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十色 > 第14部分

第14部分

,大概也是命中注定的就这么多吧。

    谁都不会预知后来的命运会是个什么德行,会是个什么爷爷奶奶样,所以大家也都认命,也都没有紧迫感,更没有只争朝夕,甚至都在后来的现实中默默地承受了所有的一切。

    陆萍他们刚刚大学毕业文革就开始了。他们三个被同时分配到省交通厅。

    虽然到了一个厅里,可是却不在同一个部门。陆萍去的是道桥设计处,袁鸣放去的是道桥施工监理处,而陈默然去的则是桥梁施工的第四工程处。

    他们三个人见面的机会就少了,不过,有事儿没事儿的,他们三个就用书信来往。

    信的内容没什么真正的情话,一是那个时代的人羞于用文字来表述自己的情爱,二是都在有意无意地惧怕一旦信被他人看见可能发生的严重后果,三是他们之间似乎不用语言文字的亲昵也能维系相互的亲密无间。

    也可以说,只要见到对方的来信,哪怕只喊些革命口号,甚至只是一张空白信纸,也就完全知晓了对方的心。

    那种默契和笃信不是一般关系能够达到和实现的。真正实现了“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理想境界,只是他们不是两情,是2+1或1拖2的两情,这更是难得的一种和谐恋情,那种双重的,成倍的,叠加的恋情当然是令人当时的他们双倍地幸福和快慰了……

    那个期间他们似乎都不着急,觉得自己会永远这么年轻下去,不用急于让我们的关系再向前跨越一步。好像我们都能活上个一两百岁,没必要急着做那些男女之事,都可以等,等一个谁都说不清的日子……

    不过由于一个大的时代的变迁,无形当中就又将他们集结到了一起,使他们的情感关系骤然发生了巨大变化……

    由于文革开始了,传统的、权威的、西化的东西就都被打烂了,砸碎了。

    他们几个所在的单位也不例外,大家都去搞文化革命去了,也就没人搞业务了。他们几个学到的道桥专业的知识也就荒废了。大概过了三四年吧,听到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最高指示后,局里才又开始立项目造桥。

    可是那些造桥专家和道桥的学术权威都被造反派给打倒了,想要促生产可是没人设计、没人施工、没人监理了。然而口号喊出去了,怎么办。那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可是拿什么来创造条件呢,情急之下,就拿他们几个道桥专业刚毕业没几年,还没成为反动权威,还没成为专政对象,还没被打倒的小青年来出菜了。

    那是陆萍平生设计的第一座桥梁,是一座设计承重12吨,拖车0吨的平战两用桥,是一座既古典又现代,既美观又实用的美轮美奂的拱桥。

    陆萍的设计一出来,也没用专家论证,也没用权威来评估,说干就干,说上就上。

    就由陈默然任造桥施工大队长,由袁鸣放任造桥工程后勤大队长,而陆萍是桥梁的设计者,自然也就担当了大桥建设的工程监理。

    就这样施工队开赴桓仁县,像开玩笑一样地开始在浑江之上修建了一座给后人带来无限便利也带来无限遗憾的“北江桥”。(

    -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