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重生燃情年代 > 第132章 KTV包房

第132章 KTV包房

规划来行动。

    在三陪的事件上,新老板已经旗帜鲜明表达了态度,连任鹏都冷处理搁置了,自己现在再提出来,不管有用没用,对还是错,首先立场就有问题。

    那不是跟老板唱对台戏嘛?!

    那不是跟领导离心离德吗?

    一个旧老板手下的人,跟新老板唱对台戏,离心离德?

    那能有个好下场?

    连任鹏这样的混混,都能看清形势,不敢提三陪,自己去提?

    弄不好,不等开张,自己就得被杀鸡儆猴!

    没办法,只能想其他的点子。

    憋了好久,终于拿出了一个方案,趁着今梁一飞来这边视察后面的岚韵湖高尔夫球场施工进度,瞅了个机会,单独汇报。

    他敲门之后,里面立刻传出来梁一飞的声音:“请进。”

    刘旺柱推开门,就看到梁一飞穿着蓝色的工人服,坐在办公桌后面写东西,桌上还放了顶安全帽,帽子上全是灰尘,身上也脏兮兮的。

    虽然被梁一飞搞得压力山大,但刘旺柱还是比较佩服梁一飞的:年纪轻轻发了这么大的财,放一般人身上,那早就狂得不知所以,吃喝玩乐了,可梁一飞来到岚韵湖这么久,每次看到他,都是在工作。

    不怕苦,不怕累,平时吃吃喝喝也不讲究,好几次看到他就在工地上和工人们吃一块五一顿的盒饭,除了抽的烟好点,其他根本看不出来是个大老板。

    要吃喝玩乐享受,滨海市就没比大宇宙……哦不,岚韵湖更上档次得地方,可一个0岁的年轻男的,能这么自律,难怪年纪轻轻的就能成事!

    所以,刘旺柱压力虽然大,可并没有在背后发什么牢骚:梁老板比他更辛苦!

    那边,梁一飞放下笔抬头看过来,“老刘啊,怎么讲?”

    “老板,我这里有个计划,关于歌舞厅的后面发展的。”刘旺柱把手里的计划书,周周正正的放在桌上,然后转了一圈,让字体正好对着梁一飞。

    “你坐着。”梁一飞先点点头示意刘旺柱坐下话,然后把他的方案拿过来看了一遍。

    内容不长,梁一飞很快就看完了,看完之后,放下方案,满意的:““老刘,不愧国内第一批干歌舞厅的,这两个想法都非常好。”

    刘旺柱名字虽然土气,可在滨海最大最豪华的歌舞厅干了几年,思想却十分的前卫,他主要想的是两个办法。

    第一,从日本再进口一批卡拉K!

    和投币游戏机一样,卡拉K也是这几年才出现的新东西,日本人发明的玩意,和方便面烘干技术、随身听一起,被称为日本三大发明。

    和一般磁带不一样,卡拉K有两个音源,一路是伴奏音乐,一路是人声歌唱,日本人将此称为KARAKE娱乐游戏。

    卡拉K最早进入大陆,是在89年,首都出现了首家KARAKE歌舞厅。

    开业之后异常火爆。

    之后KARAKE歌舞厅如同雨后春笋一样遍地冒了出来,到了1990年,首都已经有上百家,91年有两百家,几乎就是一年翻一倍的数量。

    不比首都这样的大城市,滨海市到了90年中后期才出现卡拉K,而且就是在原来的大宇宙歌舞厅,在绝大部分歌舞厅还是放磁带音乐伴奏跳舞,歌手还是乐队形式的90年,托关系专门从日本专门买了一台。

    刘旺柱当时就负责大宇宙唯一一台卡拉K机的调试、管理、维护,是全市乃至全国,最早的一批卡拉K技术人员,DJ的鼻祖。

    被梁一飞肯定,刘旺柱稍稍松了口气,:“梁老板,我想咱们再进口两到三台。卡拉K这个东西越来越流行,将来肯定会是卡拉K的下!虽然机器成本高一点,但是省掉了乐队和买磁带的钱,点歌还方便。”

    梁一飞想了想,:“不,老刘,一次性买二十台!”

    “二十台!”刘旺柱大吃一惊!

    卡拉K可不是录像机、彩电,几千块钱就能买一台,这东西全部是进口货,国内生产不出来,贵得要死,一台要三四万块钱!

    本来提议买两三台,都担心梁一飞不批准,没想到梁一飞一下子要买二十台?!

    再了,二十台,放哪啊?怎么用啊?

    两三台好办,大厅有一台,在边上再开两三个厅,一个厅能坐三四十人的那种,环境幽静点,也更加有私密性。

    可二十台?那放哪?难道再开二十个厅?不购买机器、厅装修要多投入多少钱,再来二十个厅,那场地也不够大啊!

    ”“老刘,咱们不要搞厅,直接做成KV包房,大中型,从容纳0多人到三五个人不等。”梁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