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 > 第455章 张氏的对策

第455章 张氏的对策

    李承乾看众人要退下,忙对高季辅道:“高卿家稍等。”

    高季辅闻言站住等李承乾说话。

    “孤王有一事不明,高卿家可能为孤王解惑”李承乾道。

    高季辅心里暗动:太子殿下该不会要问河北道财礼的事吧

    “臣当知无不言。”高季辅朗声道。

    李承乾直接问道:“河北道之地婚嫁财礼为何比长安还高”

    高季辅为难地道:“这个……臣多年不在家乡,也不知详情。”

    李承乾见高季辅面露难色,知道他没有说实话,冷声问道:“高卿家知道多少就说多少吧”

    李承乾说罢这句话,忽然想起,历史上唐高宗下旨不许五姓七家通婚,其理由就是‘财礼太高’。

    “此事说起来到底还是私事,只因为……”高季辅支吾道。

    李承乾见此冷哼一声道:“只因为河北道的那些士族,要的财礼厚,所以形成了这样的风气。”

    “正是!”

    李承乾严肃道:“这可不是私事,已经影响到河北道百姓婚嫁了!”

    “臣以前只是听说他们相互通婚耗费巨大,没想到竟然影响到普通百姓了,实在不该。”高季辅闻言也皱眉头道。

    说这到这里又忙道:“臣这就给他们写信,让他们改一改。”

    李承乾微微摇头道:“事涉数百万百姓的婚嫁风俗,不是他们改了就能立竿见影的,而且这些人也未必肯听你的劝告。”

    “那太子殿下以为该怎么办”

    高季辅听见数百万百姓,心里正义感又战胜了对士族崇拜之心。

    李承乾看着高季辅,胸有成竹地道:“高卿家立即把你今日的见闻,写信送回长安,多找几个清流官员,一起弹劾他们,让天下人都看看他们的嘴脸。

    再由朝廷下旨斥责,孤王这边也命许学士他们编几出戏文,让老百姓知道彩礼过厚的害处。

    这样双管齐下,或可刹住这股歪风,使我大唐民风敦厚。”

    “臣遵旨!”

    高季辅虽然起初觉昨这只是士族的私隐,经李承乾一说也知道此事的危害,而且他是清流文臣,更在乎做成这件事能得到的名望。

    商量好一切,李承乾一行人当日,就在运河岸边扎营歇息。

    从这一天起,李承乾就弃舟乘车,一路查看各地旱情,一路往幽州去。

    ……

    ……

    清河张氏堡坞。

    张氏宗房西院贝州治中刘昊,正对一个二十多岁的俊俏青年说着李承乾下的旨意。

    这个俊俏青年不是别人,是清河张氏宗房的二公子张昭。

    说起来公子的称乎起自西周,在当时只有大国国君的儿子才能被称为公子,国君的孙子都只能被称为公孙。

    到了秦朝,因为秦始皇不立太子,所以他的所有儿子都被称为公子。

    自汉至唐,至少也得是侯爵的儿子才敢称“公子”,但是唐朝有一群人比较例外,那就是顶级世家的子孙也被人遵称为公子。

    比如这张昭他父亲是清河张氏嫡子,在家守宗祠,只是被朝廷恩赏一个承议郎的六品散官。

    他就被人遵称为公子了,由此也可见当时世人对他们这样人家的看重。

    “哈哈哈……”

    张昭听了忍不住嚣张地大笑。

    “我还以为这个李承乾有多精明呢原来也就是个不通世事的蠢货。”张昭在家里嚣张地道。

    刘昊也跟着笑道:“这个蠢货,一面让人把运河挖了,一面要大肆招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