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澳洲风云1876 > 第77章最富有的农场主

第77章最富有的农场主

由诺曼底公司支付,除了先期必须支付566万美金接手卡吉尔家族683%股权,还将支付相应的交易税收。

    根据安排;

    卡吉尔蒸汽机械公司将会申请从纽交所退市,由红河谷和菲舍尔两家收购投资者手中的股票,并将公司改名为美国红山机械公司,双方股权比为8:2。

    只有完成这一过程之后,原卡吉尔蒸汽机械公司库存产品才能够以低价甩卖,大部分由红河谷方面接手,小部分通过菲舍尔进出口公司的渠道出售,迅速回笼资金。

    退市企业的关联交易不涉及利益输送,不会引起公司中小股东纠纷和诉讼,这也是当初卡吉尔蒸汽机械公司难以采取这一措施的主要原因。

    以上步骤完成后

    红河谷与菲舍尔公司将联手注入百万美金,用于从欧美购买先进蒸汽机械生产技术和设备,更新产品线和培训工人,以及其他的必要开支。

    这笔大交易,李福寿前前后后加起来将要付出200万美金,包括收购股权的资金,接手大批能耗高的落后蒸汽机械并注入高达80万美金的现金流。

    得益于利润丰厚的炼焦煤交易,李福寿拿出这笔巨款并不困难,反而有一种钱终于花出去的轻松心理。

    红山炼焦煤厂在1877年12月底投产之后,产能持续的扩张中,从最初年产7万多吨的一套炼焦煤生产线,到1878年5月投产的2号和3号生产线,产能迅速扩大到22万吨规模。

    截止10月初

    4号和5号生产线先后点火生产,年产能扩大到40万吨规模,6号生产线仍然在建设中,预计将于年底前点火投产。

    作为国际市场上的紧俏产品,澳洲优质炼焦煤已经供应到北美,扶桑,满清和大英帝国所属印度和海峡殖民地,受到广泛欢迎,当真是财源滚滚。

    仅这一项

    给李福寿带来数百万美金的巨额收入,被誉为澳洲最富有的牧场主,当真让所有人大跌眼镜。

    短短三年时间,这个年轻的华人淘金者迅速崛起,演绎了一段让人目眩神迷的财富神话。

    眼红者有之,嫉妒者有之,但所有人不得不佩服李福寿超卓的才能和高明眼光。

    率先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站,由此开启了非凡的人生道路。

    澳洲大陆特有的地形地貌,适合建立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地方很少,红河谷恰恰就是其中之一。

    眼看着这个华人牧场主金山银海一般的捞钱,白人说不眼红是假的,急切盼望在这场炼焦煤盛宴中分一杯羹,可是考察一圈后极度失望的发现;

    李福寿的成功很难复制,红河谷优越的交通运输条件根本无法代替。

    澳洲大陆拥有难以计数的煤铁资源,欠缺的就是炼焦煤厂必需的大量电力,解决的途径有火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两种可能。

    水力发电所必需的各项条件很苛刻,必须要有足够大的落差用于发电,拥有充沛的水资源,便捷的运输通道能够将大量炼焦煤输入海外,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澳洲大陆是全世界地势最平坦的大陆,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

    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海拔最低处在大陆中部的艾尔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6米。

    在大陆靠海处是狭窄的海滩缓坡,缓斜向西,渐成平原。

    由于内陆大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先天不具有水力发电的可能,唯一只有沿海的大分水岭地区。

    这里山脉纵横,水量充沛,在进入沿海平原区之前拥有足够的落差,满足水力发电的先天条件。

    以最高峰科西阿斯科山为倒,它位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东南角,面积约6900平方千米,有茂密的森林和汹涌的河流,景色极其美丽。

    该地区具备建立水库的先决条件,同样也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最大的问题在于运输。

    生产出的炼焦煤如何运输出去?

    这里可没有能够通航的布里斯班河,万吨巨轮可以停靠在山谷镇码头,从码头装货直接驶向北美或者东亚市场,换来滚滚财富。

    如何把动辄成千上万吨炼焦煤输送出去,是在山峦叠嶂的地区建立铁路,还是用马车一车一车的运出去?

    通向海湾的河流确实有,而且有数10条之多,可惜因为因为山区复杂的地质条件,都不具有通航可能性。

    水力发电的路子走不通,那只有像欧洲北美一样建立火力发电厂,供应炼焦煤厂大量的电力需求。

    火力发电厂倒是可以随处建设,只有一个缺憾,那就是贵。

    建设成本昂贵,大型火力发电设备昂贵,运行成本昂贵,生产成本昂贵,否则,德国出口的优质炼焦煤也不会卖到20美元一吨。

    而一吨德国生产的钢铁,也就是二十三四美金一吨。

    所以,李福寿现在是澳洲所有白人都羡慕嫉妒恨的人,炼焦煤厂简直比印钱还来得快。

    羡慕归羡慕,嫉妒归嫉妒,都没有什么卵用。

    山谷镇数万华人聚集在一起,红河谷还拥有不菲的武装能力,华人民兵组织训练有素,就像刺猬一样让人无法下手。

    一句话;成气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