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明祀 > 33、厚待重臣赏同宴、手不释卷圣德显

33、厚待重臣赏同宴、手不释卷圣德显

是连道不敢,等待天子下箸。

    “吾年少,唯恐饮酒误事,当不得与二公同饮,先生、太宰自便!”

    朱厚熜一边拿着《大明会典》看,一边往嘴里扒饭,见到二人斯斯文文,遂与之说道。

    王琼听后,心中甚是意动,立即搭话:“昔日,帝女令仪狄作美酒,进献与夏禹。禹王饮后有感美酒甘甜可口,故令天下禁酒,又云:‘后世必有以酒而亡其国者。’……后世未引戒,始有成汤伐夏,帝辛蒲社……今圣人亦知克制,夫复何求也?”

    王琼所讲,乃说大禹禁酒之事,大禹在位之时,帝女让仪狄做美酒献给大禹,大禹饮后便下令禁酒,更言后世必有以酒亡国者。果不其然,其苗裔夏桀因好酒而亡,商纣亦然。

    今日朱厚熜自律也不饮酒,如此则让王琼感觉日后可期,可见大明即将如日中天矣。

    “王吏部所言极是,圣人以身作则,用膳亦不忘图进,实则令我辈汗颜!”

    王琼发话,作为内阁大学士的梁储,不可能一言不发。

    “吾有闻:‘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是故圣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值有圣人金科玉律,朕实不敢有任何懈怠!”

    “陛下已知道矣!”两人瞬间又是感动不已,一声感叹,脱口而出。

    若非今日天子年龄尚幼,所经历之事甚少,唯恐日后将有反复,如此圣明君主,岂非士人之愿?

    今上出则圣人教训,入则祖宗成法,实乃万众期待之君,只可惜不是由百官所教导成长。

    不然双方也绝对不会如此相争。

    如若朱厚熜是朱厚照所立皇太弟,然后在文华殿受百官教导,如今登基称帝,则必然无如此多波折。

    可惜并不是。

    如此也就意味着,群臣根本不了解皇帝,即使了解,也只不过是表面而已。

    同样皇帝也不了解群臣。

    故而双方介怀甚深,以至于互相还有所防备、猜忌。

    皇帝为保自己,百官亦保自己,如何能够不发生冲突?

    如果皇帝懂得节制尚且还好,如若不懂,随着性子胡来,则必然朝政被误。

    群臣也会因为皇帝,而陷入党争之中。

    当然并非说皇帝不与百官争,就不会发生党争,而是因为皇帝插手相争,则会更加激化党争,使党争矛盾会变得更加激烈。

    明代党争由来已久,自开国淮西党便与其余人相争,而明宪宗之时,李贤各种打压其他党羽,乃至明孝宗,以及正德年间都在党争,六部与内阁相争、内阁与内阁相争、地方官与京官相争。

    只不过大家都稍有克制,使得明面上看并没什么,实际上暗地风云吊诡,令人蹭目结舌,直呼“精彩”。

    因为这些乃是暗地之事,故而也没有闹出多大事件,不是官场中人,并没有太大注意。

    但如果皇帝亲自下场,则结果非比一般。

    有了皇帝助拳,其攻势必定更加迅猛,且将暗地之事,摆上明面,毫无顾忌,大打出手,甚至来回倾轧。

    明朝“大礼议”乃是最好见证。

    自此之后,明朝党争皆摆放明面,且出手肆无忌惮,惟有隆庆年间稍微好点。

    但也有高拱两起两落之事。

    如果被贬到江西,再来一起一落,只怕高拱就可以废帝摄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