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在英伦当贵族 > 第431章 传媒新贵

第431章 传媒新贵

国《金融时报》却以‘富豪收购纸媒的背后’为题写了一篇专题报道,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议论。

    怀旧情结?公关责任感”

    好吧,亚瑟博林是一位极富公共责任感的亿万富翁?

    听起来像是从某个报社高管最疯狂的梦境中走出的人物。不管这种想法是否是一厢情愿,随着亚瑟这个新的报业新贵走向台前,许多人都开始正视起亚瑟博林这位年轻的贵族的影响力。

    “。。。他为什么对报纸感兴趣?

    要知道,在商言商的话,报纸和出版行业在上个世纪曾经是很赚钱的行当,成就了一批大亨,如《时代》周刊的创始人亨利卢斯以及现在仍在世的默多克。

    但现在的情势很明显,做报纸根本不怎么赚钱,能不亏就不错了,甚至做新闻本身都不怎么赚钱,不论是老媒体还是新媒体。

    既然如此,买报纸就不是为了赚钱,要赚钱无需买报纸!”

    身穿着睡衣的亚瑟,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上,bbc为他的收购报纸行为做的一期专题节目,有点哭笑不得,不过,也提起了兴趣,想听听这些所谓的专家,学者们如何看待自己。

    “。。。既然从经济利益这个角度讲不通,那么,对报纸,对新闻感兴趣唯一之处可能就在于其影响力。

    毕竟报纸仍然有比较强的公信力,值得公众的信赖,虽然盈利能力日渐衰落,但其影响力尚存,在网络发达的美国也是如此,人们还很难想象如果彻底没有了报纸和报纸自己办的网站,信息的流动会是个什么样,这或许是亚瑟博林这种富豪买报纸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然,这倒未必是说他是要利用购买的报纸来宣扬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进而为自己的商业利益服务。如果这样去理解他的意图未免太过狭隘。

    实际上,拥有一份有声望,有影响力的报纸本身,而从不去干预新闻的制作,这就是一种影响力,就能提升其本身在社会中的观感和地位。”

    “。。。确实,我非常认同你的观点,以前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报纸应该成为一种非盈利机构,由基金会来运作,其存在的本身是为公众利益服务。

    如果报纸还有存在的价值,事实上在可预见的未来确实也有存在的价值,这不失为是一种存在方式。当然,鉴于亚瑟博林的经历,我们希望他能够获得成功,为报纸的发展找到一条出路。。。”

    听着这些专家,学者们对自己的正面评价,亚瑟的嘴角不由上扬,其它的先不说,自己收购二十家报纸的行为已经开始给他带来好处了。

    无论是谁,现在都需要重新掂量掂量他这个传媒新贵的分量了,拥有了话语权和舆论影响力,无疑就是拥有了一把核心武器。

    媒体的舆论作用也是不可估量的,舆论形成的过程有两个相反相成的过程。一是来源于民众自发,二是来源于有目的引导。

    媒体的力量有的时候比枪炮还要厉害,媒体的力量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