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调教初唐 > 第 123 部分

第 123 部分

,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部落式的国家,我大唐,或许可以从此三者中作作文章。”长孙y人一句话就点到了重点。

    这一次,进奏院收到的消息却实很是让人吃惊,先是半个月前有情报来说象雄国有使节前往长安朝贡,希望大唐能调解与吐蕃的关系,然后就是昨天夜里收到了从吐蕃传来的消息,吐蕃正在大举征招士卒,准备要与象雄国决一生死的消息,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场重要会议。

    听得李叔叔连连点头:“不错,很好的想法,眼下吐蕃兵强马壮,正磨刀霍霍直指象雄,象雄若来,东女国必须是吐蕃的下一个目标,唇亡齿寒之理,他们应该懂得。”

    “道理人人都懂,不过,要看他们有没有胆子和眼光去做。”我有些担心地c了一句嘴,虽然我不知道历史上象雄和东女国是否进行过联合,但是历史上,就是松赞干布把整个高原地区给完全地统一了,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是啊!”李叔叔听了我这话,也是很苦恼地皱了皱眉头在殿内转悠了起来,看着那张地图上标出来的各个势力范围苦思不已。

    -----------…

    褚遂良这位谏议大夫又开始打击大伙的信心:“陛下,此法虽好,不过臣有些担心,东女国位处于与南诏交界,北临土谷浑之地,说起来,他就像是我们与吐蕃之间的第一道屏障,吐谷浑是第二道。东女国与我大唐没有厉害的冲突关系,我大唐也没办法让一个属国去攻打另一个属国,这非是宗主之国所为。”

    “禇大人,你这话,绩以为不妥,兵者诡道也,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能不损我大唐一兵一卒,而耗费野心勃勃的吐蕃的实力,使其攻守不能,于我大唐有大利,为何不能为之?莫非你想让陛下做那徒有仁义之美名,倒头来,变成天下人之笑柄的仁者宋襄不成?”李绩大叔讥讽道。

    这句话,立即引得一帮老兵痞在那乐呵呵地笑,禇遂良给气的直瞪眼。李叔叔也乐得直呲牙,似乎又觉得笑话自己的大臣不太好,赶紧打圆场道:“禇卿莫脑,李爱卿这话,还是很有道理的,作战,与治国不同,要的是狠,绝,不能对敌人有丝毫的仁慈之心,而治国,则要兼爱,以仁德来感化百姓,此二者,不同等同而论之。”

    李叔叔的说法很对,军人,就该时候把潜在的危险当成敌人,想尽一切办法把这些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而文臣,他们是用品德和行c来以身作则教化百姓,这也使得他们在许多事件的看法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好了,咱们可都别忘记了正事,眼下,松赞干布与象雄之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机的关头,很有可能会一触及发,问题就在于,松赞干布欲何时与象雄决一死战?”李叔叔看了几眼地图之后,扭头朝我问道。

    “这个小婿也不太清楚,不过,依小臣看,该是明年秋高马肥之时,因为眼下,吐蕃仍在暗中从我朝走私大量的铁器,是因为他们的军备仍稍嫌不足,而且,吐蕃去年到今年,往东女国派了三拔使节,看来,东女国的态度还在是其中摇摆不定。”我很是肯定地道。这一点,我有点沾沾自喜,若不是当初李叔叔听了我的话,注意到了科技和制造技术的保密措施,很有可能吐蕃已经学会了采用大唐的新式冶铁法和制作各种武器的程序,而象雄,怕是会在引起我们大唐重视之前就给松赞干布率领的吐蕃野人给咬得稀巴烂了。

    “是吗?”李叔叔埋头想了想:“贤婿,你执掌进奏院多时,情报一方面,你是最为熟悉,若是你,不动兵卒,是否有可能把这场战争拖上一两年?”

    “这个……”我

    难,战略大方针我能吹嘘,可具体c作我知道个p,,李叔叔笑了笑:“无妨,你但说便是,老夫想知道的就是你的看法。”

    “既然如此,小婿就冒犯了,依小婿而言,吐蕃、象雄、东女,可谓是三足鼎立之势,颇象东汉末年的魏蜀吴三国,魏者,吐蕃也,实力最强,蜀便是象雄,虽有一战之力,但是若吐蕃发举国之兵来战之,必不是敌手,而东女就是那吴国,静观其便,总想占点偏宜,却又害怕被咬上一口,这样一来。相互之间勾心斗角,谁都没办法一口气吃掉另外两家,所以,暂时的平衡,还是可以维持,首先,眼下吐蕃与象雄的关系最是紧张,而吐蕃与东女国这一段时间相对来说比较友善,这一点,是大家都明白的,以往吐蕃以往对东女国的态度却并不是这样的,至松赞干布上位之后,方才有所缓和,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吐蕃已经早就开始某划象雄,交好东女国,只要东女国不动兵,吐蕃就能在与象雄拚死搏杀之时,无后顾之忧,所以,最重要的还是东女国的态度,东女国虽然不曾与我大唐接壤,不过东女国却与我大唐的联系很是紧密。”

    “哦?!”李叔叔一愣,不光李叔叔,几乎在场的所有人都瞅着我。

    “诸位请看,吐蕃、东女国、象雄此三国,皆是地处高寒之地,其物产并不丰富,农作物有青、小麦、荞麦,而其最主要的主食是青稞,他们所用的一应瓷器、丝绸、茶叶以及盐这些生活的必须品和奢侈品皆是从我大唐贩入的,东女国上下皆对我大唐一向态度友善,为什么?因为吐蕃数十年来,常与其发生争战,掠其人口及牛马牲畜,而我大唐呢,我们的商人讲究的是公平专卖,如果没有我们大唐的商人,不光是东女国,就算是吐番和象雄,同样会没有丝绸没有茶叶,没有铁器……”道理我已经讲得很明白了,怎么理解是他们的事。

    在这个年代,吐蕃等大唐周边属国的锻造技术和着冶炼技术十分的落后,所以从贞观十五年到现在,吐蕃已经派来了不下五拔的使节,需望我大唐能开放关于农桑、冶炼、锻造、器械和建筑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来学习。不过眼下吐蕃派来的那些学习人员眼下全蹲在番学馆里,天天报着四书五经正啃的不亦乐呼。

    -----------…

    “所以,小婿以为,陛下该先明诏于吐蕃,调解吐蕃与象雄之间的关系,劝两国罢兵,另外,再派使节,往东女国一行,陈述利害关系,让东女国明白,象雄亡,他们必危的道理,而我大唐的边贸,应该加大茶叶、丝绸、瓷器等奢侈品的供应,另外,我大唐用这些来和东女国换购良马,让我大唐和东女国皆有利可图,另外,吐蕃本地的盐很少,他们每年都需要从东女国的手中购卖大量的食盐……”我所说的,都是我自己的观点,对于战争我不太熟悉,但是对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非常规战争,我切了解得非常的透彻,因为后世主要的战场就是在经济和资源上,没吃过猪r,至少见过猪是怎么走路的。

    大量的、新颖的、非常规化的经济侵略让李叔叔等人皆是耳目一新,从中大有获益,很快,把大家的热情都调动了起来,纷纷献计献策,最后议定,分明三个方案实施,第一,由李叔叔这位帝国主义头子以大唐皇帝陛下、宗主国的领导人的身份命令吐蕃和象雄罢兵言和,第二,严令吐谷浑取消对大唐商人进出高原地区的限制,多与这三国加强茶、丝绸、瓷器对马的贸易,最好能让这三个国家都生产对大唐的经济信赖性,第三是远期目标,从现在开始要在三到五年之内,加强与各个羌部的联系和控制,同化吐谷浑羌、党项羌,陈兵青海,威慑藏北。征服同化藏东、岷江上游诸羌,分隔吐蕃南诏,让他们没办法进行联手。以便于日后大唐准备充分之后,对这一地区进行手术刀式的剥离战术,把他们分割,切碎,剁烂……

    第525章 忠诚度二百五

    不过,由于事情已经得到了解决,这让李叔叔的心情得,使得李叔叔一扫了一开始接到吐蕃与象雄两国交战情报时的y郁道:“如此一来,老夫可不动一兵一卒,把吐蕃与象雄之决战,至少拖后两年,有了这段时间,老夫必能腾出手来,收拾吐蕃的松赞干布,这个狼子野心之小人!”李叔叔一巴掌狠狠地拍在榻栏上,发出的巨响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李叔叔没有理睬众人的目光,依旧在那发泄:“若非是当时安c了那么多的细作过去,怕是老夫还真让他给瞒得死死的。哼,老夫岂是轻易让人戏弄的?怪不得那个禄东赞之子钦陵赖在我大唐不走,说什么流恋长安之繁华,倾慕我朝之文化,怕是这小子是奉了松赞干布之令,怕是他担心象雄国有使来朝,到时候无人在此应对象雄国使节才是。”李叔叔说到最后,腮帮子都已经鼓了起来,表情变得狰狞,就像是随时要扑住猎物撕咬一番的猛兽。

    看样子,李叔叔是真的生气自己被一个比自己年轻得多的小p孩骗得团团转而感到了由衷的愤怒。这让李叔叔已经丧失了以往对吐蕃上至赞普,下到使节的好感,嗯,这才是我所认识的李叔叔,那位大唐帝国的缔造者,铁腕君王。相信用不了几年,吐蕃,一定会颤栗地臣服在大唐的铁骑之下。

    “陛下,此番象雄国使臣来朝贡,应该如何处置?”老爷子当先问道。李叔叔微微一愣,看向我家老爷子,老爷子微微垂首:“臣担心,我大唐能收到象雄派出使臣的消息,难保吐蕃会不清楚,所以,若是吐蕃中从阻挠的话……”

    李叔叔抚须点了点头:“爱卿言之有理,象雄使臣,这样,李绩,传诏令,让陇右道派一支精锐骑兵往迎之,严加护卫,无论如何一定要让他们平安到达长安。”

    “臣遵命。”李绩大叔躬身接令。“另外,象雄使臣到了长安,朕会亲自见上一见,不过,谈判之事,你们觉得,交给谁最合适?”李叔叔扫了一眼众人,最后把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诸位重臣互望了一眼,也全都把目光落到了我的身上。“陛下,老臣以为,还是让房贤侄去与象雄使节商谈最为合适,至少,他有过与薛延陀谈判之经验,可以为之借鉴。”李绩大叔嘴角一扯,笑得很是猥琐。靠!老流氓,就知道这帮老家伙没有个安好心。

    -----------…

    不过,眼下这群老流氓全拿眼神死死的盯着我,我变成了众目之的,想躲也没地方,躲不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谁让我这个年青俊杰这么受欢迎?换上了一张大无畏的、忠诚度达到二百五的表情,向着李叔叔至以崇高的注目礼,用那种无比期待地、极度渴望地语气恳请道:“小婿贸然请命,主持与象雄和吐蕃和谈一事,还望陛下能应允。”

    “呵呵呵,起来罢,嗯,好,很好,不愧是朕的爱婿,若能为朕解此忧患,他日,朕,必有重赏。哈哈哈……”李叔叔很是喜悦地拍着我的肩头道。我心里向李叔叔竖起了千万根中指,但是表情显得那么的感激涕淋:“多谢岳父大人厚待,小婿一定不辱使命,保证圆满完成陛下和国家交给我的这一项艰巨的任务。”

    象雄国的使节这一趟来出使长安,肯定是象雄王李聂秀已经害怕军事力量比自己强大的吐蕃,怕被吐蕃吞并掉,所以才来求助于大唐,这个时候,大唐若不榨点油水,实在是还不来。而且吐蕃使节也在,正好,本公子就当那天平,一头摆头吐蕃,一头摆着象雄,争取从两边都多掏一些油水,一举数得的好事,怕也只能是由我来出面方才做得到,若是让孔颖达那老腐儒或者是禇遂良这个伪君子来干的话,怕是到头来,反而是大唐吃了大亏,这两个一天倒晚子曰的笨蛋还以为占了天大的偏宜。

    如此光荣的任务交给了我,我就要把它给做好,争取做到完美,当然,在此之前,我先必须了解到关于象雄和着吐蕃的使节的个人情报,以及两个国家的军事力量对比,在我的指令下,进奏院,这位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谍报机构开始向大唐西部、南部伸展出了它那敏锐的触须。

    “文成出嫁团中的三百三十七名进奏院谋报人员,他们已经混入了吐蕃的各个阶层,不过,吐蕃的军

    们没有办法混入,毕竟他们不会信任外族。”裘丹i害资料,一面朝我报告情况,自从把文成公主到达吐蕃之后,就已经有相关于吐蕃的情报陆陆续续的汇总到了进奏院,不过前期都是一些吐蕃勋贵们无关痛痒的八卦消息,又或者是吐蕃百姓生产生活的常规性情报,直至贞观十七年,情况方有所好转,这也说明我们英勇的谍报人员已经逐步地取得了吐蕃上下的信任,渐渐地融入到吐蕃贵族和他们宗教的里,能从中获取少量具有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的情报了。

    “如今,吐蕃的苯教与佛教的竞争很是激烈,但是松赞干布及他的亲信大臣们更愿意信奉佛教,所以,我朝派过去的佛教徒不仅仅得到了当地的百姓的欢迎,在贵族里也甚有名望,他们如今已与吐蕃本地的佛教团体结成了联盟正在与苯教暗中对抗,当然,照公子之令,他们不会让佛教徒太过占优,另外,对于吐蕃全境地图的详图绘制工作尚未全部完成,这一次送来的,不过是大略的初稿地图,以后,他们会想办法将更详细地吐蕃及其周边详细地图再送过来。”

    我点了点头:“看样子,他们做得很好,至少在情报方面已经做得相当的成功,不过,这还不够,告诉他们,如今他们的任务,是想办法让那些信奉佛教的大臣与苯教徒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当然,越多越好,让他们的朝政乱成一锅粥,让松赞干布与禄东赞焦头烂额就再妙不过了,至少,朝纲未稳之前,松赞干布定然不敢轻易离开国都而率兵出战。”

    “好的,大人尽管放心,您的要求我们一定会送到他们的手中,另外,关于东女国这边,我们怎么处理?”裘丹墨把我的指令记在了一张纸上,然后又继续向我请示下一个问题。

    “东女国?他们目前为止,到今天五到十年之内,都将会是我大唐的盟友,所以,派一些人过去,最好是让那些往吐蕃交易的商人出面,多向东女国的贵族高层,多泄露一些关于吐蕃的情报,让他们明白,他们与象雄,是坐在同一条破船上的,吐蕃这条大鱼,如果把船帮咬烂了,掉进河里的,不光是象雄,他们也同样浮不了多长的时间。”

    -----------…

    这个时候,李孝德大步地走进了我的办公室:“大人,拿到了,这是下官在资料室里查找到的关于钦陵的情报,这是三个月前发来的。”

    “哦,好的,我倒想瞧瞧这家伙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接过了李孝德递来的情报,仔细地查看了起来。

    “钦陵,其祖世代为吐蕃贵族,姓薛氏。其乃吐蕃大相禄东赞之二子,其兄早亡,下有三个弟弟,赞婆、悉多、于勃论。钦陵善谋英果,与其父禄东赞肖似,松赞干布曾赞其有鹰视之姿,在吐蕃素有贤名,其三个弟弟,皆非善与之辈,赞婆、悉多皆为吐蕃悍将,年少便有成就……”看着这份关于钦陵的情报,我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看样子,这家伙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主,跟他爹禄东赞那个y险人有得一比。而且照情报上所言,禄东赞的这几个娃怕是没一个好鸟,都属于是危险人物,只不过,资料实在是太少了,让我很难得判断钦陵的真实性格和其本质。

    “只有这么多吗?”我有些不悦地抖了抖手中的情报,朝着李孝德问道。

    李孝德的表情也很是无奈,坐到榻上先喝了一大口水后言道:“是的,关于吐蕃使节团正使钦陵的情报就这么多,因为在吐蕃,我们的人手依然不足,主要是针对那些朝庭的重臣,还有各个大部落头领,若非是钦陵此次为出使我大唐的使节,只怕连这些消息也没有。”

    “三百多名谍报人员,这数目嘴上说起来似乎很多,可是,吐蕃也不小,大约有二百多万人口,成千上百的大小部落,各自重镇城池,这么一撒下去,怕是能见着个影就算是不错的了。”裘丹墨比划了一个手势苦笑道。

    第526章 翻译运动

    看样子,我们的工作做的依旧不够全面啊!”我叹了奏院成立已经,已经训练了大约有一千五百名间谍细作,另有八百名武功高强擅长于偷j摸狗杀人放火的死士,大唐这么大,周边的疆域这么广,光是这些个人手,根本就是不够塞牙缝的,但是这种暗中c作的单位,所有的动作都不能引起普通人的注意,所以在人选上一直采取的是慎之又慎的原则,这样一来,虽然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一个背叛了大唐的双面间谍,但是也让进奏院的工作开展很难得扩大范围。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过,现如今,李叔叔和着朝庭重臣们已经越来越重视情报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多次考虑了我提出来对进奏院进行扩大的建议,只不过,眼下最主要的事是平定高句丽,只能等待时机,当我们把北部疆域平定之后,再行扩充进奏院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唐细作的身影,将会在欧亚大陆的每个角落里闪现,直至整个世界都臣服到大唐的脚下,嗯,好像是白日做梦似的,不过,就把这当成我的梦想也未尝不可,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必须给自己建立一个远大的目标,有了目标,才能让人振奋精神向前方努力。

    边上的柳嘉明见我放下了文件,低声奏报道:“这一段时间以来,吐蕃使节钦陵并没有什么异常之举动,不过,他在长安结交权贵,挥金如土,倒很是笼络了一些人,另还与数位工部官员过往甚密,这几位工部官员已经在我们的人员监控之下,所以公子不需要太过担心,他的手下多人,这段时间隐匿于东、西两市,暗中收购大量的铁料和武器,另外还有数人,在几日前,曾经以游玩为名,接近过武研院,不过,被武研院的士卒加以驱逐,不过,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并没有死心。”

    -----------…

    “哼,他们会死心才怪,我大唐与薛延陀一战,不光光是打掉了北方胡人的傲气,也使得天下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