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寒士 > 第四百二十六章 度德而行

第四百二十六章 度德而行

    春秋之义,量力而举,度德而行。题目出自春秋左传隐公十一年的“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

    春秋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此部著作乃是由孔子所修。这部著作,也是每一个读书人必须要熟练掌握的。

    义,道理。量、度,都是估计衡量的意思。举、行,都是举动办事的意思。

    王麓操微微摇头,笑着拱手道:“小弟不才,且有昌言要述。”

    这反应,也太快了吧!

    胡瑜鸣面色有些尴尬,抬手道:“贤弟请讲。”

    王麓操泯然微笑,慢条斯理的起身,抬手理了理胸口的衣襟,然后一手握扇柄,一手抱拳,朝众人行礼,缓缓的道:“说起这治国良策,小弟便不由想起一位政论先贤来,此人名为崔寔,司马光曾评论其为:“汉家之法已严矣,而崔寔犹病其宽,何哉?盖衰世之君,率多柔懦,凡愚之佐,唯知姑息,是以权幸之臣有罪不坐,豪猾之民犯法不诛;仁恩所施,止于目前;奸宄得志,纪纲不立。故崔寔论,以矫一时之枉,非百世之通义也。””

    王麓操拱拱手,笑道:“后汉书中,亦有多篇崔寔传,不知诸位兄长可知此人?”

    胡瑜鸣笑道:“崔寔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职,并曾参与撰述本朝史书东观汉记。”他又笑了笑,问道:“不知王贤弟提及此人是为何事?”

    王麓操笑道:“看来,胡兄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那便由小弟来讲讲崔寔的政论吧。”

    提起了崔寔,沈康陷入沉思,往年他在图书馆工作时,也曾看过关于此人的只言片语,但是对他的深入了解,倒是到了大明以后的事情。

    崔寔的政治论点鲜明而强烈,他敢于抨击当时黑暗政治,主张革新,对于当时正在走向衰败的大汉来说,可以说是病中良药。

    然而,由于此人官位地位低微,政治论点一直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后来,因其才能出众,许多当时的权贵都想将其收入麾下作为幕僚,但崔寔依照自己的内心所愿,拒绝了这些人提供的工作机会。

    事实上,崔寔的做法按照沈康看来,也并非是清高脱俗的表现。当时的大汉已经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与其投靠某个派别某个利益集团,倒不如就以卑微的郎之身份待下去,朝野上下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能够保持精神独立,安身立命才有基本的保证。

    所以说,在沈康看来,崔寔是一个再聪明不过的人了。

    而后的崔寔也曾一路升官到了五原太守,当他刚有能力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之时,公元167年,36岁的汉桓帝刘志死了,一个叫刘宏的12岁孩子坐上了皇位,他后来被称为汉灵帝。

    刘宏是个实打实的小孩子,并非如同沈康这般的穿越者,拥有一个成熟的灵魂。

    由这样的额一个童心正浓的孩子执政,身边又没有可以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