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逆宋 > 一二七 治理岭南

一二七 治理岭南

    编排谶语的人既然无迹可寻,柴宗训便暂且不管他,只着意于抚境安民和扩大穗都港。

    趁这时候,柴宗训巡幸了穗都周边,也算故地重游吧。

    不过他发现,南汉虽号称六十州,然除了穗都周边的莞郡,南海郡,鹅城人烟还算稠密外,其他地方人烟都很稀少,要么便是大山里住着的夷民和俚民。

    如果要将岭南治理好,从而辐射海外诸国和西南诸夷,非得一个有大战略的人不可。而要利用好穗都港,更得修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游历回来,柴宗训当即召见南汉先前的一拨官员,询问打通岭南至中原道路的情况。

    工部侍郎陈樵率先答到:“回皇上,岭南本有一条通往中原的大道,名大庾道,先隋唐时,中原物产便是经大庾道往穗都港,通往海外诸国,穗都市舶司便由此起。只是唐末群雄并起,大庾道因份数不同势力掌控,过往商贾屡遭盘剥,渐渐便不往此去,竟至大庾道就此荒废。”

    有老路怎么也比开辟一条新路强,柴宗训大喜:“快快展开舆图,告知朕大庾道方位。”

    陈樵打开地图,指着岭南东北的群山说到:“皇上,此处乃岭南五岭之一的梅岭,越过此岭,便到了南唐虔城,大庾道便在此间。商旅不仅从陆路可过,亦可由越水直入溱水而到达虔城,至虔城入长江而发往天下各地。”

    “若能疏通水道,还可经越水转郁水入百越夜郎;越水继续南下,便可至安南郡。”

    陈樵继续说到:“先时南汉主本欲修通大庾道,然南唐故主李璟不允,故未能成行,如今吾皇欲重修大庾道,亦须南唐主首肯。”

    “此事倒也简单,”慕容德丰接话到:“皇上可降旨李煜,命其征发民夫修通大庾道,疏通溱水航道,过往商旅税赋均归南唐所有。”

    陈樵摇头到:“慕容大人有所不知,往来商旅获利本就不高,若经由南唐、中原数道税收,利润更薄,便是修通此道,恐商旅也难行。”

    慕容德丰淡淡一笑:“若自越水北上商旅,可由南越发放路引,过虔城时交税赋与南唐,至于我中原,不征税也罢,权当为了天下子民。”

    “不征税?”陈樵惊讶到:“先前刘氏当国,国库一半以上依靠越水税赋,若吾皇不征税,则岭南救灾平乱,安抚流民,乃至于公门中人,军营兵士饷银从何而来?”

    柴宗训与慕容德丰相视一笑,开口到:“陈卿家倒不必担忧,你且拿出个修复大庾道及疏浚河道的方策来,朕降旨李煜去修便是。”

    陈樵虽是不解,仍拱手到:“臣遵旨。”

    “好了,尔等先退下吧,”柴宗训说到:“朕与慕容少师还有其他事情商议。”

    待南汉官员一走,慕容德丰笑到:“他们怎会知道皇上的宏图伟业,李煜修复大庾道,不也是替我大周在修么。”

    “不征税给他点甜头,他怎会安心替我大周卖命?”慕容德丰接着说到:“修通大庾道水陆路须穿越南岭,难度极大,南唐国内必会民怨沸腾。待大庾道修通,皇上趁势收归南唐,难度要小得多。”

    像慕容德丰这种有战略眼光的人,如果多几个就好了。

    “慕容兄,”柴宗训开口到:“朕有个想法。”

    慕容德丰拱手到:“请皇上示下。”

    柴宗训说到:“岭南一地,辐射多国,朕欲再造汉唐,岭南实在太过重要。”

    “皇上,臣明白,”慕容德丰接话到:“臣愿为皇上守岭南。”

    柴宗训重重的点头:“朕知道,关键时候慕容兄始终都能相信。朕不仅要你守好岭南,还要你将岭南发展起来,你便说吧,不管是财还是人,要什么朕给什么。”

    慕容德丰沉默一阵,开口到:“皇上,岭南本属蛮荒之地,连日来臣随驾巡幸,却觉岭南多才俊。若臣守岭南,不要财也不要人,只须皇上准臣三件事。”

    “只要慕容兄能治理好岭南,莫说三件,三十件朕也答应。”

    “第一件便是开岭南恩科,自岭南取士,以岭南人治岭南。只因中原数千年偏见岭南乃蛮荒之地,臣恐外官进入不肯实心任事。”

    这一点倒是真的,大一统王朝之时,岭南多为流放人犯,或贬谪官员之所,多半官员至此时皆心怀怨恨,哪还有心思为老百姓办事。

    “第二件便是督促李煜在两年内修复大庾道水陆路,岭南连通海外诸国,若能扩大我中原与海外诸国贸易往来,臣敢保证,五年便可还皇上一个富庶之岭南。”

    “第三,却也是最重要的一件,臣若治岭南,须有掌一切生杀予夺之权,只因岭南距汴梁路途遥远,信息不通,臣恐决议之时因等待汴梁消息而错失机会。”

    说完慕容德丰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