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往事 > 第三十六章 孙权的决心

第三十六章 孙权的决心

    孙权在与鲁肃的谈话之后,孙权决定明日召见诸葛亮。

    其实,诸葛亮是鲁肃推荐给孙权的。

    孙权以前也不知道诸葛亮这个人。经刘备一用。孙权才知道这位“卧龙先生”。

    《演义》上讲,次日就是孙权决定见诸葛亮的日子。

    孙权还没有来。诸葛亮已经先到了。

    在面对东吴的权贵们,诸葛亮舌战群儒,把主张投降的文官们驳得理屈词穷。

    在被诸葛亮反驳的东吴权贵们,就有张昭,虞翻,步骘,薛综,陆绩,严畯,程秉等。

    作者在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就在这时,东吴大将黄盖突然闯了进来。大声对诸葛亮说道:“先生乃当世奇才,为何不直接找主公谈论?”

    于是诸葛亮就随黄盖,鲁肃一同去见孙权。

    于是,孙权就接见了诸葛亮。

    诸葛亮见到孙权之后。

    开场白是这样的: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天下大乱以来,将军据江东据曹,刘豫州在汉水以南聚集兵马,与曹操同争天下。

    这个开场白,简要的说明了当前天下的局势和未来的走向。

    不说已经灭亡的势力。而是说孙,刘二人与曹操同征天下。

    很简要,很好的一个开场白。

    这个开场白,并把孙,刘二人放在了一个阵营里。

    而刘备的处境。诸葛亮是这样描述的:

    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

    诸葛亮很轻描淡写的向孙权说了这样的一句话。

    为什么英雄难以作为,刘豫州逃到了这里呢?就因为,现在曹操已平灭群雄,平定了北方,又攻破荆州,名动四海。

    这句话分析了刘备的处境和曹操的强大。

    接下来,诸葛亮反客为主。开始替孙权谋划:如果能与曹操抗衡,不如及早了断;如果不能抵挡,那就尽快称臣。像将军这样,表面上唯命是从,实际上心怀二志,火烧眉毛却当断不断,恐怕马上就会大祸当头。

    因此诸葛亮说:“愿将军量力而处之。”

    这时孙权心里也有不平衡之处。

    于是,孙权反唇相讥说:“既然如此,你们刘豫州怎么不投降?”

    这时,诸葛亮吭声作答:“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望所归,岂有投降之理?即使抵抗失败,那也是天意。投降曹操,万万不能!”

    孙权听后,想了想。于是他当场表示:我想清楚了,除了刘豫州,没人可以对抗曹操。不过孙权决策之前,仍必须掂量战争的可能性,因此直截了当地问道:刘豫州新败之后,还有抵抗之力吗?

    孙权在算账。

    于是诸葛亮说:曹操万里长征千里奔袭,杀到这里已成强弩之末,哪里会有战斗力?北方之人,不习水战,哪里会有战斗力?刘琮的部队投降曹操,原本迫于无奈,并非心悦诚服,又哪里会有战斗力?

    事实证明,诸葛亮的这些判断完全正确。

    更重要的是,他还带来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刘备并未全军覆没,荆州也并未全部沦陷。只要双方同心协力,战胜曹操绝无问题。曹操兵败,必定撤回北方。那时,中原,江东与荆州的鼎足之势就可以形成了。

    因此诸葛亮说:成败之机,在于今日。

    话说到这个份上,孙权依然按兵不动。

    孙权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周瑜。

    史料记载,在听完诸葛亮分析了曹军的弱点以及孙刘联合破曹的优势之后,孙权很是认同,当即便决定联刘抗曹。不料孙权后来听了张昭等人的话,又心生疑虑,这时吴国太提醒他应该听听周瑜的意见。

    那周瑜又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与孙策同年出生的周瑜。是跟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