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嘉靖帝 > 第三十二章 存心殿后梨园乐 珍馐满席斥士风

第三十二章 存心殿后梨园乐 珍馐满席斥士风

察品类之盛。今日眼见着满席山珍海味,珍馐无算,倒也称得上是俯察品类之盛了。”

    此人饮过酒时,永淳心心念念的皮影戏已经演完了,戏台子旁侍立的大班,纷纷登上台子。

    便见席间一人举杯道:“岂止,岂止。仆听闻王爷府中大班优伶,俱是吴中子。(吴中,泛指苏杭周边地区)吴中梨园可谓是冠绝寰宇。常闻吴中才士,更是好作小令,视柔情为吾辈佳事也。”

    语出,私下里轰然叫好。

    王府的大班,可是名震安陆。

    也只有年节时,才能有幸欣赏,等闲是见不得的。

    如今珍馐在前,梨园佳剧作引,席面之上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不知何时起,戏台子上也传来咿咿呀呀的戏文。

    婉转的戏文调子与廊院里笑谈,交织缱绻,声声入耳,传入朱厚熜耳中。

    恍惚间,他眼前又浮起九峰山巅那许多弃婴的骸骨。一瞬间,两种极端的莫名情愫,在他心底翻涌盘绕。

    如今这般,不正是诗文里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么?

    初得智脑,令黄锦读智脑明史卷十六时,他依稀记得,在正德十四年,写有:是岁,淮、扬饥,人相食。

    溺女之恶俗,于书史之中,不过区区二字。

    可在朱厚熜亲眼所见之下,却是如此的不可承受之重。

    更遑论“人相食“?

    他不敢想,若果真今岁淮扬大饥,委实有了“人相食”,那又该是何等凄惨残酷的场面?

    思绪纷飞间,时光飞逝。

    不知不觉,戏剧落幕,宾客尽散,只余廊院假山畔,袁宗皋一人对月清饮。

    朱厚熜长身而起,行至袁宗皋席前,瞧着这位王府长史两鬓的斑白,躬身一礼道:“人已散尽,先生何故独饮于此。”

    袁先生满目深邃怅然,声音清冷又模糊。

    “府内诸幕宾,只知吴中梨园冠绝寰宇,却不知世风日下,士风亦然。”

    朱厚熜坐定,亲自给袁宗皋斟满酒,“愿闻其详。”

    许是饮多了,袁宗皋也不管眼前少年世子,能否听得懂,只是喃喃的道:“昨日故友来信,戏言曰:时下士子风流放诞,提学来时,十字街头无秀才;提学去时,满城才子皆沉醉。

    世子可知,今日豪饮笑谈吴中梨园的两幕宾,亦有举人功名。”

    朱厚熜面露不解,袁宗皋怅然叹道:“此辈入幕兴府中,焚笔砚,阁经史(阁:束之高阁),游戏谑啸,群而趋之,非蛊于声色,则诱于珍玩,惜乎!”

    醉眼逐渐朦胧,袁宗皋失意之情,溢于言表,朱厚熜不禁恻隐之心暗生。

    脱口宽慰道:“素来是曲高而和寡的,先生切莫心灰,且待来日,便未尝没有先生展布之时。”

    。。。

    。。。

    不知何时,尚未出府的黄锦,悄悄穿过诸多随侍内官婢女,挪布朱厚熜身前。

    “世子爷,骆安回王府了,如今正在中正斋中候着。”

    轻声耳语,打断了朱厚熜的纷乱思绪。

    “骆安回来了?”

    眉宇一蹙,朱厚熜暗生恼意。

    九峰山之行,全程被仪卫司诸人,弄于鼓掌。

    这起子人,不知在背后,如何看他笑话呢。

    陆炳年幼,仪卫司里没有根基便也罢了。蒋山蒋寿二人,尚且知道暗中提点帮衬一二。

    而骆安与他之间,有了智脑上诸多大逆不道且耸人听闻的共同秘密,他是将此人引为心腹的。

    然而令他极失望的是,哪怕不在安陆,便无法遣人暗中告知么?整件九峰山之事,此人竟是一语不发。

    强压下胸中不满和怒意,朱厚熜告了声罪,悄悄带着黄锦出了廊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