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表妹难为 > 第 5 部分

第 5 部分

敢把侧妃当成普通人家的妾来看待的。

    林悦然却撇了撇嘴:“不过是个侧妃,也拿出来说……”

    林夫人皱了皱眉:“不许胡说!康侧妃是老郡王赏的人,脸面自然又是不一样的。且王府中的人,能封侧妃也是少之又少,你这般胡言乱语,进了京是要惹事的!”

    林悦然吐吐舌头:“知道了。”又偎到林夫人怀里去撒娇,磨得林夫人无法,只好叹口气向绮年苦笑,“看你这妹妹,多大了还跟孩子一样。”

    这种母女情深的画面,在绮年眼里看来不免有几分触景伤情,但看了林夫人眼神里的几分歉意,也笑了笑:“方才夫人说这位赵公子s得一手好箭?”

    “正是呢。”林夫人心里也叹息这姑娘懂事,慢慢地拍着林悦然的后背又讲起来,“这位二公子打小也是文武双全的,继王妃也很是喜欢。那年老东阳侯过寿,秦王妃带了自己生的小公子和这位二公子回府为父亲庆生。老东阳侯喜爱s御之术,指着来的年轻子侄们到后园比着s鹄,拿了自己得的一枚蟠桃羊脂玉佩做彩头。结果二公子夺了头筹。老东阳侯欢喜,说将来必是国之良将。听说二公子还不曾有字,就亲写了‘良臣’二字与他。”

    说到这里,林夫人忽觉肩头微沉,原来林悦然听着听着,已经睡着了。想来方才一番折腾,小姑娘也吓得不轻,此时放松下来,又在母亲怀里,居然已入了黑甜乡。林夫人哑然失笑,叫连翘上来将林悦然抱进了内舱去,自己笑向绮年道:“这孩子一路上颠簸过来,大约也真是累了。”

    绮年笑了笑:“妹妹年纪还小,这般长途跋涉自然是吃不住的。”拿起小几上的茶壶,为林夫人斟了一杯茶,略带几分淘气地笑道,“夫人喝了这杯茶,再讲些故事罢?”

    林夫人失笑道:“你这孩子,看着小大人似的,原来也会讲这顽皮话。还叫什么夫人,叫一声伯母,难道我还当不起?”

    绮年从善如流,立刻叫了一声伯母:“如今突然要入京,我心里有些惶恐。京里贵人太多,若是什么都不知道,只怕得罪了人还不晓得……”

    林夫人摸了摸她头发,叹道:“你这孩子懂事,若是悦然有你一半,我也就安心了。只是她这性子,入了京我还真有些怕呢。京中贵女,出身非外官家女可比,自然也是不让人的……”后头的话又咽了回去,继续讲起昀郡王府的事来。

    “昀郡王三个儿子,都是幼时即有才名。世子不必说了,只是身子弱,我离京也有五六年了,不知如今养好了不曾。二公子已是见着了。后头这位秦王妃也生了一个儿子,听说打小儿也是聪明伶俐的,今年该有十五六岁了罢,不知究竟是怎样。还有一位小县君也是秦王妃生的,再就是几个庶出的女儿。姑娘家养在深闺名声不显,我也就不甚清楚了。不过兄长们既如此出色,想来姊妹们也是不错的。”

    昀郡王府到底还是别人家的事。林夫人说完之后,出了片刻的神,又说起了吴氏:“那时候,我跟着父亲在京城,说起来还正是在昀郡王府上第一次见到你娘的。是文绣县主——就是现在的昀郡王的妹妹,那时候也才十五岁——在郡王府里行及笄礼,多少官宦人家的姑娘都去观礼,那场面当真是……老郡王最爱这个女儿,凡里京里五品以上的官员家里的姑娘,全部都请到了。”

    “我那时候,不过是去凑数的。”林夫人微微一笑,眼里露出回忆的神色,“说是去观礼,其实只能远远地看看,只后来听人说,县主那日所用的一笄,一簪,一冠,皆是华美珍贵无比,虽然我只是远观,也能看见宝光闪烁。”

    果然女人谈起珠宝首饰都会兴奋的。绮年偷偷看一眼林夫人闪亮的眼神,在肚里不大恭敬地说了一句。林夫人并没觉察她的目光,继续说道:“那时候你外祖父还不是大学士,你母亲年纪也就跟你现在一般大,跟我一样也只是坐在外头听个热闹。我们正是邻座,既是看不着,自然就说话解闷儿。你母亲不怎么爱说话的,可是声音很好听,脾气又和软。再加上当时一位翰林的女儿叶岫,我们三个啊,那场笄礼过了之后就成了好友。直到我出嫁,离了京城,这才断了来往。”

    “再后来你母亲也远嫁到了成都,倒是叶岫,后来入了宫做女官,也不知回京能不能见着。”林夫人到底也是旅途奔波,又受了惊吓,讲了这些话精神也不济起来。绮年见状便借口休息,告退回了自己舱房。

    如燕服了安神药后已然入睡,如鹂在旁边照顾着。杨嬷嬷也吃了一场吓,撑不住睡了。绮年坐在窗口,从缝隙里看着两岸连绵不断向后退去的青山,想着那遍地贵人的京城,还有素未谋面的舅舅舅母和外祖母,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

    进了京城,她就是吴家的表小…姐了。表小…姐这种生物,她还是苏浅的时候,真曾经写过不少。说起来,不少宅斗小说里都会有个表小…姐,她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生活水平取决于舅父舅母的良善程度;她姿色不错颇有才华,十有八…九会与表哥进行一场缠缠绵绵的恋爱,至于成功与否,取决于她是女主还是女配。

    写文的时候,苏浅是相当的轻松愉快,没少折腾这些表小…姐们,可是如今她也要变成表小…姐中的一员了,才发现这条路,真不是那么好走的。

    遇亲戚同病相怜

    坐着船下三峡是件轻松的事,虽然才在正月间,江风还冷,这时候的船又不如几千年后的轮船跑得快且平稳,但对绮年来说,也还是容易应付的。林悦然年纪虽小,却是在广西生活了五六年的,坐船也只当玩儿一样。倒是杨嬷嬷晕船晕得天旋地转,在舱里睡了一路,直到登岸换了马车,方才慢慢地缓了过来。

    “姑娘,大概明日就能到京城了。”如鹂连蹦带跳地回到马车上,兴奋得双眼闪亮。

    绮年手里拿了本棋谱却没在看,正揣着手炉听杨嬷嬷讲吴家的旧事,闻言瞥了如鹂一眼:“看你那兴奋劲儿,进了京规矩就大了,你不去找刘嬷嬷好生请教,是想挨手板子不成?”这小丫头,总是没有如燕那么稳当。

    如鹂吐了吐舌头,赶紧规矩坐好:“如燕姐姐这几天一直在问呢,回来会教我的。我也去了,怕没人给姑娘伺候茶水。”

    绮年叹了口气,扔下棋谱:“嬷嬷也喝口茶吧。这些年咱们都在成都,如今舅舅家里是什么规矩,还是等如燕回来再问问吧。”如燕打着问规矩的旗号,这一路上都在跟刘嬷嬷打听吴家的事。

    吴老太爷是六年前就过世了,老太太身体倒是康健。虽然膝下算是有两个儿子,但是庶出的吴二老爷吴若铮如今却是在济南府任正四品知府,合家都不在京中,因此吴府只有吴若钊一房住着,倒也宽敞自在。

    吴若钊娶妻李氏,是四品文官之女,生了嫡长子吴知霄。下头有两个妾,一个是老太太赏的丫鬟孙氏,生了庶长女吴知雯和庶子吴知雱;还有一个妾赵氏却是上司送的,也生了个女儿叫吴知霏。

    单这一房,就有妻有妾,有嫡有庶,绮年听了顿时觉得头大。然而吴若钊已经算是相当自律的了,听说纳妾也是因为李氏生儿子伤了身子不宜再生养,这才纳来开枝散叶的。但是妻妾之间的关系……从刘嬷嬷略微有些躲躲闪闪的回答看来,应该不是很愉快,似乎孙氏仗着生了儿女,又是老太太赏的人,在家中多少有几分拿大呢。

    这样的家庭,又不知道兄弟姐妹们的脾气,绮年真心觉得,这日子恐怕不会很清闲的。不过这却不是她能选择的,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多打听一点,免得事到临头手足无措。

    如鹂偷偷观察一下绮年的脸色,笑着说:“方才刘管事说了,前头就到近京镇,虽说是个镇,可是京城附近的要冲,来来往往每天也不知有多少人过,比京城都热闹。我们到了那边就不赶路了,还可以在镇子上走走,休息好了,明儿轻轻松松再走半日,就进京了。”

    这消息倒是不错。这个时候的路可不是什么柏油公路,就是官道都免不了坑坑洼洼的,更别说那些普通的道路了。

    绮年幸而是年轻,平常也注意多活动锻炼身体,都觉得这一路下来骨头都要抖松了。幸而是进了二月,天气渐渐和暖,坐在马车里也没前些日子那么冻手冻脚的,倒觉得好些。林夫人这个年纪,在广西养尊处优惯了,连着坐了这些天的马车精神都快没了,听见今天可以提前歇下,当即念了声佛。林悦然倒是兴致勃勃:“娘,我要去走走。”

    林夫人只想着赶紧找了驿站歇下:“这一路颠簸的,你还不累啊?”

    “不累不累!”林悦然坐这二十几天的马车,真是无聊透了。这马车都是租来的,并不宽大,除了能坐着或半歪着,什么也不能干,早就闷坏了,“周姐姐也去!”

    绮年听了青翘来传的话,半点不想去。这种交通要地,来来往往的人太杂,什么小偷无赖碰瓷的肯定也少不了,没事还是别乱跑的好。正想着说句什么话婉拒一下,马车忽然停了下来,就听前头乱纷纷的。如鹂不用绮年说就已经探头出去:“双福,去看看怎么回事。”

    双福是刘管事带来的小厮,十三四岁的年纪,却十分灵活有眼色,身体也结实,千里万里的跑下来,丝毫不显累,闻言立刻溜下车辕往人群里钻了进去,片刻又钻了出来:“前头有辆驴车撞了人,苦主拉着要钱呢。”挠了挠头,“不过据小的看,多半是碰瓷儿的。”

    “你怎么知道?”绮年含笑。这小子猴精猴精的,真是粘上毛就可以上树了。

    “嗐,那拉车的驴老得牙口都快没了,一步三晃的能有多快?怎么就撞上了人?”双福比划着,逗得如鹂直笑,“别看那苦主躺在地下哼哼,可是人去拉就撒泼打滚的,真要是撞了,哪有那么大的精神头儿?可怜那驴车上坐的好像只有姐弟二人,年纪都还小呢,遇上这种无赖,自是没了办法。”

    “姐弟二人?没有大人在旁?”

    “小的看那俩姐弟还穿着孝呢——”双福偷偷看了绮年一眼,断定她并无不悦之色,才接着说,“怕是家里已经没有大人了。倒是旁边有个老嬷嬷,也不顶什么用。”

    这真是……同病相怜。如果换了是别人被碰瓷,绮年未必会管,但是听了双福这话,不禁油然生起一种伤感,往前倾了倾身:“刘管事——”

    刘管事是个人精,已经听出了绮年的意思:“姑娘,这种事……怕是不好管。”

    绮年略一犹豫:“让双福去问问吧,如果那人要的不多,就当随手做件善事。不与那无赖纠缠,想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这样处置刘管事倒是赞同的。虽然吴家是官宦之家,但出门在外,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倘若绮年非要让他去仗义执言搞清楚个是非曲直,那简直是自找麻烦,但是如果仅仅是代出几两银子——吴家还不缺这点银子,就是每年冬季施粥出去的银子,也不知是这个的多少倍了。而且前头堵成那样儿,早点打发了人也好早去驿馆歇下,后头马车上还有总兵夫人呢。

    双福拿着银子包一溜烟地又钻进人群里去了,绮年也就放下帘子等着。过了半晌,听得前面该是散了,双福笑嘻嘻地在马车外头说:“姑娘,那边的嬷嬷来给姑娘道谢呢。”

    “不必了——”绮年还是挺怕人扑通跪倒就磕头的,不过话没说完,就听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马车前面失声叫了出来:“刘,刘管事?是你?我,我是管青家的呀!”

    “这么说,那车上坐的人是表妹表弟?”绮年洗漱了,一边喝粥,一边还在惊讶这世界真小,巧合居然如此之多。

    “可不是么。”杨嬷嬷也有些不敢置信,“是三姑太太的一对儿女,姓乔,姑娘闺名连波,小少爷叫连章。”

    绮年在脑子里过了一下吴家的人员图表,想起来这位三姑太太名叫吴若莲,应该是后头这位老夫人颜氏所生的女儿,当初是嫁了一个乔姓武官,还不是在京城供职。

    “说是三姑太太前年就去了,因着离得远,一家子日子过得又不好,连进京报丧都不能。前些日子姑爷也去了,亲戚家里又不肯收留,表姑娘倒是个有主意的,拿了姑太太留下的最后一点东西,千里迢迢的就进京了。到了这边,身上已经没银子了,若不是遇着我们,连那驴车都要卖了。”杨嬷嬷不禁摇头叹息,“身边也只有三姑太太陪嫁的那个嬷嬷,姓吴,比我还小几岁呢,可是看那样儿老得都不像了,难怪刘管事都没认出来。”

    “真是造孽哟!”杨嬷嬷直拍大腿,“说是姑爷这些年官也升不上去,越升不上去,反而越往家里纳妾,用着三姑太太的陪嫁,什么腥的臭的拉了四五个家去,生了一屋子的庶子庶女,三姑太太就是给活生生气死的。这下可好,家也败了,就连姑爷的后事,都还是表姑娘带着弟弟支持的……”杨嬷嬷说得兴起,到这会才发现自己有些失言,怎么把生孩子的事都在没出阁的姑娘面前说呢?赶紧闭上了嘴。

    “既然是……现在的外祖母的女儿,怎么会……”嫁到京外并且丈夫品级还不高呢?

    杨嬷嬷犹豫了一下,才低声说:“三姑太太,小时候出痘,脸上落了疤。在脸腮处……有黄豆大小的四五处。”

    得,绮年立刻明白了。脸面脸面,这些官宦人家的女儿,一张脸真是十分要紧,若是留了疤落了伤,立马儿就跌了身价。吴若莲虽然是大学士之女,但脸上留了这么明显的麻疤,再想嫁入高门那是不可能了。并且京中的小…姐们自有交际圈子,只要你出来走动,人人都会知道你脸上有疤,瞒都瞒不住,只能骗骗京城外头的人了。

    杨嬷嬷叹了口气:“当初,老夫人也觉得三姑太太命苦,她出嫁的时候准备的陪嫁,那真是……就连四姑太太嫁进国公府,嫁妆也就是那么多了。”

    这是拿银子补女儿的缺陷了,可惜那家子似乎并不领情,最后丰厚的陪嫁被花光,人也被气死了。

    杨嬷嬷表情有些复杂:“说起来,三姑太太那脾气也实在是……当初在家的时候就欺负我们太太,还有二姑太太,没少受她的气……咳,如今人都去了,表姑娘也是可怜……”

    可想而知,一样是嫡出的姑娘,脸上却多了那么几个疤,估计在交际圈子里也抬不起头来,性格难免扭曲,肯定要拿自己的姊妹撒气的,尤其是庶出的妹妹,简直就是天生的受气包啊!结果呢,气性这么大有什么好处?还不是把自己给气死了。

    “那乔家……”算了,乔家但凡有个善心的,乔连波姐弟也不会跑来京城了,“表妹和表弟也是打算……”

    “是回京找老夫人的。”杨嬷嬷倒觉得不错,“老夫人最心疼三姑太太,必然会把表姑娘和表少爷留下的。”这样一来,绮年也是外孙女儿,既然留了那个,自然也要留这个了。

    绮年同意这一观点。说起来,外甥女儿依着舅舅生活也是很多的,但是如果上头有个不太亲切的外祖母,这事就不太好了,何况自己又不是她的亲外孙女。不过乔家姐弟却是老夫人亲生女儿的后代,那必然以及肯定是会留下来的,那么自己也留下来,自然也就名正言顺。

    “表妹还未洗漱完么?”虽然近京镇来往人多,但有吴侍郎和总兵夫人的名头,还是找到了上好的客栈,只是住起来难免要稍微挤一点,乔连波就要跟绮年住一间房了。

    “该是好了,老奴去看看。”杨嬷嬷没说,乔连波姐弟这些天连好一点的客栈都住不起,灰头土脸,真得花点时间来好好收拾才能见人呢。

    杨嬷嬷出去片刻,就引着乔连波姐弟进来了:“姑娘,表姑娘和表少爷来了。”

    绮年早就站了起来,微笑着迎上去:“表妹,表弟。”

    乔连波比绮年小一岁,几乎矮了半头,绮年的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空荡荡的,越发衬得人弱不禁风。也不知是不是有点营养不良,头发也略有些枯黄,只是眉眼生得极精致秀气,虽然尚未完全长开,也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进门就先盈盈拜了下去:“连波拜见表姐。”

    “快别多礼,都是自家姐妹。”绮年看她风一吹就倒的样子,赶紧上去扶着。

    乔连章也跟着做了个揖。他才七八岁大,绮年这里可没有男孩子的衣裳,穿的是刘管事现赶着去成衣铺买的。衣料虽然不错,针线却粗糙,亦不怎么合身,以至于他总是去扯自己的衣襟,看着就有些不够大方。

    绮年看着心里就不由得有些感叹。显然吴若莲虽然有丰厚的陪嫁,在婆家只怕也不是当家作主的,否则怎么把嫡子养成这样儿呢?幸而年纪还小,等到了吴家好好教导,大概还是养得过来的。不过这些话当然不能拿出来说,便只招呼两人坐下:“饭菜已经备好,出门在外,简薄了些,只有先委屈表妹表弟了。”

    乔连章到底年纪小,这些天只能啃冷馒头和火烧,现在看见桌上有r有菜,心思已经不在绮年这里了。绮年看着可怜,赶紧拉他坐下,盛了粥又给他揃菜:“慢些吃,一下子吃多了不好,要积食的。”

    乔连波捧了碗,眼圈就是一红:“今日若不是表姐古道热肠,只怕我和弟弟就……”泪珠一颗颗掉进了饭碗。

    绮年叹着气轻轻拍抚她后背:“都过去了,还想它做什么。明日就到京城,刘管事已经让人去送信了,外祖母听说你来,想必也是欢喜的。”

    她劝了半天,乔连章也不安地停下筷子看着姐姐,乔连波才止了泪,低声道:“让表姐见笑了。如今家里沦落成那副样子,不得已来寻舅舅和外祖母……”

    “这有什么好笑的。”绮年叹了口气,“你我是一样的,说这些做什么。赶了这些天的路也必定累得狠了,用了饭早些休息才是真的。看你瘦弱成这样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