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嘉靖帝 > 第十六章 负气纵马九峰山 凉亭对坐诉因果

第十六章 负气纵马九峰山 凉亭对坐诉因果

铁蹄践踏之下,却是尽显跋扈之态。

    方才回头一望之间,只见朱厚熜虽面貌稚嫩,却含着一股戾气。薛侃下意识的将之归为了纨绔一流。

    在他想来,区区一十三四的纨绔,正是飞鹰逐兔的年纪,如何能知王守仁之名?

    当下面也来了兴致,笑问道:“哦?世子也知吾师耶?”

    朱厚熜笑意微顿,下意识的便要脱口而出“如何不知”,旋即便又生生咽了回去。

    他得闻王守仁之名,乃是因智脑。

    智脑上明史有书:丁巳,守仁败宸濠于樵舍,擒之。

    宁王谋逆兴兵,起于六月丙子,七月丁巳时,不到两月,便被王守仁平定,一网成擒。

    当时朱厚熜便有种荒诞、却惊为天人之感。

    荒诞是因一场筹谋经年的叛乱,哪怕是袁先生所言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可区区两月时日便被平定,岂不荒唐?

    而王守仁一介书生文士,竟能克敌定乱于旬月之间,如何能不惊为天人?

    如此,他焉能不知王守仁之名?

    只是智脑此物,犯了天大的忌讳,难与人言。

    略一犹豫,朱厚熜索性将黄锦那日所言,抛了出去,“南赣之地贼盗蜂起,十数年不能治,乃至于巡抚文森托病去职。

    阳明先生一至,便止戈定乱。如此大贤,岂能不知。”

    一语出,亭内两人愕然,旋即眸泛异彩,心下大奇。

    余珊谪安陆数载,亦数次拜见兴王朱祐杬,却从未听闻兴王世子有何出彩之处。

    如今一见,实则令他颇感惊讶,抚须笑道:“总角之年,能有这番见地,着实不易。不愧是常甫兄的高足。”

    “常莆?莫非是湖广提学副使张邦奇?”薛侃听闻余珊所言,不禁问道。

    见余珊轻笑颔首,心下讶然。

    当即便对这少年世子,愈发好奇起来,“我观世子来时,面含怒气,却不知所为何事?”

    随着薛侃一问,凉亭内安静下来。

    薛侃饶有兴致的盯着朱厚熜,朱厚熜同样如是。

    亭外一瞥,只觉此人高冠博带,风采绝伦。

    此时相对而坐,但见这位王守仁弟子,丰神俊秀,眉目慈和,颇有几分出尘之意。唯独一双眸子极亮,似能摄人心神般。

    这让朱厚熜不禁联想到了王府的袁先生,继而脑海里蹦出了一个词——君子儒士。

    鬼使神差之下,便将如何发现蟠桃酒、紫河车,如何撞破泼皮献人血以炼丹,王府侍卫遇袭等,细细说了一番。

    言到最后,便连一直擒着轻笑的余珊,也变了脸色,神情倏忽之间便阴沉起来。

    拍怒道:“贼辈猖狂!常闻丹石之道靡费,取材有伤天和,不料竟真有人以心头血做引子,殊为可恨!”

    待得怒意稍缓,余珊冷声道:“倘若真是心头血,便非是有伤天和了,实乃草菅人命。昨日在衙署听闻有王府侍卫武穆祠遇袭,本以为是寻常腌臜事,却不料原委竟是如此。”

    言语间,余珊已然是将此事前后,以及个中关碍之处,想了个通透,继而胸中怒意不减,反倒是剑眉紧蹙沉思起来。

    薛侃见状,心底也有了几分猜度,也不点破,反倒笑着接过话头,道:“那泼皮寻而不得,世子所言酒楼亦是人去楼空,如今我却好奇,世子欲如何行事?”

    如何行事?

    朱厚熜嘴角一抽,那九太岁,料来没有官身,也无功名在身,有何可惧?

    在安陆州这一亩三分地上,这种地头蛇是龙也得盘着,直接寻上们去,搜捕拿人便是。

    “不瞒先生,我兴府尚有一侍卫不知所踪,黄伴伴已经去过州衙,如今正欲寻上门去。”

    薛侃负手轻笑,眼眸里竟是有了几分考校之意,“哦?如此寻上门去,既无人证,又无物证为佐,贼辈一句莫须有,世子如之奈何?”

    莫须有,如之奈何?

    朱厚熜沉思片刻,忖道:堂堂兴府,要拿捏个把人,岂非是手到擒来?

    莫说是使些腌臜手段,便是公然去破门搜捕,料来也不会有人多做置喙吧。

    思及此,朱厚熜正色道:“不拘是以追拿逃奴为名,亦或是索要贼人,当不是什么难事。”

    薛侃闻言,捻须一笑,便不再言语。

    山风袭过,暖风把薛侃余珊二人须发吹的迎风乱舞,林间草木瑟瑟作响。

    猛然间,朱厚熜想起骆安所言:九太岁盘踞安陆经年不倒,水深的很。

    旋即看向沉默不语的竹城先生,果然发现余珊一脸肃容,似有关碍掣肘。

    朱厚熜心念一动,忽然起身一礼,道:“许是我想左了,应有些关碍未曾思量周全?敢请竹城先生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