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官心计 > 官心计-第189部分

官心计-第189部分

    回林海,一方面由于驻京办内部有人与金蛇帮的人有染,我估计,你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跟秦书记见面,是么?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后者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罢?”

    “呃——”郑远山微微一怔,他想不到周东平竟然如此直白地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桌面上。

    这样一来,郑远山真的有点措手不及了。

    不过,郑远山的修为比周东平可是强多了,他心里翻腾如浪,脸上却波澜不惊,看不出任何的心理波动,他微微一笑,缓缓言道:“周处,您刚才说的话,似乎少说了一层意思,那就是:你在怀疑我对韦省长的一片忠诚!难道我说错了么?”

    周东平微微一怔,没想到这郑远山竟然会说出如此的言语,这样的话语,简直太直接也太有战斗性了。

    郑远山这所以敢对周东平这么说话,原因很简单:你周东平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省长秘书,是正处级,而我郑远山则是正厅级,你狐假虎威,当着韦省长的面,竟然问出了这样的问题,用心太险恶了,你这是想把我郑远山逼入绝境啊!如果再不回击你一下的话,你小子貌似会越来越强横啊!

    周东平的心里,一下子有些蔫巴的感觉,毕竟,郑远山无论怎么说也比他高了一级,论职务,论年龄,论资历,都比他高得多,当年,郑远山担任林海驻京办主任的时候,他周东平似乎还在林海日报当记者。他只不过近几年靠着韦国标的关系才快速地在林海的官场上声名鹊起罢了。这样的人,大凡有骨气的领导干部都不会看得起。

    然而,周东平似乎并没有被韦国标的话难倒,微微一笑,道:“郑主任,我当然不敢怀疑您对韦省长的忠诚,您太敏感了,呵呵,请喝茶。”

    郑远山淡淡地一笑,抓住周东平的话及时作出了反击:“东平同志,我们都是领导干部,相信你应该知道领导干部之间最忌讳的是什么,那就是在共同的领导面前说出对方的缺陷!这叫落井下石!”

    是的,郑远山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官场大忌!不论是哪一级的领导干部,或许他本人就是落井下石之人,但是,几乎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不喜欢落井下石的下属!

    郑远山的这句话,对于周东平而言是致命的,就看周东平如何回复了。

    是的,周东平这次有点懵,郑远山的话,真的给他来了一记猛烈的措手不及!他没想到郑远山把话说得如此理直气壮!

    不过,周东平哪肯在韦国标的面前向郑远山服软呢?他故作轻松地一笑,道:“郑主任,韦省长是我们的领导,当着自己领导的面,我们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难道有什么错误么?当然,如果您发现我哪里有错误的话,也可以当着韦省长的面说出来。我们党员干部,就应该有一种自揭疮疤的勇气,有一种赤诚相见的气魄啊!”

    韦国标暗叫不好,这周东平有韦国标的撑腰,竟然跟俺郑远山辩论起来了,他马的,真是狗仗人势啊!省长家里的狗,竟然也如此的牛皮哄哄!

    在这样的境况下,不反击,肯定是不行的,尽管是斗嘴,但也必须得争一时之短长,就看谁能争到最后了。

    于是,郑远山对周东平说道:“东平同志,我很高兴今日当着韦省长的面,我们两个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交锋,这样的交锋,我已经好久没有感受过了。请坐好,别着急,请听我说。”

    第820章 又是厉中河

    说着,郑远山端起茶杯,喝了一小口茶,云淡风轻地说道:“东平同志,我注意到您刚才说了不少的话,其中,您说得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韦省长是我们的领导!我没有说错吧?相信你不敢否认!在我看来,对于领导的尊重,并非时时处处都要挂在嘴边,而应该牢牢地刻在心里!天天挂在嘴边说领导好的人,未必是真心对领导的敬仰!相反,也许此人真的是别有用心啊!我郑远山这么多年来,一直担任着林海驻京办主任,我从未说过韦省长是我们的领导这样的话,但是,我可以问心无愧地说一句:韦省长交给我的工作,我百分之百地执行,而且能够很好地完成,我相信我的执行力是超强的!在今年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韦省长说了一句话:只有具备了极强的执行力,才是一名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能力!省长的这句话,用意很清楚,相信您不难明白!”

    “啊——”周东平嘴巴大大地张着,一时间有些语塞。

    是的,周东平十分敬佩郑远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对郑远山的这一番话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郑远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柄柄锋利闪亮的尖刀,毫不留情地插向了周东平的身心各处。

    郑远山的脸上,掠过一打不易察觉的笑意,东平同志啊,论嘴皮子,你太嫩了!

    韦国标见郑远山与周东平竟然起了争执,微微一笑,道:“东平,远山同志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么多年了,我是清楚的,说实话,我是很欣慰远山同志的脾气的,不服谁,只服理。”

    郑远山微微一怔,暗叫不好,这韦国标是话里有话啊,刚才这句话,真的是玄机很深!细细咀嚼一下吧,太有嚼头了。在这官场之上,哪有一个“理”字可讲啊!

    是的,官场之上,没有对错,没有是非,不分有理与没理,有很多时候,对就是错,错就是对,是即非,非即是,有理就是没理,没理反倒有理,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官场玄机啊!说得简单一些,官场之最玄妙的一点:就是寻求一种平衡!如果你具备了平衡的能力,你便具备了当官的能力!再往大里说:如果你具备了平衡一切的能力,你便具备了掌控新时代江山的能力!

    事实上,韦国标这句话,已经表明了自己对郑远山的不满,他向郑远山传递了这么一层意思:远山同志,你不想成为我韦国标的人!你明着是反击周东平,实际上却是在向我这个省长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是的,郑远山到现在为止,必须要表明自己的态度!无论他站在哪一个立场之上,他必须要有一个最基本的态度。

    想到这里,郑远山道:“韦省长,远山是一个情商很低的人,但远山自信自己的智商绝对低不了!远山只有一个理想:努力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不让领导因为自己分管的事而操心!这些年来,韦省长您对驻京办的工作,倾注了很多心血,远山不愿表露出来,只能深深的记在心里!刚才,东平同志对我的质问,或者说是刁难,我真的有些激动,跟东平同志进行了一场思想交锋,我相信,在韦省长您的心里,对于远山还是有一个公正的评价的。”

    说这话时,郑远山异常的坦诚。

    韦国标似乎也有点措手不及。他本以为自己对郑远山说一句“不服谁,只服理”的话之后郑远山会有很大的心灵触动,没想到他竟然从容对答,不愧是在北京励练了这么多年啊!

    “远山同志,我知道你对鸡鸣县的情况很熟悉。”韦国标道。

    郑远山一怔,又是一次措手不及,天啊,这韦省长简直是步步深入啊,真不知道他的真正意图究竟是什么。

    yuedu_text_c();

    来不及多想,郑远山点点头,道:“韦省长,您说得没错,我对鸡鸣县还真是很熟的,因为我的干爸就在鸡鸣县。”

    郑远山毫不掩饰自己的傅老之间的关系。因为这已是路人皆知的事。他能主动说出这句话,意在让韦国标相信他。

    韦国标的脸上现出了一抹笑意,显然对郑远山的回答很是满意。

    轻轻转过头来,看了一眼周东平,韦国标道:“东平,你先出去一下,我有点事要和远山同志单独聊聊。”

    周东平稍稍一怔,心里泛起一种不太舒服的感觉。不过,主子在令,他安敢不从?放下茶杯,站起身来,下到一楼大厅里静静地等着。

    韦国标压低声音道:“你还有个干侄子,名叫厉中河,是么?”

    郑远山的脸上微微闪过一抹诧异,在此之前,他并不知道韦国标已于昨日下午和厉中河进行了谈话。

    “省长,厉中河是鸡鸣县清河镇的代镇长,今年二十三岁。”郑远山很是认真地说道。

    顿了顿,郑远山又问道:“难道您也知道他?”

    韦国标点了点头,道:“我想给厉中河增加一点担子。”

    “呃——”郑远山微微一怔,想不到韦国标竟然说出这样的话,他竟然要重用一个小小的清河镇代镇长!

    再一想,郑远山似乎明白了韦国标的用意:重用厉中河,拉近与傅老之间的关系,与傅老联手,对抗秦德来!

    哎,这位韦省长,构思十分巧妙啊!郑远山不住地叹息着,他知道,自己一直以来坚守着的中立原则,越来越难以在林海官场上行得通了,同时,他也知道自己已经逐渐的陷入了秦德来和韦国标的矛盾争斗的漩涡里了。这场高超的官场博弈,他无法逃避!不但他无法逃避,他的干爸爸傅老,似乎也无力逃避!

    情不自禁之中,郑远山决定近期回一趟鸡鸣县,与干爸好好聊聊这个问题,相信干爸在这个问题上一定有他独特的见解!干爸活了七十多岁,斗争经验丰富,相信他现在已经对此事已经是洞若观火了……

    第821章 保持中立何其难

    当韦国标向郑远山提起“厉中河”这三个字的时候,郑远山心里隐隐有一丝震惊,同时又感觉到很好笑,他的脑子里,又一次浮现出了厉中河的形象来,这个小年轻,还真能扑腾啊,仅仅是这么短的时间,他竟然得到了韦国标省长的青睐!

    同时,郑远山的心里隐隐有一丝担忧,为厉中河担忧。他这几个月以来虽说与厉中河通过话,但他们之间对于官场之事似乎并没有过多的谈起。刚才听韦国标的口气,厉中河似乎并没有与韦国标完全站在一起,韦国标似乎依然在争取厉中河!韦国标想让我郑远山再给厉中河添把火,看来,他对厉中河实在是志在必得啊!就是不知道厉中河的真正态度到底是什么。

    韦国标轻轻一拍郑远山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远山,你比我小九岁,在林海的干部队伍里,也算得上年轻化了,而且,你担任正厅已经六年了吧,嗯,如果在林海范围内调整一批干部,你应该是首当其冲的。我相信你能很好地把握好自己!”

    郑远山一听韦国标的话,心里隐隐泛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波澜,饶是他修为深厚,此刻也禁不住被韦国标的话所感染了。

    看着郑远山的眼睛里涌动着一丝丝激动的光泽,韦国标道:“远山同志,你在驻京办已经六年了,从组织原则上来看,是应该调整一下了。”

    “呃——”郑远山的心里咯噔一下,看来,这韦国标在一点一点地给他的心理上施加一种叫做“心理强心剂”的东西。他的耳朵,一下子直了起来,他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儿。

    是啊,韦国标在驻京办已经干了六年整,六年了,是应该提一下了。

    韦国标道:“我想让你到海中市去主持工作!”

    “海——中——市——”郑远山有些愣住了。

    当然,郑远山的脸上是愣住了,心里却激动起来了,这韦省长竟然让我去海中市?那么,他想让我担任市委书记呢还是市长?

    在郑远山看来,海中市是林海省最大的城市,是仅次于林中市的发达城市,不管是市委书记还是市长,这样的职务都是十分诱人的,近十年来,海中市的党政领导都已经提拔进省里得到了重用。尤其是当今的林海省副省长林凤翔,五年前还是海中市委书记啊!

    不管郑远山是如何的兴奋,他接下来所要做的事,就是要表态了,韦国标给了他这么一个承诺,抑或是向他投来一枚诱人的橄榄枝,他必须得表态了。

    可是,郑远山心中又有一丝丝疑虑:一旦表态,势必会成为韦国标的人啊!一旦成为韦国标的人,以后就得听他的!这也意味着与现任省委书记秦德来对着干!

    然而,此刻对于郑远山而言是没有过多的考虑时间的,他镇定的看着韦国标,道:“韦省长,我感谢您对我的信任,不管到了哪个岗位,我一定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

    韦国标的眼睛里,一抹不悦之色悄然而逝。

    yuedu_text_c();

    是的,韦国标对于郑远山的回答是不甚满意的,至少,郑远山面对海中市委书记或者是市长的职务,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激|情与感动来,他所说的话,似乎太有点工作化的色彩了!没有夹杂任何的私人感情,他的字里行间似乎并没有表现出对韦国标的感恩戴德!

    韦国标暗暗惊服郑远山的心性,他没想到郑远山面对新的职务竟然还能保持着一贯的中立立场!不由得有些暗暗失落。

    ……

    终于,韦国标结束了与郑远山的谈话。

    郑远山缓步走出了茶馆,消失在韦国标的视线里。

    韦国标看着郑远山的背影,良久没有移步。

    ……

    却说郑远山离开了悦来茶馆后,并没有直接朝着秦德来所在的西郊宾馆后花园,而是径直回自己家里探望母亲。

    然而,郑远山并没有直接上楼,而是从楼的后门探望一下母亲,他的母亲此刻并不在家里,而是在回山西老家去了,他进了楼之后,直接换了一身衣服,从后门缓步而出,招了一辆出租车,朝着西郊而去。

    郑远山的保密工作的确做得很到位。他的车子就停在家门口,而马路对面,一辆黑色的轿车里,正有两双眼睛在盯着他的车子。这两双眼睛相信,车在人在,车走人走,只要盯着他的车子,相信不会有什么差错。可惜,他们想错了,他们太低估郑远山的警觉性了。

    却说郑远山于六点半的时候来到了西郊宾馆后花园。说是后花园,其实是一座绿水潺潺、林木茂盛的小山。小山的下面,是一片碧绿的湖水,长一千五百米,宽一千三百米。

    当郑远山到了湖边的时候,他的心绪突然之间豁然开朗。在刚刚过去的一个小时时间里,在刚刚结束的与韦国标谈话的时间里,他的心情是极度沉闷的,犹如无穷的乌云笼罩。此刻,望着东方即将升起的朝阳,望着眼前映照着蓝天白云的碧蓝湖水,他的心情猛然之间好转了,他觉得自己刚才真的是心绪大乱,他觉得自己的修为真的欠缺了些火候。

    然而,再想想即将与省委书记秦德来见面的事,郑远山的心里竟然再度泛起了阴云,秦德来与韦国标似乎抱着同样的目的啊,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应对秦德来呢?

    哎,官场之事,真的让人目不暇接、雾里看花啊!

    正当郑远山感叹的时候,他的手机响了起来。看看来电显示,乐了,居然是厉中河打来的,遂毫不犹豫地按下了接听键。

    “远山叔,嘿嘿嘿……”电话那头,传来了厉中河坏坏的笑声。

    郑远山一怔,道:“中河,你小子在哪里?好久没有请我喝酒了。”

    “三叔啊,我现在在你对面的小船里。”厉中河嘿嘿笑道。

    郑远山又是一怔,赶紧抬头望去,只见一叶轻舟已经缓缓而来,站在舟头的,一个身材清瘦的小伙子正在朝他嘿嘿直乐,不是厉中河又是谁……

    第822章 又要比武?

    瞬间,郑远山明白了一个事实:厉中河已经非常坚定地跟秦德来站在了一起!

    再往深里想,郑远山便明白了另一个事实:韦国标对于厉中河的拉拢,纯粹是徒劳的!

    郑远山太清楚厉中河的为人了,厉中河这小子做任何事从来都不按常规出牌的啊,没想到就连堂堂的韦国标省长都摸不准他的脉!

    微微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郑远山意味深长地笑道:“你小子,适合去演《无间道》,天生的好演员。”

    厉中河笑道:“我们其实都应该成为《无间道》里的优秀演员。”

    郑远山笑容一敛,正色道:“秦书记现在在哪里?”

    厉中河拿出一支软中华,在自己嘴里燃着的香烟上对着了火,然后弹向了郑远山。

    郑远山身子一猫,嘴一张,直接将香烟含在了嘴里,一气呵成,显得异常的飘逸,没有任何一点的牵强。

    厉中河不无惊诧地道:“几个月不见,三叔的功夫又精进了几分。”

    之所以称郑远山为“三叔”,是因为郑远山比傅老的两个儿子傅一斌、傅一鸣小几岁,而郑远山又是傅老的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