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超维之道 > 第二十八章 礼乐春秋

第二十八章 礼乐春秋

 而军事学堂这里……怎么说呢?没有乐,训练的时候连“一二一”这种最简单的节奏、拍子都没有,自然就容易乱。而且早已经忘记了应该怎么打仗的人,习惯了一拥而上的打法,放羊式的打法的一群人,要他们重视阵型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以为这并不很重要。他们更乐意表彰跑的最快的、跳的最高的、打枪最准的那一个。在学堂里,这样的学生被称之为“标兵”。

    从头一天上学开始就学会了集合、整队的张天野怎么能看得上他们的训练呢?但凡是见识过的,都知道队列的意义。

    队列的本质是一种控制、一种协调——现代化作战自然不需要排成密集的队形排队枪毙,但班组之间的配合、掩护、进攻,其实质依然还是一种队列。这一种队列只是看起来散乱,实际上每一个人的进退依然是那一套东西,是需要彼此间进行配合的。必须要做到你的队友一撅屁股,你就知道他拉什么屎,他一抬脚,你就知道他往哪儿去,你要往哪儿配合——本质上并无区别。

    而且,现代的“队列”对于兵员素质的要求无疑是更高的,对于作战的意志也是更加的强调的。

    武器可以改变战争的形态,但却不会改变最为核心的那一点点东西。

    这群人就是一盘散沙。

    真战斗起来,无外乎就是“冲啊”“快撤”,其中的区别顶多就是“跟我上”“给我上”“给老子顶住”,然后就一哄而上,丝毫的不讲究。

    顾小红作为这里的教官,自然是充当了一个讲解、解说的角色——这里的一系列训练内容,多是承袭和国。

    和国人讲什么战术呢?他们推崇的就是压上去、压上去,不够再多压一些,让敌人胆寒,然后死去。因为他们用这种方法战胜过一次老毛子,于是就奉为圭诣,成为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战术思想,并且参合了武士道精神,形成了一种自己的特色——而实际上,这种战术在军事强国看来是不入流的。

    战场不是一个彰显个人英雄主义和不怕死敢死精神的地方。它比一般的地方更加考验组织性,考验协作。考验更大规模情况下,最大程度的协调,最大程度的配合。能够做到的越多、越精细,那就越接近胜利。

    而这一个奇葩偏偏是海陆之间有矛盾,陆军之间也有矛盾,一招梭哈走天下。更偏偏的是,人家还有不怕死,但中原大地这里……连不怕死都比不上。所以是真心的打不过,畏首畏尾延误战机,等到接到上峰命令,人家已经梭哈完了。即便要打,士兵也是怕死的很,都是壮丁,军事素质……约等于零吧。

    而这种“奇葩”却是注定不会长久的——战争会促使人成长,人总要在战争中去学习,去汲取经验和教训!

    和人一根筋,但中原大地上的人却不会一根筋。组织纪律的重要性,军队之间的配合、战术素养,兵员……各种问题都会被意识到,都会被解决。当他们重新拿起了曾经的剑,唤回先祖骨子里那种基因之后,和人的结局是必败无疑的。只要武器的差距没有达到小米步枪和原子弹的差距,那么胜利,永远都是组织的胜利!

    风尘等人不发表意见,也没什么看法。只是将之当成一次看新鲜。呆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诸人就离开了军事学堂。

    韩莎问箜云岚:“你三姨夫那里是德军的教官吧?”

    箜云岚道:“嗯。”

    风尘道:“这么说,你三姨夫已经算是赢了。等着军校生一培训出来,只要你三姨夫那里不使昏招……”这个“只要”貌似有些难——毕竟听箜母和箜云岚说,她三姨夫和三姨一样一样的,指望不出幺蛾子太难了。不过又一想:“貌似把一把好牌打烂了,也不是一件坏事。这里的牌面太好了,却是对我方不利!”

    张天野深吸一口气,说道:“可是憋死我了。我是头一次见连小学生集合都比不上的军人,这玩意儿不是闹着玩儿的?不,简直连幼儿园孩子都比不上!”张天野吐槽——这种感觉太难受了。

    张天野道:“以前看有些人问清末民初的军队和秦军对抗谁能赢,我感觉这个问题很傻逼,但现在我发现……他们要是能打过秦军就见鬼了。组织能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面上,这就是一群散兵游勇,乌合之众。除非无限弹药,否则的话……必败无疑。不过就算是无限弹药,枪管儿也受不了。这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