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垃圾食品援助蜀汉 > 第一百零三章 改写历史的一天

第一百零三章 改写历史的一天


    听到命令,魏军将领赶紧命令士卒排好队形,准备与汉军死战到底,而与此同时,汉军队伍之中,则逐渐响起了有节奏的整齐呐喊声,“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靠着士家制的反人类制度,魏军曾经上演过多次喋血孤城的战例,在襄樊战场,即便是被洪水围城,家眷老小都被曹魏控制的樊城守军士卒,也几乎没有一个人敢出城投降;在合肥新城更是如此,张特率领的三千魏军,更是死扛诸葛恪的二十五万吴军,长达一百余日,同样是几乎没有一兵一卒投降。

    野战同样如此,洮西之战即便是全军崩溃,背水结阵的魏军士卒宁可赴水而死,也几乎没有士卒放下武器投降,败魏军易,降魏军难,这一点也一直都是蜀汉和东吴将帅最为头疼的问题。

    历史总有改写的时候,改写历史的这一天,就是今天,蜀汉的炎兴三年五月初六。

    开始魏军确实也有顽强抵抗,吴麻率领的汉军前队杀到面前时,即便明知道汉军将士身上穿戴的纸甲矛捅不穿,刀砍不破,魏军将士还是毅然决然的挺起长矛奋力捅刺,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把长矛凶横捅刺到汉军将士身上,同时用他们穿戴的单薄皮甲,抵挡汉军将士捅来的灌钢矛尖。

    无法,没有悬念,魏军将士即便使出了全力,勉强捅破了汉军的先进纸甲,也仍然过甲不多,难以对汉军将士的身体造成大的伤害,相反的,被方便面和午餐肉等垃圾食品滋补得满身肥膘的汉军精锐将士,奋力捅还过来的灌钢长矛,却可以轻松捅穿魏军将士身上的脆弱皮甲,继而捅穿魏军将士的胸膛,穿胸而过。

    在这个期间,汉军将士当然还投出了十几枚用生石灰和生铁废渣做成的原始手雷,炸乱魏军的队列,影响魏军将士的视野。

    装备和体力方面的巨大优势,注定了汉军精锐前队的势不可挡,即便速度不是很快,汉军的锥尖还是不断的向着魏军的圆阵内部挺进,还不管魏军将士如何喝令士卒死守,汉军的前队仍然还是向着魏军的圆阵内部缓缓挺进,后续的汉军将士则坚持保护住两翼,不断撕开魏军阵地,也把魏军阵地的缺口撕得越来越大。

    当汉军前队带着满身的鲜血捅杀到了牵弘的旗帜附近,很多汉军精锐将士的长矛都已经折断卷曲,只能是改用灌钢刀作战,好在灌钢刀的威力依然不俗,仍然还能够轻松砍断魏军士卒的长矛和四肢,砍下魏军士卒的头颅肩膀,牵弘也知道败局基本注定,只能是命令亲兵敲响仅剩的几面牛皮战鼓,让魏军改守为攻,全面反击,去争取反败为胜的渺茫希望。

    仍然还是无用,壮着胆子冲锋的魏军士卒撞上了汉军锥阵的两翼后,就好象撞上了带刺的铜墙铁壁一样,不仅没有撼动铁墙分毫,相反还被刺得头破血流,遍体鳞伤,倒地不断。

    这一点,和士气有关,更和双方的伙食有关,试问,从昨天夜到这个时候,只吃了两个饭团充饥的士兵,在同样耗费了大量体力的情况下,如何可能打得过吃了两罐午餐肉和大量士力架的士卒?尤其这些士卒还长时间热量补给充足,肌肉更加发达?

    枪炮时代,军队倒是可以靠武器、战术和意志弥补体力方面的劣势,然而在冷兵器时代,军队的伙食却是制胜的关键!这也是常年以牛羊奶类为主食的游牧士兵,在单兵战斗力方面远胜农耕士兵的真正原因!

    这个重要原因注定了魏军不可能冲得溃汉军的队列,同样也注定了即便是牵弘的直属军队,也绝不可能抵挡得住汉军精锐的进攻,又激战了十几分钟后,汉军前队就已经凶猛砍杀到了牵弘的旗帜附近,还早早就把几枚原始手雷投到了牵弘的面前。

    虽说及时闭住了眼睛没有被石灰和铁渣伤到,然而看到大势已去,牵弘还是长叹了一声,掉转马头带着亲兵冲向西面的母血水,结果看到他的旗帜西逃,魏军也顿时崩溃,大呼小叫着逃向四面八方。

    历史也从此改写,汉军才刚敲响总攻战鼓,发起全面反攻没过多久,大量的魏军士卒就破天荒扔下了武器跪地投降,高举双手表示臣服,再也不去顾忌他们被曹魏握为人质的家人老小,包括许多魏军的中基层将领都是如此,许多人还不放心的问道:“大汉将军,你们真的说话算话,真的会让我们自己选择去留不?”

    投降得最坚决的,当然是那些曾经被汉军俘虏过又释放回来的魏军士卒,逃出了混乱阵地才刚保证了自己的人身安全,还没有等汉军追到面前,这些魏军士卒就已经掉过头,扔下武器跪在地上投降,以王衡为代表的一些魏军士卒,还悄悄拉住了旁边的同伴,低声说道:“别怕,投降了肯定能回去,还能吃到好吃的东西。”

    当然,仍然还是有许多的魏军士卒逃向了母血水泅水逃命,导致许多水性不佳或者根本不会水的魏军士卒,直接被河水吞噬淹没。而汉军方面也早有安排,魏军纷纷泅渡过河的同时,一队事前专门安排好的汉军将士,马上就咬住了武器接二连三的跳入河中,在水性精熟的汉军牙将刘聚率领下,泅渡过去追杀过河魏军,还有争取封锁猿人谷那条狭窄小路。

    不消说,这些汉军士卒的身上,当然都带着事先领取的午餐肉和士力架,让他们可以保持体力长期作战——没人会问午餐肉和士力架是否怕水泡吧?

    张志的这个事先安排,抓到了这场大战最大的大鱼,在亲兵的帮助下,不会水的牵弘虽然侥幸逃过了母血水,却也因为穿着沉重铁甲的缘故,还是在过河期间喝了不少河水,过了河就哇哇大吐,在汉军士卒泅渡追来后,只能是被亲兵搀着边跑边吐,也给了过河汉军将士成功追上他的机会。

    “投降不杀!投降不杀!”

    呐喊着,蜂拥上前的汉军将士先是追上了穿着显眼盔甲的牵弘,继而迅速包围了牵弘和他身边的几个亲兵,泅渡过河的魏军士兵则连武器都基本失落,只有少数几名士兵冲了过来救援,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快,杀了本帅!杀了本帅!本帅宁死都不当贼军的俘虏!”

    一边大口大口的呕吐着河水和胃液,牵弘一边哭喊着命令他的亲兵将他干掉,可是他的几个亲兵却不但没有动手,相反还接二连三的放下武器投降,牵弘见了大怒,呕吐着咆哮问道:“你们不要命了?不要忘了,大魏国法,投降者,家属一律处死!”

    “大帅,大汉军队从来不杀俘虏,还会放我们回去,我们想回去和家里人在一起。”

    一名亲兵的怯生生回答,让牵弘当场一楞,然后被汉军将士七手八脚的按住时,牵弘还绝望的仰天喊道:“晋王!不是臣下不尽力,是贼军太假仁假义了!我们大魏,总有一天,要死在这个假仁假义的手段手里啊!”

    或许是为了印证牵弘的预言吧,同一时间的母血水东岸,在明明有机会逃走的情况下,仍然还是有数以千计的魏军士卒扔下跪地投降,接二连三,成片成片,数量也越来越多。而类似的情景,则仅仅只是在四十六年前的水淹七军时出现过一次。

    不止如此,水淹七军时关羽之所以能够迫使大量的魏军士卒投降,主要原因还是两个,一是突然暴发的山洪,彻底包围了仓皇逃到高地的魏军队伍,把魏军上下逼到了不降必死的绝境,二是魏军主帅于禁命令军队投降,为此,于禁也付出被曹丕活活羞辱而死的代价。

    象张志和汉军这样,在野战中击溃了魏军大队后,在根本无法也无力包围敌人的情况下,居然能够促使大量的魏军士卒放弃逃窜选择投降,其实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绝无仅有!至于后来还能不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嘛……

    这当然是谁也不敢保证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