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一百零六章 泰伯仲雍(求收藏)

第一百零六章 泰伯仲雍(求收藏)

考虑到刘瑁身体的原因,这才停止了没有尽头的送行。

    荀彧看着渐行渐远的刘范、刘涎,感叹道:“大公子、二公子真乃泰伯、仲雍复生矣!”

    刘璋当然知道泰伯、仲雍的故事,泰伯,吴国第一代君主,姬姓、商末岐山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仲雍,古公亶父次子。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再由季历传位于季历之子昌(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太伯、仲雍为了让三弟季历顺利接任王位,自愿出走至荆蛮号勾吴,最终成就了周文王和周氏八百年社稷。

    刘璋不禁叹道:“大哥、二哥堪比泰伯、仲雍,但我却不如季历啊……”

    荀彧忙道:“主公不必自谦,主公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才智绝不在季历之下,季历得位从而开创了周朝八百年江山,我大汉亦必在公子手中振兴……”

    “希望我不会令你们失望!”刘璋叹息着看向远方,直到刘范、刘瑁消失在天地之间,这才兴致怏怏的回了成都。

    刘璋回到成都后,与三哥一道去看望了母亲。父亲的去世令刘氏十分悲伤,身体也越发虚弱,幸好刘璋将张仲景留了下来,有医圣配药治理,刘氏的身体倒没有什么危险。可是今天两个儿子去了南中那穷山恶水之处,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这让年迈的刘氏倍加难过。有见于此,刘璋和三哥刘瑁整天都陪着母亲说话,这才让母亲的心情稍微好转了些。

    第二天,刘璋召一众心腹议事,议题还是他最关心的蛮人问题。

    蛮人是个很大的概念,分布在后世的广东、浙江、江苏、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分为百越、百濮、巴蜀三大系,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多为南蛮演变而来。蛮人所生存的环境还不是后世的令行禁止乐而忘返江南水乡、滇池瀑布,此时他们的家乡几乎还处于原始社会,环境险恶、物产匮乏,生活非常艰难。险恶的环境也造就了蛮人好勇斗狠、争强好胜、坚韧不拔的性格,为了应对险恶的环境,他们必须要团结在一起,而为了活下去,他们索取一切资源,向敌对部落、向那些自诩高贵的汉人索取,因而他们与部落、家族以外的人关系十分紧张,这也造成了蛮人多排外的性格。而汉人自视甚高,看不起蛮人,为了打压、控制蛮人,他们往往在自己和蛮人之间建起一道封锁线,杜绝铁、盐、粮食进入蛮人地盘。

    蛮人时常在生死线上挣扎,为了生存,当中央王朝强势、稳定时,他们往往称臣纳贡,以换取边界贸易开放,易得生存所需(交易往往很不公平,为了彰显汉人的高贵,汉人往往将自己出售物货价格抬高数倍,而收购蛮人出产却十分低廉);当中央王朝陷入动乱之时,他们往往会武装劫掠汉人,双方的矛盾延续了上千年,如果没有意外,末来还将持续近两千年,直到新中国的成立才真正解决了民族矛盾。

    益州生活的主要是蛮人三系之一的巴蜀系,刘璋已经了解过,益州蛮人约有一百五十万,因为很多蛮人生活的村寨都在深山老林之中,他们的村寨往往禁止汉人踏入,所以无法得出一个详细的数字。要知道益州总人口不过七百二十余万(黄巾之乱未波及益州,反倒是黄巾之乱时许多难民涌入了益州,此时益州的人口较黄巾之乱前更多出了十余万)。如果刘璋专注对外作战之时,蛮人突然叛乱,那益州根基将面临莫大的危险,刘璋绝对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