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丰碑杨门 > 第0811章 兄弟踏歌去出征(抱歉!刚回家,今晚一更)

第0811章 兄弟踏歌去出征(抱歉!刚回家,今晚一更)

    “真是……《将军令》……”

    王行、独臂汉子,激动的浑身都在打颤。

    独臂汉子激动握住了王行的胳膊,大喊道:“陛下还记得我们!”

    王行早已激动的说不出话,他一手拄着旗杆,一手拽着独臂汉子的胳膊,重重的点头。

    “现在咱们咋办?”

    “带上刀兵,去复兴关!”

    “……”

    忠义山上。

    一个个在山上默默的守陵人在听到了战鼓声以后,缓缓站起身,热泪盈眶的向复兴关汇聚而去。

    缺胳膊的、少腿的、没耳朵的、瞎了眼的。

    形形色色。

    没有一个完好无损的。

    然而,至此国家危难之际,真正无怨无悔为国家赴死的,恰恰就是这一群人。

    他们凑到了复兴关前,互相打着招呼,嘻嘻哈哈的,就像不是去出征,而是去喝喜酒。

    “张瘸子,你狗日了也去上战场,就怕有命去,没命回来?”

    “葛独眼,你都能去,我为什么不能去?就算要死,那肯定是你死在老子前面。”

    “嘿嘿……你死了老子也不会死。等你死了,老子就回来,睡你媳妇打你娃。”

    “狗日的,滚……”

    “……”

    昔日的老卒们凑在了一起,嘻嘻哈哈的互相挖苦。

    往日里觉得忌讳的话,今个儿一口气全说了出来。

    《将军令》已起。

    燕国召集他们这一群残部,很明显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此一去。

    他们远比别人生还的机率要低很多很多。

    一些手脚不利索的,摆明了是去送死,可是他们依然没有退缩。

    他们一身残骨,能为了保卫河山,丢在战场上,死得其所。

    复兴关外的老卒们,以极短的时间,在复兴关外汇聚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战阵。

    两万老卒,一个不剩的全部出现在了这里。

    端端正正的站在复兴关前。

    等到他们成军以后,再无人讲闲话,一个个静悄悄的等待着命令。

    而王行,扛着他的旗杆,站在最前列。

    “啪!”

    王行一跺脚,手握着旗杆,扯着嗓子喊道:“原复兴军,侍卫营旗手王行,依令到。”

    “原复兴军,火头营班正简正,依令到。”

    “原复兴军……”

    “……”

    老卒们一个又一个的汇报他们曾经的番号。

    复兴关城城墙上。

    霍红叶看着关城下那些明明已经残疾,却依然屹立在那儿的老卒们,心里五味杂陈。

    他没有打扰老卒们汇报番号,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偶尔回头吩咐身后的稻草人一两句。

    让他们尽快的将老卒的身份统计出来。

    此一去,九死一生。

    也许很多人都要战死沙场。

    必须记下他们的名字。

    不能让英雄白死。

    等到老卒们汇报完了番号。

    霍红叶缓缓踏前一步,走到了城墙上最耀眼的位置,一身黑色的盔甲闪烁着金光,火红的斗篷在风中吹的猎猎作响。

    霍红叶深吸了一口气,向城下的老卒们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的喊道:“陛下让我问你们,而今宋辽两国,亡我燕国之心不死,举重兵入侵。尔等复兴老卒,尚能战否?”

    “唰!”

    整齐的刀兵出鞘的声音。

    “啪啪啪!”

    “猛!猛!猛!”

    “……”

    老卒们用刀兵捶打着盔甲,奋力的嘶吼着。

    ‘猛’字,就是他们的答案。

    昔日,在这复兴关。

    杨七单枪赴会,又单骑杀出重围。

    赢得了全军将士一个‘猛’字赞誉。

    也就是从那以后,‘猛’字就成了复兴军敢战的代名词。

    霍红叶看着城下身体残缺,却气势如虹的老卒,心中甚为敬佩。

    他再次深吸了一口气,呐喊道:“令,家中独子者出列!令,家中有妻儿老母需要奉养者出列!令,孤寡者且尚未娶亲者出列!”

    能在复兴军中行令的,唯有复兴军主将杨大,以及燕王杨七。

    而霍红叶代表的自然是杨七。

    三条杨七的军令传下。

    复兴关外的军阵中却静悄悄的。

    没有一人出列。

    霍红叶眼眶一下就红了。

    他顾不得这个严肃的场合,嘶吼道:“我知道诸位有一腔报国热血,诸位的忠心,陛下也能感受到。可是陛下也不希望看到诸位为了尽忠,连子嗣都绝了。”

    “此去九死一生,你们好歹留下几个人帮兄弟们守墓啊……”

    “……”

    霍红叶嗓子都吼干了,依然没能劝动一个人退出队列。

    霍红叶却不为所动,依旧在做最后的挣扎,“这是陛下的军令,你们身为军人,应该明白军令如山。你们应当遵守陛下的军令!”

    站在队伍最前列的王行,面目坦然的看着城头上的霍红叶,沉声道:“霍头领不必再说了,我们这一帮老兄弟,心意已决。”

    “你们这又是何苦呢?”

    王行撑起了旗杆,抱拳道:“还请霍头领出示陛下的调令,陛下需要我等赶到何处迎敌,我等当即刻开拔。多耽误一刻钟,就是多纵容敌人一刻钟。

    我们这一帮子老兄弟没死绝之前,敌人休想在我燕国土地上肆虐。”

    霍红叶一脸悲痛的咬着牙,低吼道:“令,复兴军老卒,接令日起,即刻赶赴好水川。驰援东晟府铁骑军,抵御辽人。”

    “卑职王行,得令。”

    王行撑着旗杆,再次抱拳施礼。

    然后他转过头,看着身后的老兄弟们,喊道:“兄弟们,陛下让我们去守好水川。开拔了!”

    “吼!”

    老卒们一声吆喝过后。

    一队队开始撤离了复兴关口,一路往西北而去。

    踏上了征途。

    老吴头凑到了王行面前,挤眉弄眼道:“兄弟们这般赶路,总是缺了几分豪情。您老见多识广,可有什么能让兄弟们长长脸面的办法。”

    王行一愣。

    沉吟了许久,挑眉道:“也不是没有办法。”

    “什么办法?”

    “老夫听说,新军在征讨燕云十六州的时候,曾对上了现在的雁门军。雁门军似乎有一首口口相传的调子,唱起来很带劲。”

    “那您老给咱们也唱一个?”

    王行顿了顿,想了想。

    “子之还兮,遭我乎峱之间兮……”

    “……”

    王行轻轻哼唱出了第一句。

    正在行进中的老卒们浑身一震。

    熟悉的调子在耳畔响起,有人自然而然的跟着哼唱。

    短短一瞬间。

    行军的队伍就变成了一片歌谣的海洋。

    王行哼唱的这一曲,并非岌岌无名,而是《诗经》中《风》篇的《还》。

    这并非是一首好曲,可是名字的寓意却很饱满。

    至于王行一个大老粗,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