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抗日之白眼狼 > 第九十八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五)

第九十八章 消弭南北内战(十五)

希望火焰温度更高,可在玻璃瓶外捆扎一些铝粉或者镁粉。这样一来威力将相当惊人。

    刘庆斌的想法虽然很好,可是他却无法分身,只能委托别人来制造这莫洛托夫鸡尾酒了。尽管燃烧瓶看起来制作比较容易,但对全无经验的人来说,制造及使用燃烧瓶亦非全无难度。所以,刘庆斌必须要选择一个沉稳可靠的人负责试验,然后再大量制作。想了很久,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青帮军事部部长兼军事训练基地主任李龙。于是,刘庆斌专门写信给杜月笙,在信中他把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制造方法详细写了下来,吩咐杜月笙必须严格保密,只能由虞洽卿、李龙和他三人知道这件事情,要求于八月一日前将制造好的燃烧瓶,运送至南京雨花台。可以说,燃烧瓶效果如此之好,是杜月笙、虞洽卿和李龙三人通力合作的结果。

    不用徐二虎下命令撤退,敢死队员已经纷纷退了回去。雨花台阵地前,只留下星星点点依然顽强燃烧的火苗。当然,还有空气中弥漫的焦糊味。

    天亮时分,刘庆斌和众位军官来到了雨花台阵地前。放眼望去,只见到处都躺着被烧成木炭一般的武卫前军敢死队员的尸体。据事后核实,参加夜袭的总共有一千五百人,最终只撤回来了三百人,有将近一千二百人在夜袭中被活活烧死。加上白天进攻阵亡的士兵,昨天一天武卫前军就损失了五千多人。

    损失五千多人,连雨花台阵地都没摸着,张勋脸色铁青。徐二虎目光也有些呆滞,他还没有从昨夜的惊骇中回过神来。

    “张统领!”刘庆斌长叹了一声。

    “特使大人!卑职在!”

    张勋虽然气闷不已,可还没失去理智,听到刘庆斌在喊他,赶忙答应一声。

    “我现在安排人员和韩恢接洽,让他行个方便,不管怎么说,要尽快把他们给收殓了。”刘庆斌指了指战场上的遗骸:“否则,这么热的天,很容易出现疫病。再说了,这些士兵的遗体摆在这里,也影响士气!你说呢?”

    刘庆斌说的句句在理,处处都在为自己考虑,张勋再生气也明白其中利害,于是点点头道:“感谢特使大人关怀,卑职这就去安排!”

    刘庆斌也点点头,然后对着身边的张孝淮道:“张参谋,你去和韩恢接洽一下,把我的意思转达到!”

    “是!”张孝淮敬了一个军礼,毫不犹豫向雨花台阵地走去。

    ……

    通过张孝淮的协调,韩恢同意武卫前军派人打扫战场。

    在雨花台阵地防守人员的密切监视下,武卫前军足足花了三个小时,才将战场打扫完。

    上午十一点,第二天的进攻正式开始了。为了便于观察,刘庆斌和众位军官不再去聚宝楼了,索性就待在武卫前军的出发阵地前观战了。

    “让五个炮营同时开炮,不要心疼炮弹,把雨花台阵地给我翻地三尺!”张勋咬牙切齿命令道。

    近百门火炮轰轰隆隆咆哮起来。炮火耀眼,阻断了众人的视线,天空全是铁片的乱哄哄的声音。雨花台各阵地被打得烟焰张天,冰雹似的炮弹不断倾泻在这个小小的高地上。被炸断的石块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被弹片削断的树枝树枝叶簌簌地往下掉,掀翻的泥土,炸飞的石块,暴雨般地倾泻到空中。雨花台阵地的防守人员基本上都已经撤到了防炮洞里,伤亡并不明显。

    段祺瑞是炮兵出身,他看了看眼前的情形,摇摇头对一旁的张勋善意提醒道:“张统领,停下来吧!这样的炮击只是白白浪费炮弹,对敌人没有任何威胁,还是另想办法吧!”

    张勋瞅了一眼段祺瑞,没有说话,思忖片刻,然后对身旁的传令兵道:“去,把罗神炮给我叫来!”

    “是!”传令兵答应一声转身而去。

    不一会,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跑步来到张勋面前,抬手敬礼道:“报告,中路炮队炮兵排长罗大桥前来报到!”

    武卫前军的军制保持着淮军的传统,采步炮混合编组,共分中、前、后、左、右五路。其中,张勋独领中前后三路,徐二虎和张文远分别领左右两路。按照编制中路辖炮队一营、步队六营,其余各路辖炮队一营、步队四营。事实上,经过不断的扩招,武卫前军每路都已经有十来营步队了。但是,炮队依然是每路一营,毕竟炮兵不能像步兵那样可以速成。武卫前军步队一营设营官一员,帮带一员,营教习一员。营辖前、后、左、右四哨,每哨正副哨官各一员。哨辖三排,每排设排长一员,领三棚,每棚头目一名,正兵十二名。炮营编制员额与步营完全相同,亦为一营四哨。因每哨配备火炮口径大小不一,每哨火炮数量亦随之不同。以七五炮为例,每哨配备四门,每排配炮两门,另一排为护勇。每门炮正副车二辆,每车配马六匹,炮目骑马一匹,每炮兵勇二十四名。

    罗大桥作为武卫前军的炮兵排长,也就是说他管理着两门火炮。

    “罗神炮,你过来帮我看看,这样炮击对敌人有没有作用?”张勋也顾不上刘庆斌等人差异的目光,赶忙问道。

    “早看过了,这样的炮击没有任何作用!”罗神炮眯着眼睛回答道。

    “传令兵,传我命令!马上停止炮击!”张勋立即下了命令。

    段祺瑞觉得很奇怪,自己善意提醒张勋,张勋并不理会,可听了一个炮兵排长的答复,竟然毫不犹豫就下达了停止炮击的命令。段祺瑞做了几十年的炮兵,自然知道号称神炮,那肯定是有两把刷子的。

    刘庆斌对罗神炮也颇感兴趣,不过他还想看看再说。

    “罗神炮,你告诉我,还有没有更好发挥火炮作用的法子了?”张勋继续问道。

    “当然有了!”罗神炮斩钉截铁道。

    “哦?你快说,都是什么法子?”

    “至少有两个法子可以用,第一是设法增大火炮威力!第二,确保火炮准头!”

    “你再说具体点!”张勋听了罗神炮的话,虽然还是觉得一头雾水,可是心中却燃起了希望。

    “大帅,敌人的防御工事比较坚固,仅靠我们现在的火炮威力,根本无法撼动它。所以,必须要使用大口径的火炮才行!”罗大桥说出了第一个法子。

    “可是,军中现在没有大口径火炮,这可如何是好?”张勋无可奈何道。

    “大帅,您在南京驻守了数年,难道会不知道哪里有大口径火炮?”罗冒意味深长道。

    “对呀!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张勋使劲拍了一下脑袋:南京城周围到处都是炮台,随便哪门火炮都比自己现在的火炮威力要大的多!

    “不行!”段祺瑞和刘庆斌异口同声道。

    “特使大人,段总长,这是为何?”张勋见二人同时反对,不解地询问道。

    刘庆斌点点头:“段总长,你是专家,你告诉他吧!”

    “南京城现在已经在我们手中,我可不希望你用炮弹把它轰个稀巴烂!要知道炮台的火炮都是要塞炮,虽然威力巨大,可是距离越远误差也越大。现在距离最近的钟山炮台距雨花台也有7公里,除非你的炮兵有把握把炮弹都落在雨花台阵地上,否则我绝不会同意你用炮台的火炮射击。”段祺瑞严肃地说道。

    刘庆斌也点点头,指着不远处的炮兵阵地:“张统领,你看看他们,这么近都不一定能把炮弹落在雨花台上。七公里距离,到时候一炮把我们全部报销了,这仗也不用打了!”

    “这……”张勋也很为难,他哪里能保证自己的炮兵,一炮将他们全部报销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无奈之下,张勋只好看向了罗大桥。

    “大帅,您放心,7公里的距离,我保证每一发炮弹都落在雨花台之上!”罗大桥自信地点点头。

    刘庆斌看着罗大桥追问了一句:“你是保证你自己,还是保证所有的炮兵?”

    罗大桥低头沉吟片刻,然后抬起头来:“我只能保证我自己!”

    段祺瑞听了罗大桥的保证,有些诧异地看着他。自己是几十年的老炮兵了,而且还是科班出身的炮兵。现在虽然年龄大了,和火炮接触的也少了,技术有所生疏。可就算自己在全盛时期,也不敢吹这个牛:在7公里以外,所有的炮弹全部命中雨花台。

    刘庆斌指了指罗大桥转头对张勋道:“他可以使用任何一个炮台上的火炮。”

    张勋点点头道:“好的,我这就派人到钟山炮台去察看!”

    虽然罗大桥可以使用大口径的要塞炮,可他一次最多也只能发一炮。张勋虽然觉得有些惋惜,可也聊胜于无。

    “对了,你刚才说有两个法子可以更好地发挥火炮的作用,还有一个法子是什么?”段祺瑞似乎对罗大桥越来越感兴趣了。

    罗大桥指着雨花台阵地说道:“敌人兵力比较少,这是他们的劣势。但是,他们用重机枪火力弥补了这一劣势。只要用火炮定点拔除他们的重机枪火力点,然后再发动进攻,就容易多了!”

    “定点拔除?”

    刘庆斌听懂了罗大桥的意思,这就好比是狙击手指哪打哪,一击致命。只不过罗大桥这个狙击手用的不是枪,而是火炮。这可能吗?

    段祺瑞也不敢相信:“你真得确定可以做到?”

    “试试吧!”罗大桥泰然自若道。

    “张统领,钟山炮台的消息一时半会还来不了。要不,让他先试试第二个法子,如何?”段祺瑞心痒难耐,赶忙向张勋建议道。

    张勋也正有此意,他对罗大桥命令道:“就按你的法子来把,我们一起去看看!”

    “是!”罗大桥答应一声转身就走。

    众人也紧跟着罗大桥来到了火炮阵地前。

    “排长,您回来了!”

    罗大桥回到自己的火炮前,他的士兵都围上来问候他。

    “咦?罗排长,你的排里怎么就这么点人?”段祺瑞奇怪地问道。

    按照武卫前军的编制,炮队每门炮配备兵勇二十四名。也就是说,罗大桥的手底下应该由48名士兵。可是眼前的士兵似乎连三分之一都不到。

    罗大桥点点头,指着自己的部属道:“整个炮营就他们14个人愿意按照我的方法训练,所以我的排就只有他们14个人。”

    顿了顿,罗大桥接着说道:“其实,对于两门炮来说,14个人足够了,再多也是浪费!”

    众人不再言语,而是打量起罗大桥的两门火炮。罗大桥的两门火炮和炮队其他火炮一样,都是克虏伯75毫米1903型野战炮。

    “小伙子们,准备干活了!”

    罗大桥一声吆喝,手下的十四人立刻开始行动起来,看起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段祺瑞从各炮手熟练的动作看的出,罗大桥这些人平时没少训练。

    “报告排长,目测距离513步!”其中一门炮的观测员报告道。

    “报告排长,目测距离513步又2尺!”另外一门炮的观测员紧接着报告道。

    “不错,小亮子有进步!”罗大桥拍了一下第二名观测员的肩头:“目测距离应该是513步又2尺7寸!”

    刘庆斌在一旁咂舌,如此精确的目测他还是第一次见到,段祺瑞更是长大了嘴,科班毕业的他什么时候见过这种测距方式。

    “报告排长,炮弹重9斤9两7钱!”

    “报告排长,炮弹重9斤9两8钱!”

    罗大桥点点头。

    刘庆斌觉得很奇怪,轻声向段祺瑞询问道:“这炮弹难道不是一样重的吗?”

    段祺瑞摇摇头:“炮弹装药量会有些误差,大概就在几克之间,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报上炮弹重量呢?”

    “是为了微调,使弹着点更加精确!”段祺瑞自然明白其中道理。

    “装填手一掂就能报出炮弹重量?而且还能准确到了钱?”刘庆斌觉得不可思议。

    段祺瑞摇摇头:“这可能就是罗大桥之前所说的,整个炮队都不愿意按照他的方法训练的原因所在吧!”

    “装弹!”罗大桥一声令下。

    当两门炮的炮弹装好之后,罗大桥走到第一门炮后眯眼略一瞄准,然后命令道:“炮口上抬1分,左偏7厘!”说罢走到第二门炮后,依然是眯眼瞄准后命令道:“炮口上抬4厘,右偏3厘!”

    待两炮调整完后,罗大桥点点头大喊道:“预备—放!”

    罗大桥正面的雨花台防御阵地有四座的暗堡,每座暗堡都设置了马克沁重机枪。

    只听“轰!”“轰!”两声炮响,两发炮弹正好击中暗堡的上部。暗堡非常坚固,虽然碎石四处飞溅,但整体依然完好。

    刘庆斌和段祺瑞互相看了一眼,他们都觉很是惊异:罗大桥不愧有罗神炮之称,这么远的距离竟然能两炮同时击中直径仅有三米的暗堡顶部。可惜的是炮弹威力有限,否则这个暗堡铁定是要报销了。

    张勋在一旁见状,赶忙催促道:“罗神炮,继续轰它!”

    罗大桥却摇摇头:“大帅,这样没有用!”

    “那怎么办?”张勋有些沮丧道。

    “大帅,你看见暗堡前面堆的那些沙袋了吗?”罗大桥问道。

    “看到了,你准备怎么办?”张勋迫不及待问道。

    “咱们虽然炸不垮暗堡,但是我们可以让炮弹落在这些沙包底部,通过的威力将沙包击散,只要能堵住暗堡的射击孔,重机枪就无法发挥威力了!”罗大桥一口气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听罢,张勋愣住了。过了好一会,他才狠劲咽了咽唾沫:“这……这能行吗?”

    罗大桥摇摇头:“不知道,先试试再说吧!”

    终于,刘庆斌和段祺瑞也醒过神来了,他们被罗大桥的想法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