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昏君 >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均田阻力

第二百二十八章 均田阻力

    然而造出来的大炮还是远远低于李柷的期望,因为炮弹是实心的。

    实心炮弹,也就是它的杀伤力是极其有限的。

    终有明一朝,乃至满清,火炮基本都是以实心弹丸为主。就连到了甲午海战,为何北洋水师在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形下,被打出0/5的惨败战绩,实心弹是原因之一。

    并非没有开花弹,一是开花弹工艺不成熟,搞不好容易炸膛。再就是制作相当繁琐,工艺要求高,弹皮过薄有炸膛危险,过厚则炸成两半威力有限。

    弹丸差一毫米,威力便大打折扣。要么炮弹飞不出去炸膛,要么漏气影响精度和射击距离。若要大唐将炮弹做出误差不超过一毫米的弹丸,难!

    明朝末期倒是大量应用开花弹,据出土的一些文物来看,明末是装备一定数量的开花弹的。

    可惜到了大辫子清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满清渐渐将开花弹工艺失传,哪怕到了清末,甲午海战中清军开花弹数量有限,以至实心炮弹击中日舰难以造成大的杀伤力。这点在日方有记载,清军火炮声音巨大,怎奈射出去的炮弹多为实心。

    除去让人气炸了肺的满清大辫子,黄海海战中,北洋水师所携带的弹药只有半个基数,(丁汝昌曾经百般催迫,无奈就是没有)其余用减三装药的教练弹代替。

    可怜我泱泱大国,用教练弹拿去对阵,可笑至极。李柷曾经想过,若是穿越到满清,推翻满清,先把慈溪这老母猪摁水里淹死。

    话题扯远了,李柷听造出了火炮,下朝后便急赤白咧的来到了兵器监。

    “实心?”李柷摸出一个圆滚滚的铁质弹丸问道。

    李保国上前行礼道:“嗯,陛下请看。火药作坊日夜研制,造出的火炮每每炸膛。后来我们就想,何不将弹丸做成实心,炮膛以火药推之,如此一来岂非解决了炸膛之祸?”

    “嗯,言之有理。不过,朕想的是能造出落地便炸的火炮,这玩意儿守城则可,对阵战场则差强人意。”

    谁知李保国摇了摇头:“陛下,咱们可以用霰弹啊。”

    “啊?”李柷一惊,自己怎么早就没想到。

    霰弹,霰弹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升铅铁丸构成,射击时可以形成弹幕,杀伤力极大,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射程太近,不过在这个时代对付藩镇绰绰有余了。

    “好,朕心甚慰。命令兵器监,昼夜赶工,以备禁军。”

    李柷是有私心的,只有他手里的禁军才有火器营。火药也仅供禁军部队,像是地方上的葛从周葛家军、丁会的昭义军、还有银枪军,他们这些地方部队都没有能拥有火器。

    唯独潘大愣的神策军装备一定数量的火器,那是为了保护黄陵山的铜矿,那可是朝廷经济命脉。

    皇权至上,龙椅这个宝座太诱惑人了。一旦坐上去,你便可以生杀予夺,将整个下握在手中。

    忠臣良将,那是因为诱惑不够。只有把权利握在自己手心,你才能心安。

    火炮,即便是实心弹,也足矣让敌人心胆碎裂。军器监日夜赶制,一门门火炮被造就了出来。

    不日,魏博传来消息,牙兵造反,罗绍威被杀。

    李柷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吃了一惊:“罗绍威被杀了?新任节度使是谁。”

    范瑶在一旁道:“陛下,正是朱友文。”

    李柷皱起了眉头:“这就合理了,朕正奇怪谁有这么大本事。原来是这厮,伊阙一战没能杀了这家伙,他倒跑到魏博军耀武扬威起来了。”

    “陛下,魏博军那边正准备上书,请陛下恩准朱友文为魏博节度使,不知此事陛下该如何决断?”范瑶已经事先得到了这个消息。

    即便是朝廷不准,这些藩王拥兵自立,也不会把朝廷放在眼里。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子的一种承认态度。

    若是往常,藩镇有何册封,朝廷都是一概恩准的。现在不一样了,虽然这些藩镇朝廷还是不能插手,但李柷有了拒绝的资本。

    “还能什么决断,这逆贼谋反,如今还敢舔着脸来问朕要封号?他若敢上书,即刻驳回,朕正愁着找不到由头。魏博军若是敢上书,朕便发兵平了他!”

    李柷底气十足,这正好是个削藩的机会。王建是自己作死,现在跳出来个朱友文。朝廷正好打着替罗绍威报仇的旗号进军魏博,这样即便其他藩镇知道了,也不好什么。

    朝廷还是那个态度,打王建不削藩,是因为王建谋反。打魏博军也不是削藩,是为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报仇。

    西川,成都府。

    令狐云龙已经率部往洛阳城班师了,萧诺言暂留成都府协助刺史皮文定处理成都府事物。

    果不其然,成都府分田地的时候受到了各大家族的阻挠。

    此时的成都府,正是以王安轩为首的那个老耆宿,王氏家族的大族长,带着李氏、张氏、刘氏、陈氏、杨氏、周氏、黄氏等等几个大家族齐聚在一起,他们的目的就是对朝廷提出来的分田地给农户表示不满。

    “皮大人、萧将军,非是我等不肯同意分田。实乃我王氏一族同根同族,是一家人。这些田地也并非我王安轩一人,乃是全族共有。每年秋收,我族都会将粮食分发给族人。如今朝廷下令让我们把土地分发给各家各户,这人心有私,恐有伤族人团结。”

    王安轩手里的土地达万顷,都归他一人名下。白了,王氏一族的族人都是他的佃户罢了。

    其他各族族长也纷纷诉苦,都和王安轩的大同异。那就是别看这土地在我一人名下,实乃全族共有。我们收了粮食都会按份分给族人,以保全族团结。

    若是把地分给个人,那么这些人对全族就没有那么忠心了。

    这确实是个难题,各大家族实力庞大,跺跺脚成都府都得震三震。他们若是联合起来和朝廷作对,还真不好收拾。

    萧诺言笑了笑:“王族长,我等并非为难诸位。实在是朝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