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建文天下 > 第五十八章 各取所需(一)

第五十八章 各取所需(一)

负责记录的王艮、解缙两人,杨士奇等人并没有参会。

    毫无意外,会议的内容是倭国、朝鲜以及蒙古的局势总结。

    朝鲜局势相对比较平稳,乱军已经被逼入东北部山区,缺少兵员和粮草补给,覆灭指日可待。

    这得益于两点,第一个则是朝鲜布政使张紞能力很强,对朝鲜各地的安抚比较成功,而其得力助手黄福也帮了不少忙;另一个则要归功于明朝的残酷政策。

    后者让朝鲜本地的土著减少了一半以上,当然他们并不是被杀掉,而是被迁走了。

    按照朝廷的旨意,参与叛乱的军队一律迁出朝鲜,迁往东北、西北、倭国、台湾以及琼州岛等地区,参与当地的基础建设。

    比如东北的铁路修建,就得益于大量的朝鲜移民;台湾的甘蔗林、琼州岛的橡胶林,同样有不少朝鲜百姓在挥汗收割。

    再往后,朝鲜出现了一些乱军,他们啸聚山林,为非作歹,鱼肉百姓,吴升的处理办法非常简单,凡是附近有乱军的、家族有子弟参加乱军的、对乱军同情和暗地支持的,其所在村镇,统统迁走,乱军无法劫掠百姓,自然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能节节败退,最终走向灭亡。

    至于倭国,盛庸、瞿能南北两路大军进展都比较顺利。

    盛庸占领大阪后,立刻分兵四扫,截至八月二十一日,阿鲁台已经击败赤松满佑、木村吉男等人,陆续占领和泉、河内、大和和纪伊四国;瞿郁则占领播磨、肥前,攻占白旗城,与瞿能的前锋曹宇都部会师;而邵云部则稳扎稳打,逐步推进,已经占领山城国大部,预期半月内将会抵达京都。

    相比较而言,北路的瞿能进展略慢,这是因为其麾下除近卫第四军和两个特战营外,其余军队多是东北调来的女真卫以及朝鲜调来的朝鲜卫,以及归附的倭国军队。所以瞿能选择的方式是稳扎稳打,目前已经控制长门、周防、安芸、肥前、肥中、肥后等地,下一步将会进攻出云、伯耆、美作、但马、播磨、丹后、丹波等地,但预期抵达京都的时间,至少会晚盛庸半月左右。

    瞿能无法与盛庸合围京都,让朱允炆有些失望,不过他还是强自按捺住,令盛庸不要等待瞿能,直接进攻京都,但不要急躁,足利义满和伪天皇跑掉也没关系,关键是大明军队不能有太大的损失。

    至于倭国东北部的瞿陶和楚铮,进展也比较顺利,在秋田平原大败上杉宪定指挥的倭国东北联军,已经占领了出羽国,而台王朱允熥则率领其护卫,进攻陆奥国,具体进展目前尚不知晓。

    综合前线战报,正面作战倭军不堪一击,主要是因为倭人中精锐部队甚少,大部分是征调而来的农民,即使在这些精锐部队中,身披铁甲者也凤毛麟角,大部分精锐只能身着竹甲。

    另外倭人更注重武勇,不善于集团作战,虽然在局部会给明军造成一定杀伤,但往往寡不敌众,这些精锐武士往往死于乱军之中。

    当然也有一些武士逃出生天,且拒绝大明的招抚,到处袭击落单的明军,这让前线将领甚是头痛,只能加大征剿力度,别无他法。

    但很快,监察使杨荣建议实行与朝鲜类似的迁民制度,这些英勇的武士很快就销声匿迹,有的武士被村民告密,进而被明军斩杀;有的武士在睡梦中被村民斩首,然后送去领赏。

    总之,根据朝鲜和倭国的经验,迁民虽然耗费巨大,但效果甚佳,这些移民离开家乡后,往往变得非常温顺,得到了目的地官员的交口称赞。

    至于迁民政策中的血泪,没有人去关注,因为大家关注的是辖区内的太平。

    最棘手的问题,还是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