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庶单福

第一百六十二章 徐庶单福

了穿越人士的脸了……”刘璋一边暗中埋怨历代史官,一面回忆前生所阅,很快他就发现,原来错的不是史官,而是自己。据史书所载,徐庶原名单福,颖川长社人,爱击剑、性任侠,公元188年,他为人打报不平,伤人性命后逃离,从此更名徐庶。刘璋之所以记错,就不得不说全是罗大师的错了,他老人家一本《三国演义》不知道误导了多少代国人,甚至是全球喜爱中华文化的外国人。此书太过经典,被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以至于许多人将此书当作了真实历史。刘璋虽然读过《三国志》,也知道历史中真实的单福,但是相比枯燥的史书,还是通俗有趣的《三国演义》更加郎郎上口,刚才初闻单福之名下,欢喜雀跃的他没有仔细思索便脱口而出,这才小小的丢了次人。不过这也不能全怪他,因为他已经从许多事情中明白,这个时代有历史有出入,也并非忠为演义……

    而单福之所为没有像演义中那样以化名与刘备相见,并出言试探,却是因为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演义中,刘备不过荆州客将,窝居新野小县,实力低微,而刘备的大敌——荡平北方的曹操眼睛从未离开过刘备,面对庞大的曹操,刘备幸存的机会可说微乎其微。所谓良臣择主而仕,单福是一个聪明人,他不会把自己的前途轻易许人,因为这还关系到他的生命。他明白刘备面临的困境,所以这才出言试探,如果刘备应对有误,则说明其并非明主,他会毫不犹豫的离开,即便终老山林。而此刻,刘璋坐拥益、荆二州,人口千万以上,甲兵数十万,实力可谓冠盖群雄,文有荀彧、荀攸、郭嘉、戏志才、满宠等,武有徐晃、张辽、黄忠、于禁、张任、高顺等,与荀彧等同为颖川人的单福当然听说过颖川诸子的大名,他相信有广阔地盘的刘璋得到这些人相助,只要不是倒行逆施,这天下基本上已经是刘璋的囊中之物了,再加上刘璋宗室出身,南面称君可谓是名正言顺!得知这些情况后,单福还会来初见刘备时那一套吗?当然不会!他清楚知道只要刘璋给他一片空间,他就可以实现毕身的抱负,如果他还遮遮掩掩的,被刘璋认为别有所图,错失良机,岂非自误?

    “看来我得到的情报确实有问题……不管怎么说,单福也好,徐庶也罢,只要是你元直就好!”刘璋很快收拾好心情,把小小郁闷抛到了九宵云外。徐庶啊,不对,单福啊,那可是被刘备称为王佐之才的大牛人啊,可惜曹操攻略荆州时俘获其母,曹操深爱单福之才,于是命程昱假造单母家书劝其归曹。单福事母甚孝,得书后对刘备说“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不幸老母被掳,方寸已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北上侍养老母”,与刘备洒泪而别,北上归曹(史书中并无走马荐诸葛一事,单福与诸葛亮交好,早早便向刘备推荐诸葛亮,诸葛亮在多番考察后于公元207年入仕刘备,而北上归曹却是公元208年之事)。虽然才华横溢,但投降曹操后,单福不愿与故主及好友为敌,拒绝为曹操出谋划策,归曹数十年无有建树,终生寂寂无名,令人叹息。前生,刘璋曾臆想,如果单福没有北上归曹,而是留在刘备身边,那么他的名气绝对不会比诸葛亮低。而刘备有单福相助,成就必定不仅限于益州一地,诸葛亮擅自内政,但对军略却并不如演义中那般夸张,而单福却正好可以弥补诸葛亮这一方面的不足,如果刘备同时得二人相助,一内一外,以诸葛亮为丞相,以单福为都督,那么历史可能就是另一个走向了……现在既然被刘璋遇到,那么他就不可能再让悲剧发生在单福身上!

    刘璋压下心中欢喜,亲自为单福介绍在座之人。

    后世有句话叫做“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与荀攸、戏志才、郭嘉等颖川老乡相见虽然没有眼泪汪汪,却也激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