通任督二脉之后,他驾驭嵩阳沉铁剑更是炉火纯青。更是能够将封印在嵩阳沉铁剑中各位历代高手的内力纳为己用,可想而知,他的内力与天荒魔宫魔尊相差无几。所以,此战势必精妙绝伦。

    蝶舞时而蹙眉。时而神色紧张。不时跺跺脚,不时搓搓手,她心里矛盾着,既是期待天荒魔宫魔尊将楚皓天击败,却又祈祷楚皓天能够取胜,复杂的情绪。矛盾的心情。

    但她同样看不出楚皓天与天荒魔宫魔尊的武功的高低强弱,所以,也是着急地瞪圆双眼看着那一道道剑影穿梭,身影闪烁的激战。

    天荒魔宫魔尊原以为这个虽威震江湖的杀手武功也不过如此。这番交战才领略到他的武艺之高强,远远在他预料之外。只见楚皓天剑走偏锋,游刃有余,招式变化,气定神闲,一招紧接一招,无论是剑法,还是力道都是拿捏得异常精准。

    楚皓天亦是同样感觉这个戴金骷髅面具的男子武功不弱,这是他除了龙啸奉之外,最为强悍的对手,这个戴金骷髅面具的男子剑法、暗器都是出神入化,尤其是在施展剑法之际,暗器也是撒手而出。若非自己防守得当,比死于非命。

    所以,他是每一招都小心翼翼,见招拆招,施展清风十三剑的精髓招式,清风十三剑讲求刚柔相济,柔中带刚,刚中藏柔,他兼具混元功的道家无上内功,已然将剑法发挥至了淋漓尽致。

    天荒魔宫魔尊见楚皓天的招式骤然变快,只感觉周围都是楚皓天的身影剑光,电光石火般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嵩阳沉铁剑浑厚之气,让空气间气息压迫而来。

    他慌忙之间,手中干将莫邪双剑融合的巨剑随着手腕一转,一招“灵蛇出洞”,紧接着一招“玉女穿梭”,剑低吟,人穿梭,阴阳八荒魔功相较于楚皓天的清风十三剑,刚好是相辅相生。阴阳之道,本属刚柔兼具,阴之阳冲,阳之阴冲,相互调和,发挥人体最大潜能。

    刹那间,被他两人剑气所击撞的树木树叶被震落,如同秋季时令之下的飘零落叶,惊扰了林间栖息的小鸟,鸟儿皆振翅飞鸣,翱翔着远离这随时可能丧生的剑影之地。

    饕餮峰上,一时之间飞沙走石,山林里一些飞禽走兽都仓惶逃窜,冷羽、蝶舞两人都抬起手臂掩住脸眼,免得被那些沙石进入眼睛。

    “轰隆……轰隆……”几声巨响,只见天荒魔宫魔尊飘身跃到悬崖峭壁的边缘,楚皓天手中的嵩阳沉铁剑一挥,一道狂澜剑气卷起,扫向天荒魔宫魔尊。

    天荒魔宫魔尊横剑格挡,巨剑一招“釜底抽薪”,剑光电闪,与楚皓天的剑气相撞,岂料,楚皓天的这一招正是清风十三剑第十三剑——极目藏风,他俨然用尽全力与天荒魔宫魔尊做最后一击。

    他这一招可谓是内力剑法最唯美的结合,一招施展之后,便又欺身直进,手中剑气横扫,让天荒魔宫魔尊毫无喘气的机会。

    天荒魔宫魔尊情急之下,手中数枚透骨钢钉扬手打出,射向楚皓天的身体几处大|岤,楚皓天哪敢怠慢,手中嵩阳沉铁剑卷起,将透骨钉击落,天荒魔宫魔尊早已一跃而起,将一只手化作鹰爪,凌空一把抓向楚皓天的胸口。

    同时,他被楚皓天这清风十三剑第十三剑——极目藏风的剑气击退身子,他的一双大手早已牢牢抓住楚皓天的胸前衣衫,谁料,这招极目藏风加上天荒魔宫魔尊的阴阳八荒魔功,功力之强,竟然是将两人弹出悬崖峭壁,双双坠向悬崖之下。

    “啊!”冷羽、蝶舞几乎是异口同声掩住嘴,哑然失色,喊出了口。

    两人迅速奔到悬崖峭壁边缘之际,望向悬崖峭壁之下,只见楚皓天与天荒魔宫魔尊两人如同中箭的大雁向悬崖底落下。

    坠落空中,楚皓天一双漆黑的眼睛直视天荒魔宫魔尊那金光闪闪的金骷髅面具,漆黑的剑,扬手斩向天荒魔宫魔尊的头颅。

    天荒魔宫魔尊大惊之下,略微歪过脑袋,可是,楚皓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剑只要在他手中,他就能够做到一剑封喉,但今日,他没有将天荒魔宫魔尊一剑封喉,而是一剑斫开他面孔上的面具。

    一张胡须满面的中年男子的容颜呈现在他面前,他紧锁眉宇,冷峻的面孔,冰冷的话语,“你是谁?”

    天荒魔宫魔尊抓住楚皓天衣衫的手,骤然一使劲,一掌拍在楚皓天的胸口,楚皓天只感觉胸口一阵沉闷,喉咙一阵腥味只涌,张口喷出一口鲜血。

    “哼,你还不够资格问本尊是谁,若不是看在你同样憎恨龙啸奉的份上,本尊早已将你击毙。”天荒魔宫魔尊嗤之以鼻,凌空一个翻身,抓起楚皓天,借此,手中巨剑挥舞而起,一剑扎进悬崖峭壁的石缝里,手一松,楚皓天便一头扎落向悬崖峭壁之下。

    天荒魔宫魔尊足下踩了一脚楚皓天的后背,手中用力将巨剑从石缝里拔出,一个漩涡式飞身而起,稳稳落在悬崖峭壁的边缘。

    楚皓天只感觉眼前一片黑暗荒芜,仿佛之间,自己正在坠向无底的深渊地狱,他感到异常的疲惫,他败了,败在这个中年男子手中,他算是离开了饕餮峰,可是,永久地离开了人世。

    他万万没想到天荒魔宫魔尊那一掌能够有如此强大的功力,他感觉心肝都被天荒魔宫魔尊那一掌震碎了。

    冷羽一双眼失神地望着站在悬崖峭壁边缘的天荒魔宫魔尊,只感觉悬崖峭壁之下有一个黑点向悬崖底坠落,那个黑点越来越小,直到消失在眼前。

    她发疯似地狂吼一声:“你……你杀了他?”

    天荒魔宫魔尊冷哼一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本来可以不必死,却自己找死!没有人能够与本尊作对。”

    冷羽跌坐在地上,失魂落魄,喃喃自语地说:“皓天,都是我,都是我害了你,我这就下来陪你。”

    话音刚落,她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双手撑地,站起身来,脚下一跳,整个身子跌落向悬崖之下。

    天荒魔宫魔尊反应过来之际,已然来不及,伸出手,却也是抓不住。他不由得皱纹的脸上浮现几许忧伤,怅然地望着悬崖之下。

    蝶舞内心充满着悲伤,却又盈满着惊喜,款身道贺:“恭喜魔尊铲除异己的楚皓天,天荒魔宫千秋万载,一统江湖。”

    天荒魔宫一拂袖,吩咐道:“蝶舞,你立刻带人到悬崖底,找到楚皓天与冷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蝶舞略微迟疑,但天荒魔宫魔尊之命,她是断然不敢违拗的,所以,拱手道:“谨遵魔尊之命!”她略微抬起头,微微偷偷看着那张沧桑的脸,有几分熟悉,可又想不起究竟在哪里见过,感觉那张脸曾一度出现在梦里,可她就是想不起,这张熟悉的脸,到底与她有什么关系,她不敢继续往深处去想,因为她只感觉头一阵撕裂地疼痛。(未完待续。)

    正文 第173章 取集 庆元璋开府 常州徐达建功绩(上)

    江湖循着江湖道,天下群雄逐鹿顺着局势走,江湖中,倾城山庄剑冢大会之后,龙啸奉率领武林诸派追随汉王陈友谅,浩浩荡荡地投入到了推翻元朝统治的义军中。

    汉王陈友谅一支义军俨然是增加了实力,相较之下,朱元璋率领的义军自从攻下采石矶夺下太平之后,他驻军太平,城中自是一番安静,城外一带,尚属元军势力。

    元中丞蛮子海牙在采石矶吃了败仗,立即调集巨舰豪船,堵截采石矶各大航海出口,大有将朱元璋义军围困在太平这一方土地之野心。同时,蛮子海牙派遣义兵元帅陈埜先及其副将康茂才,率领水陆兵两万余人,进逼太平。

    朱元璋深谋远虑,洞悉先机,趁其初至,立即率领手下诸将正面出战,另一方面命令徐达、邓愈别出奇兵,绕道而行,深入敌后,潜伏在襄城桥。

    陈埜先到了城下,排兵布阵,摩拳擦掌,立即叫阵。不多时,城门大开,守城兵将一并杀出,簇拥之下,朱元璋披挂帅服,龙姿凤采,器宇不凡。陈埜先未料到朱元璋已经挥兵杀来,手起刀落之间,所向披靡,他见形势危急,敌不过朱元璋手底下英勇的将士,霎时之间,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奔走至襄城桥,兵马嘶鸣,徐达、邓愈两路兵马从左右翼杀出,惊吓得陈埜先无路可走,无奈之下,他挺着长枪迎战邓愈。邓愈是何等勇猛,几个回合之下,邓愈长矛游走如同灵蛇出洞,一矛荡开陈埜先的长枪,舒开猿臂,一把将陈埜先活擒过去。

    陈埜先手底下将士见主将被擒。早已无心恋战,纷纷溃散,溃不成军,四下逃窜。有一部分逃逸得缓慢的,都成了刀下之鬼,陈埜先副将康茂才潜逃隐匿。

    徐达、邓愈凯旋回城,立即将陈埜先捆缚之后送至军中交与朱元璋处置。

    朱元璋扫了一眼头发散乱的陈埜先,一副狼狈不堪,他眨巴这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却是对旁边的将士道:“为陈将军松绑!”左右将士不解地看了一眼朱元璋。略微迟疑,拱手一声,“是!”便上前为陈埜先松绑。

    陈埜先挣扎着一扭身子,“呸”一口唾沫骂道:“朱贼,少猫哭耗子假慈悲。要杀要剐,悉听尊便。何必惺惺作态。”

    朱元璋脸上微微动容。随即一脸肃穆,庄重地说:“陈将军言重了,如今天下大乱,豪杰四起,打得胜仗便有人依附,打了败仗便要依附别人。你既自称豪杰,自当识时务,何苦轻言生死?”

    陈埜先迟疑半晌,心中自有盘算。慌忙俯首,叩谢道:“承蒙朱元帅心胸广阔,末将自是归降于麾下,任凭朱元帅差遣便是!”

    朱元璋慷慨地上前一步,扶起陈埜先,“好,陈将军能够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本帅代表老百姓对你表示感激。”

    陈埜先归降之后,他便领得朱元璋的命令招降旧部,写下书令,发与手下旧部将。

    待陈埜先退出帐营,朱元璋的手下谋士冯国用进谏道:“陈埜先此人獐头鼠目,不可轻信。”朱元璋的城府之深,岂是属下能够洞悉的,他自有自己打算,所以,他对冯国用的进谏默然。

    第二天,陈埜先便到朱元璋的帐内,报称他的部下已经悉数来归降。朱元璋毫不怀疑,便令其将部下召入,一一记名,仍旧由陈埜先统辖带领,陈埜先道谢出帐。

    朱元璋紧密锣鼓地命徐达等人,分几路兵马,夺下多处要塞,待攻下之后,拟进取集庆路。陈埜先毛遂自荐禀道:“承蒙元帅不杀之恩,末将不才,愿率领旧部为元帅效命,前往夺取集庆。”

    朱元璋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让陈埜先率领旧部前往集庆,冯国用又是暗中谏阻,朱元璋却是从容地说:“人各有志,陈埜先愿意跟随元军或者我们义军,由他去吧!”冯国用甚是不解,这根本有点不像朱元璋的作风,不过朱元璋的胸襟气度由此可见。

    天下大势,人才为先,若然天纵英才,不为己用,仍是枉然。向来任人唯贤,便是此番道理,朱元璋在用人上,确实有其独到之处,他不可能看不出陈埜先的伎俩,但他有自己的计谋。

    陈埜先率军去了几日后,便遣人上书禀报朱元璋,书信上陈埜先俱陈集庆地理位置,他看后淡然一笑,其笑意颇有深意,随即将书信递给李善长。

    李善长展开书信浏览一通,甚为惊讶,却是镇定自若地说:“陈埜先果然是狡猾j诈之徒,他如此想让我军匮乏灭亡。”一语道破其中玄机,而朱元璋仍旧是淡淡笑了笑,仍旧是更有深意的笑容。

    李善长正欲启口询问,朱元璋一摆手,道:“无需多言,只劳烦你与我回复陈埜先,就说按照他的部署。”李善长闭嘴,领命立即提笔遵照朱元璋的意思回复陈埜先。

    李善长写好回复书信之后,交由朱元璋阅览,朱元璋看后,鼓掌称善,同时,将回信差遣来使带回交给陈埜先复命。朱元璋另一方面做了一个具有深意的举动,他命张天佑至滁阳,邀同郭天叙部兵,助攻集庆。

    郭天叙见着张天佑,犹豫不决,张天佑却是斩钉截铁地说:“得了集庆,便可在南面称帝,而后北图中原,阁下有什么忌惮而不敢去取集庆?”

    郭天叙听后欣喜不已,当即发兵,也不会同朱元璋,竟独自与张天佑挥师东下。

    很快,郭天叙与张天佑率军来到秦淮河,元守将南台御史大夫福寿,组织军队对抗,两军对垒,福寿执着大刀,左旋右舞,势如猛狮,郭天叙只几个回合就败下阵来。

    张天佑挺枪上前战福寿,替下郭天叙,怎奈福寿武艺之高强,张天佑亦是不出几个回合,浑身是汗,拨马逃回。

    正在退回之际,倏忽前方一支人马杀出,为首一员将领,挺枪猛刺,异常勇猛,细看之下,正是那降将陈埜先。张天佑以为陈埜先是来救应的,慌忙上前招呼,谁知还未说上一句话,陈埜先长枪如同长江巨浪卷来,一枪扎进张天佑的咽喉,张天佑倒毙于马下。

    郭天叙大惊,急忙想着从一旁逃逸,刚好福寿赶来,上前一步,手起刀落,将郭天叙一刀斩为两段,结束了郭天叙想自立为王的命运。

    陈埜先与福寿两路兵马合二为一,一路斩杀郭天叙部下的残兵败将,剩下一些命大的士兵赶赴朱元璋帐营,向朱元璋通报去了。

    此时,朱元璋手底下的谋士才意识到这是朱元璋的计谋,都由衷对朱元璋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

    陈埜先斩杀郭天叙一部将士,甚是得意,追赶败兵到了一乡里,肆掠抢夺。乡里自有侠气之人,合计奉酒出来迎接陈埜先,陈埜先不知是计,当即与十余骑先行,刚走一里地,乡里人却是突然从后包抄过来,将陈埜先的一些士兵斩杀得片甲不留。

    待陈埜先闻讯赶来,乡里人早已经逃去,乡里更是空无一物。他便率众驻军在方山。

    而朱元璋借此机会,一方面收留郭天叙的败卒,一方面拟进攻方山,为郭天叙复仇,由此可以看出,朱元璋这招借名兴师,的确是计中计有计。

    此时,又接到军报,称蛮子海牙重新驱舟率数万将士,袭踞了采石矶,将欲进攻太平。朱元璋勃然大怒,便欲亲自披盔戴甲去对战蛮子海牙。

    常遇春挺身而出,拱手抱拳道:“不劳元帅亲征,容末将率领将士前去,斩杀了那厮。”

    朱元璋对于将士甚是关切,当即甚为欣慰地说:“将军此去,元将蛮子海牙那厮武艺高强,你当要小心为上。若有闪失,太平尚可保全,只是和州必定遭到沦陷,大家家眷妻儿老小就要遭殃了。”

    常遇春豪气云天地拍着胸脯道:“元帅尽管放心,末将就是丢了身家性命,也定当拿下那厮做垫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