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两百五十一章 武功之战27

第两百五十一章 武功之战27

他和秘辉那真是国仇家恨全都有了,而他又错误的理解了董卓的意思,结果秘辉这个自诩羌人第一勇士、能和张飞打的有声有色的人竟然倒在了区区三十军棍之下,三十军棍刚打完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羌人尊崇勇者,当一万两千羌兵听着秘辉受刑时那震天撼地的惨叫声,脸上都感觉火辣辣的,因为他们认为秘辉丢了羌人的脸,不就是三十军棍吗?至于叫的比杀猪还惨十倍?是不是嫌在自己这边丢人还不够,还想把人丢到刘璋大营里去?可是当他们收敛秘辉尸体的时候,看着屁股所有骨头被打成米粒状,几乎被从屁股生生打成两截的秘辉的尸体,所有人都心生寒意,也再没有人指责秘辉受刑时的反应。

    李儒好不容易劝住了董卓,刚放下心来,转眼秘辉便被活活打死,李儒恨不得把那施刑的士兵给活埋了!可是他不能,一是因为从法律上来说,这人没有一点罪名,他只是按照董卓的命令打了秘辉三十军棍,半棍子都没多,谁叫秘辉“身体”不行了?二是因为他没那个时间,他得知秘辉被打死的第一时间不是去找董卓抱怨,而是马不停蹄的找到北宫衍,好言相劝,一再表示这只是一个意外,希望不会因此而伤到两家情谊,同时表示会厚葬秘辉。

    上一次战斗,董卓竟然让北宫衍的族人离开坐骑,以步兵的身份参于攻击,结果两千羌兵成为了牺牲品,这明显是将他的人作为炮灰的行为已令他心中不满,这一次又被其害死他心腹爱将,他心里好受才怪了,可是想到董卓帮助自己报了杀父之仇,无论如何也算对自己有恩,而且此时两军还是枉在一起的蚂蚱,想要活命只能往一处使力,他也只得暗暗不岔的接受了李儒的说法。

    安抚住房北宫衍后,李儒又找到了董卓,劝了半天董卓才愿意就此事向北宫衍表达歉意,同时将秘辉以阵亡对待,表示会厚敛秘辉,并给秘辉家人一笔丰富的抚恤。接着,李儒又向董卓提出一个令董卓无比愤怒的意见,那就是立即撤退,不能有丝毫犹豫,否则郿坞敌军一旦扑过来,一切就真的完了。董卓很清楚,这一退容易,可是再想回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他的统治完全建立在强大的武力镇压之上,一点也不得民心,要是把这些地盘让给刘璋,以刘璋笼络人心的手段,不出十天,恐怕这些百姓就都跟着刘璋屁股后面走了。就算是董卓赖以自保的军队吧,在接连遭受失败后,军心士气已到冰点,此时要是一退,军心就真的全散了,恐怕还没到长安,人已经跑了一大半了,没有了人,就算退到长安又有什么用?何况眼下长安可不是什么好去处,长安那个地方东北面有吕布,如果董卓从武功撤退,南面和西南面则完全是刘璋的地盘了,长安基本上就是一座孤城,城池再高大坚固,一旦被刘璋四面合围,刘璋甚至不需要强攻,只是围困就足以令他死无葬身之地。董卓把自已顾虑和李儒一说,李儒表示退往长安并不是最终目的,他的想法是退往长安的途中,派快马召牛辅撤离函谷一线,两军汇合,再加上长安守军,兵力将超过十万,而后如当年离开洛阳一样,将长安搜刮一空,而后用军队逼迫长安百姓全部随军前往武威,在武威一线抵抗刘璋,开成僵持后继续向西发展,经略西域以蓄实力,等待时机再图恢复西凉。李儒并不愿意用这种枯竭泽而渔的办法,可是谁都知道武威一带土地贫瘠、不烟稀少,如果不把安长搬空,根本没有和刘璋对峙的底子。面对现实,咆哮了半天的董卓最终咬着牙接受了李儒的意见,决定次日起程退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