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龙兴之所 > 第四十九章 颖川群贤

第四十九章 颖川群贤

尉曹操秉圣上密旨,号令天下英雄会盟讨董,想那袁绍一门有四氏三公之名,必定奉诏出兵讨董,我有心邀文若一同前往袁绍处辅佐他,文若因何不允?”

    个子不高的郭图道:“周朝未年,天下大乱,诸侯攻伐兼并,兵戈数百年未有一息。如今大汉已隐有周朝未年之象,奉孝有匡世之志,想借袁氏一门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威望无俩的优势条件,助其止息纷争,使大汉不蹈周未覆辙,此万斤重担奉孝愿一力承担,着实令图钦佩!”

    荀彧:“奉孝之志我亦十万敬佩,然当年韩信投楚,楚项识人不明,不愿重用,信郁郁不得志。其后改投高祖,终一飞冲天,官至齐王,不管结局如何,他总是佐高祖平定天下,创下大汉江山,至此已四百余载,他更被高祖称为汉兴三杰之一。那袁绍虽有贤名,但实则不过楚项之辈耳,好谋无断、寡恩薄义,投他恐难成大事。”

    手中把玩着温玉的许攸道:“文若此言差矣,攸早年与袁本初相识,其人志向高远、才干不凡,又能礼贤下士,乃罕有良主!”

    郭嘉:“子远之言有理,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等与袁绍未有蒙面,早下定论未免有些武断。不如先往其地一行,如果观其可托大事,我等便服佐,如若不然,我等再离开另投明君不晚。”

    长须及胸的陈群道:“若如奉孝所言,如果袁绍难成大事,我等来回奔走,岂不是浪费光阴?人生勿勿,不过数十载。我等又何必为一难成大事之人浪费保贵光阴?”

    荀彧:“正是如此。”

    郭嘉:“难道我等在此坐等空谈便不是浪费光阴?”

    荀彧:“不然,我等在此稍等,必有明主前来!”

    郭嘉:“文若莫非还懂得卜问封辞?”

    荀彧:“非也!”

    郭嘉:“既然如此,为何能未卜先知,言有明主来寻?”

    荀彧:“只因此人不久前曾经来过,只是当时奉孝游学未归,不曾得见!”

    郭嘉:“此人是谁能得文若看重,其必有不凡之处!”

    荀彧:“此人乃汉景帝五子、鲁恭王之后、益州牧刘焉之子刘璋。”

    郭嘉:“刘焉之名倒是有所耳闻,然嘉观其不过一老持守成之辈,如在太平年月,此人倒是三公之才,但乱世之中恐难有立足之地。刘璋既是其子,恐怕受其影响甚深,难成大事!”

    郭嘉果然聪慧,光凭区区耳闻便将刘焉性格摸得八九不离十,更是从刘焉身上将刘璋的性格判断的几乎一清二楚。历史上的刘焉父子确认只想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益州站稳脚跟后便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闭关自守,安安稳稳的当成了益州的土皇帝。最后因为受到张鲁的威胁,不得不请刘备进入益州帮助其御敌,谁料刘备不安好心,乘机夺了他的城池。只是如今的刘璋已经不是历史上的刘璋,如今他已经有了王霸之志,绝不会坐困益州,郭嘉这回可是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