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武侠小说 > 修命者开局寿元百万年 > 一七二章 种田造神

一七二章 种田造神


    更何况,她自己在尚都使用诛仙剑阵反杀刺客时,造了杀孽,有人道因果要还的。

    如今参与周行的项目,也算有利可图。

    她却不知道,周行这么热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知晓冥渊崩塌是因他而起,心存愧疚,有补偿的心思。

    更何况,周行也同样有利可赚,信仰力、造神。

    尽管他并没有倡导,但大多数难民还是朴实厚道的,他们觉得周行恩同再造,无以为报,就建了生祠,像是祭拜祖宗般,有条件就天天一炷香,没条件就初一十五、逢年过节上香。

    周行见此,没有硬劝,而是给出一张名为‘宏仁济世真君’的画像,并广而告之,此神与我关系匪浅,诚心祭拜,能壮命火,防阴煞侵袭,防失魂落魄。

    就这般,宏仁济世真君、在这个正神野神地方神多如牛毛的世界出现了。

    最初也就宁州人信,百年都未出东海。

    后来才因其公正严明、虔诚必应而渐渐流传,这却是后话了。

    周行搞出这么个神祗,并非临时起意。

    他的主要意图有二:

    一,针对妖魔四起的时代背景,为凡世人加一道护佑之力。

    二,通过信仰,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慰藉。

    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这神祗格调起的很低,功能有限,但十分接地气。

    用他跟玉无双聊起时的话说:山珍海味只是偶尔,粗茶淡饭才是经常。咱这神,就是要为粗茶淡饭添香,而不是令山珍海味增色。

    玉无双道:“像这类山神河神土地公这类的小神,有的就是,何必新造?”

    周行说:“起码这神就像自种蔬菜一般,知根知底没猫腻。

    咱也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取些微波之利,也是为了运转。

    这般以便民利民为核心的公仆型神祗,岂是那些一天到晚欲求不满,又或想着在体系里攀爬的神祗可比的?

    要知道,越是牛毛小神,往往缺的越多,也越是贪婪。”

    玉无双无话可说。

    或许是少年和青年时经历和见识了太多凉薄事例,有时候她觉得自己的这位夫君,思想挺阴暗的。

    但对她是真的很好,不仅能感觉的出,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

    只冲这个,她也心甘情愿夫唱妇随。

    而从宁州百姓的角度,宏仁济世真君的出现,也的确很是时候。

    俗话说大恩如仇,天大的人情难以偿还,那种没个着落的心心念念的感觉,跟有仇未报的心情某种程度真的差不多。

    既然周行说了‘拜祂如拜我’,那么这种当祖先般供奉祭拜,多多少少也算是一种偿还意愿获得了满足。

    更何况,拜这位真君还有很接地气的实际好处在里边。

    在这个超凡兴盛的世界,凡世人对于神明,那也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但像宏仁济世真君这般仪轨简单,只要心诚,效果就能常在的,关键时刻效果还能强化一下的厚道神祗,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冲这份实用,冲这份厚道,冲这份灵验,也必须得粉啊。

    并且,人们遭逢大难,可以说人人都痛失亲友。

    一度自己都生死未卜、惶惑不安,没功夫难过。

    如今算是醒过味来,每每想及,哀戚悲恸便袭上心头。

    有这么份信仰慰藉心灵,活下去的动力增添了不少。

    而周行,于他来说,这小神起点低,又局限于小小一隅,氪个万把寿元便能搞定。

    花费这样的一笔费用,既能给民众带来实利,又能一定程度缓解他的愧疚心,还能养出一樽由他掌控的神,且得一份不菲的人道功德,这样的好事,做的不要太爽。

    这也成为了他在宁州城一再滞留的原因。

    他在这里找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之法,并获得了满足。

    这种全程参与、守护一个小社会重建并运转、所带来的成就感,不是半途帮一把就闪说能比的。

    而在周行的努力下,不到一月,宁州城便迅速稳定,民众不说安居乐业吧,起码也是百废待兴,朝气十足。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人口大约百万的尚都。

    尚都一度陷入混乱和崩溃状态。不但没能在灾后第一时间展开自救,社会情势反而愈发恶劣了。

    就在大规模惨剧即将爆发的节点,《先天元气功》的出现,令情势得以遏制。

    大量厚土宗的修士进场了。

    他们固然高高在上,对民众远谈不上好,但出于对人口红利的看中,他们不允许出现大宗伤亡。

    理由不重要,反正就是不准死人,谁造成了该类情况发生,谁就会被处以生不如死的极刑。

    有这样的一个不讲理的强力仲裁监督,资源分配总算磕磕绊绊的开始了。合理不合理且不说,起码人人有饭吃了。

    并且,厚土宗的修士也不是真的只是冷眼旁观。

    尚都受冥灰和阴煞之力侵蚀是比较严重的。

    这种问题凡世人根本解决不了。

    但修真者们可以,尤其是厚土宗,本就善于营造,洞天福地都能打造出来,建设个适宜人住的生态区,还不是小儿科?

    更何况,宁州城的模板不就是现成的么?从瀚海宗那里接收的九岛,已经有选择的效仿了,尚都为啥就不行?

    无非是受灾较为严重,需要更多的投资,而之前缺乏足够的利益驱动。

    于是尚都被大规模洗地,城郭房舍修补,专门的防护法阵也立了起来。

    又,筹措的粮秣、禽畜也陆续到位。

    可惜,凡世施行的运转法则还是旧的,并且因这次灾祸,相当程度的被扭曲了。

    而且尚都本就是都城,权贵富人本就多,偏偏他们在灾祸中,幸存概率远大于普通民众。

    这就在灾后造成吃白饭的太多而劳动力匮乏。

    在修真者不横加干涉、尝试解决的情况下,民众根本干不过这帮既掌握着生产资料,又掌握着暴力机构的既得利益者。

    在这种情势下,还能迅速恢复社会运转,才是怪事。

    于是两个多月后,宁州城了明星级的样板工程,尚都则沦为反面教材。

    厚土宗修士、一如既往的、没话找话的、打着学习先进技术经验的旗号,跑来跟周行互动。

    周行说了四个字:官多民少。

    又吟了半句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厚土宗:收到。

    于是尚都很快进入王朝降级流程:都特么这么点人了,还有什么脸称孤道寡?去王封侯吧,可以开府建衙,但各类机构建制必须依照候的规格缩编,赋予出来的全部贬为民。

    又,但凡修行《先天元气功》有成的,可以成为‘士’级。

    就这样,存在了数千年的齐国完犊子了,练功,成了最热门的一项群体活动。

    与此同时,风暴海那边,也因有工程傀儡建设的信标通道,从而得了周行的指点,民间刮起了练功风。

    这里的社会在重建过程中,本就掺和了不少周行的相关理念,从而令生产关系迥异于一般国度。

    尽管由此出现了不少现实问题,但仗着周行之前建立的威望,总算是运转起来了。

    如今,随着灵农、灵匠这一具有超凡特色的技术工人阶层的出现,社会彻底以扯的蛋痛也要大踏步的走的态度开始升级了。

    转眼,又是一个多月过去,秋末冬初。

    周行仍旧不打算离开,他最近又迷恋上了‘凡人如此在冥土化的扭曲之地求存’这样一个课题。

    厚土宗的修士们也是各种拱火硬捧。

    一方面,他们巴不得周行一直留在厚土宗地界。

    另一方面,五大门派中,就属厚土宗最频繁的接触深地、冥土,他们是真的很希望周行再度放个‘技术卫星’。

    然而,这天,噩耗传来,傅山遇刺身亡,云霄宗分崩离析已然近在眼前,周桐希望周行能火速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