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514章 庞大的产业链

第514章 庞大的产业链

得水也不差啊。”梁一飞没地图,就在桌上随手虚化的一条线,“远的不讲,我们市的滨海水库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储水池,负担着全市生活饮用水,水量充沛,同时,和新安江相连,全省之内,也有若干的水域和湖泊,都是新安江支流,理论上来说和千岛湖是同源。”

    “嗯。”秦风民点头。

    “至于说种植水果,我们市下面的几个县,包括省里,本身就有一系列知名的水果,郎县的甘蔗、白河县的葡萄,党县的梨,连清苑县这样产煤的地方,居然都开始做草莓大棚了,我吃过,味道不错,这些也是天然的优势。”梁一飞说。

    秦风民很感兴趣的点头说:“对,这是好点子,你一个饮料厂,可以带动全市,乃至大半个省的水果种植业发展,这个意义就很大了。”

    “不仅是发展,还是特色发展……”

    梁一飞正说着,刘秘书进来,说:“领导,该走了。”

    秦风民看了看表,已经过了13分钟了,他问梁一飞:“你是不是有明确想法了?”

    “有,不过我可以等您回来再汇报。”梁一飞说。

    “不用,咱们就今天说,能说多少说多少。小刘,你去跟那边讲一声,他们会不是要开到下午四点半嘛,我改成致闭幕词。”

    秦风民打发走了小刘秘书,然后干脆脱了刚才穿得笔挺的西装,领带稍微送了松,换了一个相对舒服的多的姿势坐在椅子上,说:“不着急,你把你的大致思路跟我讲清楚。”

    梁一飞的想法倒是也不复杂。

    祖国大地处处都是美景,哪个区域没有自己的如画风景?一省之隔罢了,南江和浙省最近地方翻个山头就到了,哪里就有什么自然环境真正的天差地别?在清朝时期,南江和浙省好几个城市的划分都是相互调来动去的,本质上在一个大地理区域。

    况且南江一向走轻工业路线,矿产其实也很不发达,没有产生过严重污染,是当得‘山清水秀’这四个字的。

    无非就是宣传。

    全中国石头桥那么多,无论是做工精良、历史悠久,杰出的一大把,凭什么就西湖上那一截桥最有名?

    还不是宣传嘛。

    只要宣传跟得上,市里乃至省里当作重要工作来做,下精力,那么南江省能评星评级的风景数不胜数,定质定性的水源也不在少数。将来未必就比千岛湖要差到哪里去。

    毕竟,目前千岛湖,还没有后世那么以水质优良著称。

    这么一来,不仅是饮料厂节省了运输、采购、宣传等等费用,省里市里都得力,发展旅游业这样的题中应有之意就不用说了,南江省也会有一个新的招牌、城市印象。

    在种植业方面,同样是这个道理,全省各市,各市下面的县乡镇,可以有计划的引进培育优良水果品种,打造出‘草莓乡’、‘甘蔗县’、‘葡萄镇’等等一个个有特殊的小型经济体,以生产、种植、培育为基础,发展经贸和旅游业,不仅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样是打响了南江省得另一块招牌。

    绿色、生态、健康、利农、脱贫,这些牌,随便哪一个取得了一些成绩,都是很提的上嘴的政绩。

    这些又没有一个是纯粹花钱买好看的东西,都可以很好的促进经济和就业。

    至于飞源集团,不仅收获了低价优质的原材料,未来也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出更多的贡献和拓展新的领域。

    有一些,飞源集团可以自己参与,比如开发新的果肉饮料,有一些,可以扶植,比如给农民普及种植技术、低价提供优质的种子、果树苗……

    “还会带动一大批下游中小企业,比如讲果肉榨汁剩下的渣子,完全可以作为优质饲料做养殖;我们买进来的种苗,经过几代培育,说不定就是我们自己的特色产品了,养活一大批苗圃场;种植,要肥料吧?种树采摘要人吧?运输要人、生产要人、销售要人,连做旅游业开小饭店都能养活一家子人。总之,只要做得好,以我这个飞源公司为助燃剂,几年之内,就能发展出一条庞大的产业链,书记,您想,这能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解决多少就业啊。”

    梁一飞说了一大堆,嘴巴有点干,拿起杯子喝了口水,才愕然发现,拿错杯子了:之前老秦要走,没给梁一飞泡茶,所以这一口喝的是秦风民的茶……

    “没事你喝,我没喝过。”秦风民毫不介意的样子,琢磨着说:“听你这么一说,是有点意思啊,就像一条大龙,忽然就一节节的活了起来。”

    得知是秦风民喝的茶,虽然他没喝过,梁一飞还是觉得有些恶心,不过脸上却是一副微微受宠若惊的样子。

    “书记,您这话说到点子上了,什么叫做搞活经济,就是要让经济有生命力,有动力,自己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