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律政风流 > 律政风流-第32部分

律政风流-第32部分

    中发现问题的,雷鸣知道,在仙湖,最大的罪犯是谁。

    吃过饭,又无言地抽了半包烟,雷鸣站起来要离开,马一英说:“这就走?”

    雷鸣说:“我要到市里办事,你们划了那么多土地,要尽早转移,钱也别留在身上,这世道,太乱了”。

    雷鸣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到一个星期,马全被刑拘,不过他所划的土地大部分已经转让给“别人”,搜查中也只得到几万元钱。

    马全涉及的案件极多,但这家伙什么也不说,随便办案人员怎么说,他都是那个呆呆的样子,象哑巴一样。

    马全不请律师,雷鸣也没有毛遂自荐,案件侦查两年多以后才开庭,马全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决10年,他服刑几年后,在监狱中病死了。

    其实很多重大案件在侦破中都指向马全,不过他是零口供,不能认定,只能按“疑罪从无”处理,当然这是后话了。

    雷鸣被公安人员多次询问,说枪案中那个报料的人是不是马全,雷鸣实话说不能确定,而寄存在马齐家的10万元钱也没有被人领取,被公安人员提走了。多年以后,雷鸣碰到一个声学方面的专家,那专家说,人的音频是相对固定的,如果用异物影响声带则可以改变音频。

    雷鸣所知道的是,马全涉嫌多起强jian案、盗窃案、故意伤害案,甚至有三起杀人案。要是所有的犯罪事实都能认定的话,马全可能要被判决好几次死刑。

    马全被捕后,张彩凤又和丈夫和好了。很多问题无形中得到解决,但开发区又碰到了很多新问题。

    按照开发区与仙湖村的协议以及仙湖村委的决议,马全转让出去的地块使用权是有效的,但现在马全进去了,买受人无法办理用地手续,又找到开发区了。

    雷鸣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真要办下去,涉及的事情太多,这是雷鸣最不愿意看到的,况且领导的意思也不明确;要不办,当事人又天天来闹事,他只能拖,他的借口是当事人不到场,没办法确定土地出让是否真实,到了后来,他干脆叫当事人到县国土局去办。

    马全进了监狱,各种各样的人物终于熬出头了,马一英也招架不住,就连队江英砂场也被附近村民堵路了。

    马一英只能出手,第一炮就是把封路的几个村民打了,接着暗中指使村民把开发区办公楼工地占领了。

    第一二四章 冷闹事(三江推中,求援)

    (努力码字,求支持!)

    占领开发区办公楼工地的村民们并不闹事,而是到里面干活去了。~~~~

    开发区办公楼名义上说是动工了,其实主体工程还在招标中,动工也只是做个样子,准备开标的时候,马家村的人出手了,几十个人为到工地上,为开发区挖沟建围墙。

    他们是这样对指挥部说的:“我们是失地农民,土地都被你们征了,政府既然有工程做,我们也要做工,不然就没有伙食费了。”

    指挥部的人怎么劝说也没用,这些人每天来两次,按时上下班,工没做多少,但就是天天来。

    这种冷闹事是最难处理的。

    黄三也头痛,马全被抓了,村民们多少有点怀疑是指挥部搞的鬼,村民们的作为是很过份,但也不能说他们违法。

    雷鸣也和黄三一起到现场做群众工作,但村民们都笑脸相迎,不打人也不骂人,不起哄也不闹事,还请干部们抽烟喝水,做群众工作就象拳头打在棉花上,根本用不上力气。

    工作人员问是谁牵头的,没一个人正面回答,都说是自己来的。雷鸣对他们也吹胡子瞪眼,但村民们一点也不恼。

    其实外人都不太清楚的是,马全在长期在村里欺男霸女,早就有人想要他的命,但没人能斗得过他,而且他办事很隐秘,受害人不敢言语,所以其兽行不为外人所知道。所以马全被抓后,很多人是很高兴的。

    派出所把村抓进来,但只能关一会,一放出去,他们又去工地了。

    大楼招标工作很受影响,部分投标单位加大20%的预算,说是应付不可预见发生的费用需要。有的正规一点的建设单位干脆不参加投标。

    与此同时,马一英通过挂靠市二建公司,来参加投标。所有这些事情,马一英有和雷鸣全盘商量,但他经常就个别问题进行单项咨询。

    雷鸣也管不了那么多,他明知道是马一英捣鬼,但还是不想出手,因为马一英有他的想法和理由,大不了负责任,也不需要负多大责任。

    关键是在开标的时候,中标的并不是市二建,也就是马一英所挂靠的单位没有中标,而是池州地区建安公司中标。

    yuedu_text_c();

    标的不高,不到一千万元。但明眼人都知道,谁拿下这个工程,就意味着可以挤进开发区的建设施工单位,会有很多的项目可以参加。

    村民们把道路堵住,还把前期已经做得差不多的道路工程也占领了。李为民亲自带队,抓了一部分村民,但更多的村民又来了,老人小孩都上阵,根本没法控制。

    黄三坐在开发区刚刚买的三凌越野车上,一个劲地抽烟,雷鸣坐在他旁边,也一言不发。所有的调查结论都推测是马一英是主谋,但这家伙每天都在加油站值班,根本不去现场,也没打过电话找村民。

    黄三知道,如果不妥协,这事没法办下去。这事要妥协,雷鸣是最好的传声筒。

    而雷鸣则想:无论你们怎么做,这事我是不出头了。

    黄三悠悠地说:“池州建安是李书记的关系”。

    雷鸣“哦”地一声,也没什么下文。

    江宁二安的领导也做了马一英的工作,但这家伙根本就是油盐不进,根本没听对方讲到三句话。马一英找的项目经理是他妻子的表哥,也是没办法做工作的主。领导找他说多了,他就说:“我没有中标,也没闹事,找我有什么用?”

    雷鸣则盘算着怎么处理好女人的事。

    欧小楠来信了,说她在南朝鲜很好,不用挂念她,因为她还要修医院管理的知识,可能要在国外两年才回来。雷鸣给她复信了,写了满10页。雷鸣发现他对欧小楠是极度依恋的。

    杜兰也回来了,从8月开始就回来正常上班了,雷鸣三天两头去和她约会,因为她父母都在纳怀实业上班,雷鸣还经常把车停在东湖御景,然后走路去她家,偷偷在她那过夜。

    雷鸣约传经的地方很多,但他最喜欢和杜兰在她家约会,反正感觉就是不一样,很刺激。

    雷鸣也经常自责,对待两个女人,他就有不同的心态,对杜兰这个未婚的,他就象偷情,偷偷摸摸地,而且还觉得在她家**才刺激,其实那房子是自己出钱买的,自己也应该算半个主人;而对欧小楠这个法律上的有夫之妇,雷鸣则明目张胆,基本上没有回避过,生活上也遵守规距,就好象自己的老婆一样,一点不在意别人说什么,他买下东湖御景,连家人也不告诉,也没有告诉杜兰,就是为欧小楠买的。

    心境决定一切,雷鸣心里认定杜兰只是情人,所以她上不了台面;他认定欧小楠是妻子,所以雷鸣把她放在妻子的位子上看待。

    雷鸣也认为自己在这方面很无耻。

    黄三见雷鸣半天不作声,也不再说什么,叫司机开车回去。

    指挥部要求中标单位和村民们谈判,但施工方不愿意谈判,而是要求业主提供协议上规定的条件,三方都僵持在一起。

    黄国胜、黄三、苏桂林、马若汉和雷鸣集中开小会研究情况,雷鸣也是一言不发,坚决不再搅到这种事情中去。

    黄三也知道,雷鸣的名单被米建国从开发区管委拟调进的人员名单中删除后,雷鸣对他乃至整个开发区就心灰意冷了。但村民闹事的幕后是马一英,雷鸣是马一英的救命恩人,在这件事情上,雷鸣有可能参与,也可能没有参与,但总的说来,如果雷鸣出手,事情绝对能解决。

    而雷鸣可没有这么想,他只不过不想惹事。

    在又一次强制劝离村民无效后,黄三再一次叫雷鸣到办公室,这时已经是快下班了。

    黄三为雷鸣倒了一杯茶,雷鸣就知道没好事。

    黄三说:“开发区管委会还有几个编制,你调过来吧,你要是还有什么好人选,也可以调一两个过来”。

    又说:“过来了,就能专心办事情了”。

    雷鸣知道黄三误会了,有点气愤,说:“三哥,村民闹事的事,我真的没掺和,你不信拉倒”。

    黄三说:“那是你乱想了,我没说你参与。”

    雷鸣说:“我还是回单位上班吧,在这害你们碍手碍脚的。其实我对来开发区是无所谓,要不是你在这当头,我根本不会打那个调动报告”。

    黄三知道雷鸣清白了,就说:“还有谁需要安排,帮你调一个”。

    雷鸣想到简心,但他很快否决了,他不想招惹更多的女人,而且调人进来,就欠黄三人情太多了。

    “我真的没什么人需要照顾了,不过,我认为把一些附属工程让给村民们做也无妨,村民这样玩下去,可能会出事”。

    yuedu_text_c();

    晚上魏真铭叫雷鸣打麻将,雷鸣灵感突现,叫魏真铭试联系池州建安转包仙湖开发区项目,没想对方和魏真铭是老乡老朋友,一口就答应了,连转让费也只收10%,比贯例的20%以上少了一半。而马一英听说是魏真铭来承包,也叫村民们撤出来了,只让村民们做一些附属工作,而魏真铭也很大方,所有附属工程都分包给村民们做。

    魏真铭给村民们做附属工程,但结算还得由他来做,因为他根本不想要现金,而是想要土地。他是矿王魏东方派来在省城打前站的,他的任务就是花钱,做项目,找长线的投资项目。

    转包在法律上是不允许的,但建筑公司内部的转让则无可厚非,反正路子多的是。

    魏真铭资金和技术力量都雄厚,工程进度很快,但县主要领导却很不满意。

    第一二五章 大项目

    随着项目引进工作的陆续展开,雷鸣也慢慢适应了开发区的办事风格。

    所谓开发区,肯定有一些试验的形式。凡是碰到解决不了问题的,就请示领导,要求特事特办,往往能把事情办下来。比如仙湖村养老院的房子被拆除,村里要求政府除了要正常补偿以外,还要求政府安置几位老人,经过县领导协调,这几位本来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五保户住进了县福利院。

    一些边缘项目也通过各种形式进入了开发区,魏真铭一直念念不忘的生猪屠宰场在开发区管委支持下,正式开始建设,而且还享受最优惠的政策,市菜篮子工程指挥部还拨款100万元以支持项目。这个项目当初是想放到纳怀村西院的,但雷鸣不同意,也为魏真铭找了不少地方,都不能正式落户,只好一直租用一个旧厂区屠宰。

    李为民是不喜欢魏真铭的,原来开发区的办公楼建设投标老板是他朋友介绍来的,说好了中标会按“规距”办事,不料到他做不下去而魏真铭来摘桃子,所以李为民处处给魏真铭小鞋穿。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魏真铭通过他在省矿产厅煤矿开采管理处任处长的表哥李生达出面,请李为民到江滨酒店吃了一餐饭,洗了一次桑拿,再送一个沉甸甸的、包得四四方方的硕大的“土特产”,问题就解决了,什么问题到李为民那都是一路绿灯。

    项目可以开绿灯,但征地拆迁不能明显开绿灯。第一期从仙湖村征用的土地不到2000亩很快就用完,其它项目的土地只能是需要哪一块就征用哪一块,补偿费用也随时间的推移和土块性质的不同而不断提高,出现了“老实人吃亏”的现象,各种矛盾不断显现,征地拆迁组忙得团团转,雷鸣挂了“法律助理”的空帽子,也好不到哪去-====-

    仙湖村还要求在征地补偿费用中增加一项费用,就是“后期发展费”。这份报告送到了黄三的案头,黄三批示由雷鸣办理。

    雷鸣最担心黄三这样批示,因为雷鸣只是一个小科员,而黄三是副处级领导,按理说中间还应该的科级领导把关的,黄三这么一来,指挥部其他人对雷鸣都另眼相看,也不会在办这种事的时候去帮助雷鸣,让雷鸣很难做人。

    但黄三已经批示了,雷鸣又能怎么办?只能照办不误。

    国家文件规定,征地补偿费用中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的总和,压根就没有“后期发展费”这一项,但村委说地还是有一些道理,这是一个在一家媒体当记者的仙湖村人出的主意。

    雷鸣征求了国土局的意见,国土局也说不出理由。雷鸣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拟了一份正式的答复函。

    答复函称农村已经划定了三产用地,这就是后期扶持的措施,此外开发区还优先让村里购置国有土地,这也是后期扶持措施之一。况且从国家政策上来说,根本就没有“后期发展费”的说法。

    事情很快就平息下去,但雷鸣也得罪了那个媒体记者。

    江英砂场也被归到开发区企业名下,各种税费少了不少。因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还是太少,指挥部乃至整个武县的干部都被要求要做招商工作,还制定了奖励办法,而指挥部人员和开发区管委人员都落实了具体的任务。

    科员级别的招商任务是50万元,雷鸣当然不把这当一回事,况且文件只说招商有奖励,没有说招商不了要惩罚的。

    但雷鸣还是四处撒网了,而且机会也来了,五哥在电话里说,广州有家混凝土搅拌公司想到江宁市发展,他介绍他们过来,要他们找雷鸣。

    江志流以前在一家建安公司当领导,90年下海经商,起初做建筑承包商,而且在香港做了不少工程,认识一些香港老板,1993年,他成立了广州江流混凝土搅拌公司,只用一年时间,就在广东开了10多家分公司,迅速成为全国行业老大。

    江志流的成功不依靠巨大的业绩,而是依靠政策。

    90年代初,国内混凝土搅拌输送技术很落后,没有厂家能生产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和泵车,所有这些车辆只能进口,而税率达100%。

    江志流找人做了申请书,把混凝土搅拌输送泵送技术往高新科技方面论证,反正国内做不了,你能说不是高新科技吗?几经周折,项目得以以高新科技立项,所有进口混凝土搅拌输送车和泵车全部免税!

    这样一来,江流公司的成本比其它公司少三分之一强,他能不发吗?

    肥得象一头猪的江志流从奔驰车上下来时,雷鸣迎上前去,自我介绍:“江总您好,我是雷鸣。”

    江志流看着嫩得象一个学生的雷鸣,有点不太相信,说:“五哥没有搞错吧?你就是雷鸣?”

    雷鸣笑道:“没搞错,我就是五哥说的雷鸣,如假包换!欢迎到江宁市考察!”

    江志流突然一拍脑袋,说:“你说我都老糊涂了,前年我们还在一起吃过饭,我真是健忘!

    雷鸣摸不透江志流的性格,只能征求他的意见:“我现在在江宁市郊区的武县仙湖开发区工作,江总,您看是先了解情况,还是先找地方休息?”

    yuedu_text_c();

    江志流这人很实在,要马上了解情况,雷鸣说:“我们开发区离市区中心有20公里,土地资源比较丰富,况且我和朋友还经营一个江英砂场,年产量在一百万立方左右的江砂。”

    江志流说:“我们先到砂场去看一看”。

    看过砂场,又到开发区和市区转了一圈,晚上,雷鸣请黄三、魏真铭、马一英作陪,在东湖大酒店宴请江志流一行三人。

    饭桌上,江志流说提混凝土搅拌站的事可以考虑,但会后再具体谈,然后说:“作为全国行业龙头企业,我肯定会在江宁市落户,我列的条件也是我在其它地方要求的条件,我平时很忙,只能给你们开发区10天时间,能答应这些条件,我就投资,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

    停了一会,又说:“你们要是不能满足我公司的要求,我会选择江宁市其它地方,现在江宁市就是一个大工地,我也想尽早投产”。

    话是这么说,开发区还是认真地和江志流谈判几次,最后,开发区几乎是全盘接受了江志流的条件,使混凝土搅拌站落户仙湖开发区,而江英砂场则和混凝土搅拌站结成生意伙伴,搅拌站所需要的砂石和水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