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有钱人 > 第二九一节 立下军令状

第二九一节 立下军令状

    可姬庆文手里的却不是“寻常”的尚方宝剑,而是崇祯皇帝亲用的“子剑”,而这口子剑究竟能有多大的效用、多高的权柄、多少强的威力,没有一部典籍、没有一条规矩、没有一项惯例曾经提起过。

    而这种“国之利器、秘而不宣”的神秘性,又给了这口“子剑”平添了一份威慑力。

    只见姬庆文从黄得功手中接过宝剑,双手高举过头,大喝一声:“圣上御赐宝剑在此!”

    韩赞周从信王府时候,就伺候还不是皇帝的崇祯皇帝,这口崇祯皇帝亲用的“子剑”他是在眼前晃悠,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

    因此他一见姬庆文亮出这口宝剑,双膝立即一软,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而刘孔昭也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口代表了至高无上的皇权的宝剑,虽然无奈,却也只能屈膝下跪,表示臣服,同样呼喊道:“万岁!”

    见他们两位拜倒在地,沈良佐、邹维琏、张延登三人自然也没有站立不动的规矩,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跪倒在地。

    姬庆文见这几名高官——尤其是方才激烈反对自己意见策略的刘孔昭、张延登——都跪倒在自己脚下,心中不出的舒心和乐意。

    姬庆文手中有了宝剑、背后有了靠山、心里有了底气,话自然信心百倍:“诸位都是见多识广的人,这口皇上亲用的子剑,想必大家也都认出来了。皇上之所以赐给我这口宝剑,是为了斩除奸佞——”

    他故意拖长了口音,吓得匍匐在地的诸位大臣无不战栗颤抖。

    要知道,方才就在这中军大帐之中,得罪了姬庆文的大臣不在少数,万一这个年纪轻轻又手握重兵的苏州织造提督发起狠来,把自己作为“奸佞”,动用“子剑”当场给斩杀了,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却听姬庆文话锋一转,又道:“然而我看诸位大人,都是一心为朝廷效力,不过是同在下有些意见出入而已,就根本不是什么奸佞之徒,自然也是不上这口子剑了。”

    在场之人听了这话,心中略一放松,却听姬庆文又接着往下道:“这口子剑另有一项作用,便是统一事权,在众人议论不下之时,便可用这口宝剑以圣上的名义下达命令。在下不才,看现在就是使用这口‘子剑’的最佳时机。诸位,我便要用子剑发号施令了,若有不愿奉旨的,现在就请提出,在下或留情面,不派任务下来也就是了。”

    姬庆文以为自己这话得算是给这些个心怀鬼胎的家伙留了一些余地,可这几位大人想得却更多了一些,认为姬庆文用的是欲擒故纵之计,只要谁敢不识时务跳出来不愿听从姬庆文的号令,这子当即就能用这口“子剑”以抗旨不遵之罪当场诛杀。

    这些官员可不傻——至少他们自己是这样认为的。

    因此面对姬庆文这样的问题,他们几乎在同时七嘴八舌地回答道:“臣等不敢”、“臣定效犬马之劳”、“臣甘愿听命”等,算是表了态。

    这几个官员自作聪明,反而给姬庆文行了方便。

    刘孔昭、韩赞周、张延登、邹维琏、沈良佐,还有他们手下的南京守备部队、浙江卫所部队、福建卫所部队、京师营兵马,再加上姬庆文自己手里的“明武军”、秦祥珍麾下的白杆兵——这一众良莠不齐的兵马,现在终于全都归姬庆文统一指挥,自然就让他有了大展身手的资本。

    于是不管这几个官员心中所想,姬庆文便按照自己同李岩、杨展等人商议下来的思路,将一条条命令下达下去。他又怕这几个官员阳奉阴违,又叫来在中军大帐之外等候的李岩进来,按照每个官员不同的任务,写成了不同的军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