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往事 > 第三十八章 决战赤壁

第三十八章 决战赤壁

    很难用正常语言来说明这场伟大的战役。

    这场战役在三国史中占有很大一部分的戏份。赤壁大战可以说是整个三国史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了。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之前的官渡之战和后来的夷陵之战。

    这是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话归原题。自从周瑜和黄盖演了一出“苦肉计”之后。周瑜和黄盖正式合谋安排了诈降计。

    这个诈降计是由黄盖写给曹操的一封投降书。让阚泽(演义上讲的,正史上没有记载)把信送到曹操营中。

    降书上写得是:“黄盖在江东被孙氏重用,担任将帅,孙家待我不薄,可是从天下大势来看,用江东六郡的有限兵力,抗拒中原的百万大军,等于是用鸡蛋来碰石头。所以江东的将吏都认为不可以跟您交战,只有周瑜小儿固执偏见,不知道天高地厚。现在我真心实意的归顺曹公,等到两军交战之时,我愿意担任前锋,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

    曹操接到了诈降信后最初也怀疑其中有诈,但见信上说得合情合理便相信了,并与黄盖约定了受降时间和信号。

    其实这个诈降之计正史上说是黄盖最先提出的。这个计策是以黄盖假装率船队投降曹操,在奔向曹军的连船之时,用自己的船引曹军船只着火。周瑜并同意了他的计策。

    现在不管是周瑜也好,黄盖也好。整个东吴军界就等着那一天了。

    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公元208年十一月十三日是约定的投降日期。

    这天早晨。数十艘战舰装满柴草又浇上了油,蒙上布幔,插上旗帜。

    黄盖已经命令这数十艘战船一字排开,然后在他的率领下向曹操阵营进发。

    船队浩浩荡荡的驶向北岸。

    一场好戏,即将上演。

    黄盖指挥着数十艘战船前进,到达江心后升起了船帆。

    首先,曹操部队的官兵都跑了出来指指点点,准备伸长了脖子来观看黄盖来降。

    后来,曹操也出来看。曹操见状大喜,想到连黄盖这样的东吴骨干都来降,看来东吴离灭亡真的不远了。

    当距离曹军阵营还剩二里远的时候,黄盖下令十艘战船同时点火。而此时东南风强劲,火借风势,风壮火威,转眼之间着了火的大船便与曹军的船只相撞,大火瞬间连成一片。由于火烈风猛,岸上的营寨也被烧着,成了一片火海。

    而且,甘宁也带领一军,打着曹军旗号,放火烧了曹操设在乌林的粮库。顿时,水上,岸上大火连成一片。

    这时的曹军大乱。拼命奔跑,很多士兵不是被火烧死了就是落入江中淹死了。

    周瑜见曹操军营火起,便立刻率领联军向曹军发起攻击,这使曹军更加混乱,根本无力抵抗住周瑜大军的攻击,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其中,曹操在火阵中左冲右突,难以脱身,辛亏张辽驾小船及时赶到,保护曹操弃船登岸,往乌林狂奔而去。

    后来,曹操才有了“华容道”的典故。

    《演义》上讲曹操逃到了乌林。先后遇到了赵云,张飞。最后到了华容道。

    曹操让部将徐晃,张郃来拖住赵云。遇到张飞,许褚飞马上前迎战。后来张辽,徐晃也上前夹攻。

    最后,曹操走到十字路口,走小路到了华容道。

    华容道和之前两个关卡,是谁设计的?答案是诸葛亮。

    诸葛亮是从东吴回到了夏口时,调兵遣将,阻击曹军的。前两关的赵云和张飞不用说了。是诸葛亮分配给他们俩的任务。

    最后一个华容道。也是最纠人身心的最后一个关卡。该由谁来守?这让诸葛亮很头疼。

    最后还是关羽主动去问诸葛亮的。诸葛亮则是怕关羽见了曹操“念其旧恩,肯定会放了他的”。关羽这时也急了。为了立功心切就立下了军令状,诸葛亮这才派他去华容道埋伏。

    曹操过了两个关卡,最后一个“生死门”华容道能不能过去的呢?

    想必大多数读者已经知道结果了。

    关羽是放走了曹操。

    但具体是怎么放的呢?

    且说曹操等人来到了十字路口,见大路平坦。没有什么动静,小路有几处冒烟。曹操心想:这是诸葛亮使的计谋,故意在小路上烧烟,好让自己认为有埋伏,从而改走大路。

    于是,曹操就下令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