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2011开始 > 第162章 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第162章 找个温暖的人过一辈子

养了,是爷们就别不承认。”

    高立明急眼了:“周老虎你给我闭嘴。”

    袁秋笑眯眯的,也不说话,就看着男人们扯。

    扯了一阵,又扯到了孩子身上。

    高立明得意了,问陈耀东:“你打算啥时候结婚呢,头胎先生个闺女,跟我儿子正好是亲梅竹马,以后让我儿子追你闺女,咱俩做亲家得了。”

    滚蛋!

    陈耀东嘴上笑呵呵,心里mmp。

    想屁吃呢!

    转头问崔正平:“还考不考了?”

    崔正平道:“再考一次,实在考不上明年考西疆的,听说那边的好考。”

    陈耀东道:“我草,跑那么远干嘛?就你一个儿子,将来你爹妈老了谁养活?考不上公家饭碗人还不活了?就不能放下架子在景安干点别的?”

    崔正平挺迷茫:“在景安还能干啥?”

    陈耀东道:“让你跟着王雪梅学习,你学到什么了?”

    崔正平发着牢骚道:“除了天天到处跑,还能学到什么?”

    “你无药可救了。”

    陈耀东也只能摇头叹息:“你这种人就不该上大学,应该早早打工挣钱才是正经,上个大学把脑子都给上坏了。特么的老子刚毕业那会,还在我二哥店里卖罩罩呢,队里多少人笑话我?可我在乎了吗?现在这社会,大学生要的不是一张文聘,而是要放下身段和架子去踏踏实实做事,你以为你上了个大学就牛b了啊?王雪梅虽然只是个初中生,可你看看人家那股劲头,什么不会就学什么,抓住一切机会学习提升,难道人家身上就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你一天混的稀里糊涂的,有没有认真观察过身边的人和事?”

    崔正平唉声叹气道:“我觉得私企不适合我。”

    “算了,你这货真没救了。”

    陈耀东摇摇头,哀默大于心死。

    作为发小,他到是想拉这哥们一把。

    可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没法把一块烂泥糊上墙。

    自己不知上进,别人能有什么办法?

    一门心思就想吃公家饭,这副心态也只能进个公家单位去混日子了。

    五号上午,陈耀东早早起来去了一趟工地。

    工地上摆了不少的工程机械,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一边还搭了个台子,拉了一道横幅,上面一行字:兴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工剪彩仪式。

    台子两边彩旗飘飘,气球满天飞,将一条条横幅扯起,另一头固定在地上。

    都是同行发的贺电,帮忙壮声势。

    现场人声鼎沸,工程部和施工单位的人忙的热火朝天。

    搞的煞有介事,一本正经。

    陈耀东不喜欢这些需头巴脑华而不实的东西,但有时候却不得不搞。

    在旁边看了几分钟,听着跑过来的祝建德汇报了几句,就上车走了。

    去了市里。

    快到十一点的时候,现场准备就绪。

    一支车队浩浩荡荡开过来,目测不下三十辆车。

    工地旁有人拿着小旗子在引路,把车队引到旁边专门劈出来的工地上停下。

    陈耀东没亲自开车,下车后就过去陪着一干从车里出来的领导,径直上了台子。

    台子下面,十多家施工单位的工人穿着统一工装,戴着颜色各异的安全帽,整整齐的排成好几列,看着挺壮观,工作人员跑前跑后忙,有拉红布的,有递剪刀的。

    台子对面,各种长枪短炮架了一堆。

    脖子上挂着相机的记者们跑来跑去。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

    工作人员将一个话筒递到了陈老板手里,陈老板又递给大老板。

    台子上站了一堆人,至少有十几个。

    陈老板陪着大老板站在最中间,享受了一次c位的待遇。

    大老板没客气,接过话筒发表了一番重要讲话,明确了项目的重要性,申明了市里对该项目的重视和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前景的看好,高度赞扬了兴邦农业公司立足家乡谋发展和推动景安农牧产业快速发展的社会责任感,夸的陈耀东脸都有点红了。

    还是修练的不到家。

    大老板讲完话,陈耀东发表了三分钟的感谢词。

    背的稿子。

    裴老头亲自操刀给写的。

    为了不被笑话,专门花了一天时间,才把稿子背熟。

    上学的时候背课文也没觉的有多难。

    现在却觉的非常难,五六百字的稿子费了好大劲才背熟。

    噼里啪啦鞭炮声中,领导们走下台。

    机器轰鸣声中,项目正式动工。

    其实就是放个响声。

    晚上,陈耀东专门守在家里看新闻。

    七点,景安电视台准点播放当天的新闻。

    第一条是市委大老板的,第二条才是剪彩新闻。

    结果陈耀东只露了两秒钟的脸,连声音都没有。

    “mmp的,不厚道啊!”

    陈耀东脸黑了,电视台的这帮人太不是东西了。

    还准备好好看一下自己讲话的风采呢!

    这晚,不少人看着台上跟大老板站在一边,并拿着话筒讲话的陈老板,心情复杂。

    第二天陈爸出门时,队里不少人羡慕。

    你儿子牛b大发了。

    批发市场开工剪彩,省里的媒体同样也报道了。

    有省领导看到,还专门问了一下。

    无他,都是年轻惹的祸。

    若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站台上,还不至于让省领导关注。

    但陈老板这个岁数,就不能不让省领导关注了。

    二十来岁就能投资几个亿的项目,实在太惹眼球了。

    有省领导还专门过问了一下陈耀东的情况,记住了陈耀东的名字。

    次日。

    陈耀东去了趟别墅,看了看别墅装修进度。

    听说初七就动工了,半个多月过去了,一直没顾上过来看。

    院子里进不去,到处挖的坑坑洼洼的。

    陈耀东把车停门口,下车进去。

    院子里的杂草已经清理干净了,工人正在到处挖坑,有的地方甚至路都挖断了,搭了块木板当路,看着晃晃悠悠的,一个不小心踩翻了绝逼得掉下去。

    好在坑不算深,也就一两米的样子。

    “陈老板来了。”

    工头一溜小跑过来,搓着手给陈耀东递烟。

    十块钱的云烟。

    陈耀东没嫌弃,接了一根点上,跟工头聊了聊,李宏盛到了。

    到里面看了看,负一层外面的入口台阶已经全部铺上了石材,看着挺上档次,下去之后还有一小块露天的小院,外面的墙上全部贴的石材,里面则铺的地板。

    不是木板,而是高档瓷砖。

    转了一圈,就贴了个瓷砖,再什么都没干。

    陈耀东问:“五一前能干完不?”

    李宏盛苦着脸:“陈总这是要我的老命,别墅可不是单元房,那种百十平的单元房赶赶工期一个月半就能搞完,你这别墅是我干过的装修工程里目前最复杂的一套,为了保证质量我都不敢让工人抢工期,免得留下瑕疵再返工,最快也得到十月份了。”

    “扯蛋!”

    陈耀东道:“五一我老丈人可能要过来,就算干不完,也得有个样子能看才行,别到时人来了却连门都进不来,多招点人手,这院子早点收拾完,反正五一前不能再留土坑。”

    李宏盛苦着脸答应,屋里的那些细致活没法赶。

    一赶就出问题。

    院子里赶一下还是可以的。

    还有一个多月时间,就算后期的绿化和铺装工程有点来不及,但干完基础,该回填的回填还是没有问题的,挖坑打混凝土填坑很快,只要人手足够干的就很快。

    还奇怪陈老板为啥突然来视察别墅装修进度呢,原来是老丈人要来。

    奶奶个腿。

    自己闺女要是能找个这么有钱的女婿迎接一下自己,想想都挺爽的。

    “村上那两套房子装的怎么样了?”

    “地砖已经贴完了,六月之前就能完工。”

    “嗯!”

    陈耀东再没问,上车走了。

    村上的楼房去年底交工了,年过完都已经开始装了。

    听说小区里很热闹,陈耀东还没去看过。

    下午,陈耀东总算抽了个时间,去了趟步行街。

    本来去年说了元月份要去的,结果一忙就到了三月份。

    元月在魔都的时候,还接到不少苏少妇吐槽的微信。

    卖衣服就算了,在魔都卖点玉器捞钱也没人认识他,可陈老板如今在景安也是有头有脸的人,还在步行街给人卖衣服,不够被人笑话的。

    到了店里,有顾客在。

    陈耀东没进去,点了根烟溜了一圈,等顾客走了才过去。

    苏少妇正在门口张望,看到他使劲瞪了一眼,才笑眯眯地道:“哎哟,陈董事长怎么有空到我这小店来了,还真是让人受宠若惊啊!”

    陈耀东牙有些酸了,这个死女人太会炸刺了,听这阴阳怪气的哪像是人话,真想抓住就地正法了,没接她这茬,笑着问:“苏姐想不想干点别的?”

    苏少妇捋了捋头发,问:“怎么,有好生意给姐介绍?”

    陈耀东道:“好生意暂时没有,就是问问你想不想转行干点别的。”

    苏少妇悠悠道:“姐除了卖卖衣服,还能干什么?”

    陈耀东道:“这两年实体经济一年不如一年,今年步行街上比去年都萧条许多,我二哥他们的生意比去年也差了一截,我觉得这是一种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上网购物,特别是服装行业,实体店没有价格优势,成本更没优势,没落应该是迟早的事,早点考虑转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