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 >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第579部分阅读

重生之我的书记人生第579部分阅读

部长,我是李逸风,等一下子君部长要过来,你和我一起去迎接一下。”

    尽管是安排工作,但是李逸风的语气里却有一丝讨好的意味。这让党恒觉得十分享受,他是不会上李逸风这条船的。但是也不愿意得罪李逸风。得罪顶头上司是最愚笨之举,更何况,党恒心思缜密,根本就不是那种想做就做的愣头青。

    嘴中痛快的答应了一声,听到李逸风那边挂断了电话,党恒这才道:“王部长,刚刚接到李部长的电话,让我和他一起去迎接您的大驾光临。”

    王子君笑了笑道:“那我让人先送你过去,我稍等两分钟再去。”

    因为时间紧急,所以党恒不敢耽搁时间。朝楼下飞奔而去。尽管从心理上来讲,党恒很是愿意和王子君多聊些时间,但是他在南江的考察还有些时间,如果能够趁着这个机会和顶头上司拉近一些关系。他还是很乐意的。

    十分钟之后,王子君走进了南江宾馆的大门。而在他走进大厅的时候,就见李逸风带着党恒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迎了过来。

    李逸风看上去比自己离开山省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变化,除了比在安逸市当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时候稍微胖了一点,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

    在看到王子君之后,李逸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而王子君则快的朝着李逸风伸出了双手道:“老领导,欢迎您来南江检查指导工作。”

    李逸风一边和王子君握手,一边笑着道:“子君部长,指导工作可不敢当,我们这次来南江。可是来学习取经的。你是从山省走出去的领导。对于自己的娘家人,可不能藏私啊!”

    王子君对李逸风的记忆,大多是在安逸市的时候,那时候的李逸风一向冷漠,以至于两个人都成为山省省委常委的时候。因为在不同的地市,交往也不多。现在李逸风这番热情的表面,真是让王子君越认同“人具有双面性”这句话。

    两个人握手说话之间,李逸风朝党恒一指道:“王部长。这是你的老部下,就不用我给您介绍了了吧!”

    “李部长,您这句话说得不对,应该说,我们两个都是您的老部下。”王子君一边心照不宣的和党恒握手,一边笑吟吟的说道。

    虽然知道王子君这话当不得真,但是能让王子君这个一向强势的人物如此谦逊的对待自己,李逸风也心满意足了。当即对王子君笑了笑道:“子君部长,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上楼再说。”

    对于那个站在李逸风身后的人,王子君本来想要认识一下的,见李逸风不介绍,就明白这个人应该是李逸风的秘书。心里想着这个人怎么有点面熟呢。

    其实不只是王子君有想和李逸风秘书打招呼的心思,那位秘书心里也是这么想的。

    李逸风的这位秘书叫董海川,是李逸风在安逸市市长位置上选的最后一任秘书。他刚刚给李逸风当秘书的时候,王子君还是下面县里的县长。

    当时,给李逸风当秘书的时候,董海川和下面的县长县委书记喜欢称兄道弟。只不过因为王子君不是李逸风一系,因此,他和王子君的关系就很淡。

    当时,对于王子君这个比他还要年轻的县长,董海川并不服气,并且已经做好了越王子君的准备。他依稀记得,当年有个声势浩大的集中活动,口号就是比学赶帮,这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扩散一下思维,这些行走在官场中的人,有哪个不是在内心里开展了这项活动呢?比、学、赶、帮、。当然,帮,这个字是不一定能实现得了。

    那几年,董海川总是在想,只要自己能够得到李市长的赏识,过几年下去担任一任县长,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不过,让他大跌眼镜的是,几年过去,他的政治履历山河依旧,至今还是李逸风的秘书,但是王子君却早已不是当年的王子君了。应该说,这几年,他是过得比较郁闷的,每次,他都感觉某个职位摆在前面,只要自己努力地伸出手,就能牢牢地抓住。可是,无论他怎么努力,那个职位,永远都矗他的面前,离他只是一步之遥,他根本无法掌握。

    如果说,当年的王子君让他有平起平坐的傲慢,那么现在的王子君,已经让他觉得高山仰止,需仰视才见了。

    毕竟,此人已经是南江省委组织部长了,从某种角度来说,其高度已经过了李逸风。

    “你好,我是南江省委组织部的俞江伟,见到您很高兴,有什么事情,您可以随时联系我。”正当他心里苦涩的时候,那个跟在王子君身后过来的年轻人,礼貌而不失热情的对他说道。

    不管你是官员也罢,商人也好,一个角色担当久了,身上便会或多或少印上了这个角色的烙印,即使是外行,也很容易看出来的。董海川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自然也是阅人无数。虽说这年轻人的自我介绍十分朴实低调,但是董海川随即就明白了,这个人与王子君寸步不离,却又始终恰到好处的保持半身的距离,连这种小细节都处理得十分妥贴到位的人,应该就是王子君的秘书了。想到自己虽然不能结交王子君,但是能够和他的秘书结好,同样能够办一些事情,就笑着道:“我是董海川,你好。”

    两个人的小插曲,根本就不在王子君和李逸风的见面之中。坐定之后,李逸风没有说什么公事,重点回忆了在安逸市的岁月,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自己在郑东方书记的领导下,学到了不少东西。

    同时,也高度赞扬了郑东方对整个安逸市的展做出的贡献,如果不了解的人,甚至会以为他和郑东方在安逸市配合得亲密无间。

    不过这些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此时此刻李逸风这么说,无疑是想要和王子君密切一下关系。因为当年,王子君是郑东方手下的一员干将。

    两人说笑之间,酒菜已经摆上了,在王子君向李逸风敬了两杯酒之后,李逸风同样端起酒杯道:“子君部长,龙放在任何地方,它都是龙,当初你来南江的时候,还有人说你这一去,不知道是福是祸,但是在我看来,不管你去哪里,都会干得很出色的。因为环境是外因,人才是决定因素。”

    “现在,南江省的组织人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一点就让我们山省很是羡慕。眼下组织人事改革已是迫在眉睫,还请王部长对咱们山省的组织人事工作多多支持啊!”

    对李逸风的这番夸赞,王子君就觉得脸上有点烧。倒不是他觉得自己担当不起,而是这李逸风说得太露骨了。

    笑着和李逸风干了一杯酒之后,这才笑着道:“老领导,您这话真是太过奖了!南江的组织人事改革,是在叶承民书记和常委会领导下开展的,我可不敢居功自傲,那是有沽名钓誉之嫌的。但是有一点,我可以您老领导表个态,只要南江有已经得到实践验证的经验,老领导尽管拿去,我绝对不会藏私的。”

    李逸风笑了两声,就放开了这个话题。

    ps:  谢谢各位书记大人的厚意打赏!今天有会议,午觉悲催,能不能换取您手里的一张月票?期待兄弟们支持的掌声!

    第一三八零章 脸皮厚能吃肉

    这几天,姚中则家里一直高朋满座,下面地市的领导,赶着往省里跑,络绎不绝。街头巷尾,开始有市民们调侃,这几天,随时都可以在大街上见到这些一方领导们的车,以至于省委院内都出现了交通拥堵。

    官场里讲究谋定而后动,组织人事改革在即,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坐得住啊!南江如此,外省也是不甘落后。

    李逸风这次之所以带队来南江考察,是因为前些时候在京里开会的时候,听一位老领导谈到这件事情。老领导郑重其事的指出,任何工作都要与时俱进,以展的眼光看问题,干工作,要有创新工作思路的勇气,对于存在的局限性问题,就得动辄得咎,逢错必纠。

    尽管这位老领导已经离开了领导岗位,但是对很多事情都清楚的很。领会了老领导的意思之后,李逸风开始考虑,怎么才能在这方面做出点成绩来呢?

    民间流行一种说法,什么都不会,就去当官,坐那儿指挥就行了。好像当官是不需要水平不需要智慧的。在李逸风看来,这句话纯粹就是谬误。

    当官是所有职业中最难的一件事。能够在官场获得成功的人,全都是精英的精英,是极少数的极少数,除了高智商,还必须具备高情商,二者不可或缺,甚至后者为重要。如果哪个人认为别人都是傻瓜,只有自己精明,肯定会吃大亏的。怎么才能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呢?

    李逸风苦思冥想之后,想出了这样一个举措:组织一次学习考察活动,以此向王子君借势。也许王子君也希望能够有同伴跟着他走,现在听到王子君答应,心思才算放下来了。

    两人又交流了一些关于干部选拔、公务员招录。以及基层支部建设之类的话题之后,越显得投机了。把一瓶酒喝完之后,才依依不舍的分开了。

    因为已经约好,所以从第二天起,王子君就开始重点陪着山省的交流团进行学习。这次从山省来的干部,有一半以上都是王子君认识的。再次见面,倒也显得热闹。

    “这是我们南江公务员考试的流程图,虽说还有一些小的漏洞不好堵上,但是我们已经开始逐步进行完善了。”王子君陪着李逸风走到流程图的旁边,轻声地向李逸风介绍道。

    李逸风看着流程图,不断地点头,他工作多年,有太多的工作经验了,此时大概看了几眼。就已经明白这个流程很是严密,对防弊在学习考试中的作弊,应该是有效果的。

    虽然李逸风也知道这里面有些漏洞,但是他还是不得不承认,如果在山省第一次举行这种招考,恐怕还达不到这个水平。

    “嘟嘟嘟”

    就在一行人说得起劲的时候,跟在王子君身后的俞江伟拿起了手机,看了一眼来电号码。就接通了电话。不过在挂了电话之后,他的神色就变得有些不自然起来。

    轻轻的来到正在和李逸风说话的王子君身前。俞江伟轻声道:“王部长,刚刚房秘书长打来电话,说姚书记正在赶过来,要和李部长见面。”

    王子君轻轻的点了点头,表面上不动声色,但是内心里却在猜测姚中则想要干什么。随着组织人事工作的开展。姚中则对组织部的工作已经关心,他现在突然跳出来想要干什么?

    心中虽然各种念头闪动,但是王子君在表面上还是笑容满面的对李逸风道:“李部长,刚刚姚书记打来电话,等一下他就过来。欢迎李部长莅临南江。”

    李逸风来南江的时候,已经对南江的主要领导有了不少的了解。他知道姚中则是主抓组织的副书记,在工作中和王子君有不少的不同意见。也正是因为这些,李逸风觉得自己来到南江,很有可能不会和这位姚书记见面,却没有想到他竟然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他来这里干什么?李逸风心里想着,看向王子君的神色就有一丝异样。

    但是很可惜,在他的目光下,王子君神色平静,波澜未惊,像是什么都未曾生似的。

    不过他并不准备参与到这种事情中来,他这次来南江,主要是为了学习交流,可不愿意掺和南江的内部矛盾。毕竟这种事情是出了名的吃力不讨好,他可不愿意自己被人说成是二傻。

    十分钟之后,一脸笑容的姚中则就来到了李逸风的面前,他满脸春风的朝李逸风道:“李部长,欢迎您来到我们南江,前段时间有些忙,对您的到来有点怠慢啦!”

    李逸风和姚中则并没有太深的交情,一边和姚中则握手,一边笑着道:“姚书记,我们这次过来,打搅您啦。”

    “哈哈哈,李部长,这儿没外人,你来到南江,我理应好生接待,不然,廖书记那里不好交待啊!”姚中则的小玩笑,让房间里的气氛轻松多了。

    李逸风和姚中则客套了两句之后,姚中则就陪着李逸风等人参观起来。他虽然和王子君一直有说有笑,但是却已经在不动声色之中,却已经把主人的位置给占据了。

    王子君站在姚中则的身后,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容。对于姚中则的喧宾夺主,王子君心里有点不快,但是姚中则毕竟是省委主抓组织副书记,由他出面似乎也是正常的。

    更何况,当着外人的面,做到顾全大局也是必须的。

    对于姚中则的到来,王子君原本以为姚中则只是表示一下,没想到姚中则一直陪着李逸风吃过晚饭,才回了家。

    王子君的车走到半路的时候,接到了李逸风的电话:“子君部长,前一段我去上面开会,上级领导对于目前南江正在进行的组织人事改革十分重视啊!”

    李逸风虽然好似在叙述一件事情,但是王子君哪里不明白李逸风这话的意思,他笑了笑道:“李部长,您初次来南江,我作为地主,咱们明天一定要好好地聊一聊。”

    “哈哈哈,老弟你有心,那我就不客气啦!”李逸风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才挂断了电话。

    王子君坐在车内,神情不断地变换着,有时候,就是这样,果子熟啦,总是会有人想要吃上一口!

    早晨七点的时候,王子君接到了林泽远亲自打来的电话。随着林泽远的地位越来越高,这种电话的次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一种增多的趋势。

    林泽远打电话除了聊一些生活上的事情,更多的却是在很多事情上和王子君交流意见。王子君对于林泽远“不耻下问”的探讨并不排斥,很多时候,他都直言不讳,将一些前世中最正确的做法,在无形之中灌输给林泽远。

    今天的林泽远在电话里有些兴奋,因为前些日子他按照王子君的提议做出的一个决定,此时已经让他收到了丰硕的成果。而这种成果让他更进一步的树立了高瞻远瞩的威望。

    把那件事情的详细情况和王子君交流了一番之后,林泽远就笑着道:“子君,你们南江的人事体制改革做的不错,现在有不少领导都在关注你们南江的改革,把南江当成试点,这既是对你的考验,也是对你的认可,你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哟。过些时间,将会有一批同志去你们南江进行具体考核。”

    王子君笑着点头称是,又和林泽远聊了几件事情之后,才挂断了电话。

    虽然林泽远说一批同志,但是林泽远所指,可不是普通人。他们过来,应该是带着意图来的。自己能提前得到消息,王子君相信姚中则同样有他的消息渠道,此时他应该也知道了。

    早上刚到单位,迟桦逐就神情激动的来到了他的办公室,将一份重要的内部杂志放在了王子君的桌子上。

    “王部长,有些人是越来越不要脸面了!这明摆着就是沽名钓誉之举嘛。”看到王子君接过杂志,迟桦逐气恘恘的说道。

    王子君扫了一眼杂志上的内容,是一篇就组织人事改革而表议论的文章。这篇文章被放在了杂志的头条,可见其分量。

    而迟桦逐之所以这么激动,是因为这是省委副书记姚中则的一篇署名文章。内容详尽地陈述了南江人事改革的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和出现的问题分析。

    如果单纯的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姚中则这篇文章也是中规中矩,很是不错。但是他里面的大部分论证,都是从南江的人事体制改革过程中挑选出来的,这样一来,就显得姚中则在这些事情的实施过程中起到了主要的推动作用。

    迟桦逐之所以生气,就是因为他觉得姚中则将本不该属于他的东西,强行安到了自己身上。别人不清楚,但是他迟桦逐可是太知道了,王部长在为推行这些改革中所作出的努力。

    王子君看了这些,也有些生气,但是他昨天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虽然对于姚中则这种有些不要脸面的行为很是生气,但是他和姚中则所处的位置,已经让他难以过多的职责姚中则。

    毕竟姚中则是省委主抓组织的副书记,不但排名在他前面,而且在组织人事的问题上,同样有言权。更何况任何的事情,不论是你自己的功劳也好,还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也好,从个人的角度来说,都是集体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