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今天开始亲政 > 第233章:“贫、富、分、化!”

第233章:“贫、富、分、化!”

    ……

    王淹等外地官僚也想有所作为,他们曾经都是主导朝堂的存在!如今编辑史书,则落差太大,心气不顺!

    为了上位,于是揣摩朝政,思想进谏,以为上位之资!

    他们以前主导朝政,为增加朝廷收入,所用的手段,并无什么创新,不过是历史上历朝历代惯用的手段。

    而炎国的新政,则高出了他们的一个档次!

    王淹等对新政十分敬佩!

    仔细的研究新政的内容。

    意图从中找到破绽,展现自身存在的价值!

    他们本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群策群力、绞尽脑汁之下,倒还真让他们找到了“把柄”。

    他们发现了一个要命的问题,这个问题如果解决,是大益于皇权、大益于百姓、大益于国家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问题由他们提出来,如果要解决,势必也将任用他们!

    他们将得到重用,摆脱被拘束在修史上的困境。

    而这个要命的问题,说起来也不神秘,也是老掉牙的问题了: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历朝历代,之所以不能长久,内乱不绝,病根就在这里了!

    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贫者经济破产,直到典妻卖子卖身,沦为奴仆!

    富裕的大地主不仅占有土地,而且占有人身!

    国家从小农自耕经济、租佃制经济,掉落到领主农奴制经济。

    地主与领主为了利益最大化,向佃户、农奴进行严酷的压迫搜刮,最终逼得佃户、农奴造反,成为乱贼,天下大乱!

    王朝财政依赖地主、领主交纳,站在了他们的一边。对乱贼进行镇压!

    官民矛盾极端化!

    而那些贫民,多如蝗虫,官民干仗的最终结果,无不是旧的王朝灭亡!

    随着旧王朝灭亡的,是新的王朝在它的废墟上新起!

    ——

    炎国的新政,做大了“蛋糕”,能掩盖、缓和这个问题,却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炎国的佃户人口,庞大无匹!炎地在三成以上,吴楚蜀五六成,齐晋秦三地更是高达八成!

    新政做大蛋糕,这蛋糕谁吃了?

    哪怕特许随机,抽签决定,那前提也得是有地啊!

    没地的话,你就是抽到了种棉花的特许权,你种哪里呢?只能卖给地主!——归根到底,还是地主啊!

    对棉花等进行生产加工,这些又是谁在做呢?

    仍旧是富裕阶层啊!

    是他们在投资,建工厂、建商号!

    蛋糕的大头,是被他们吃掉了!

    他们只会在新政越来越富裕!

    而庞大的佃户阶层,在这其中,能吃到什么?顶多是因为富裕阶层的需求,而成为雇工,赚的一点钱。

    可是,物多则贱,雇工也一样会,那么多的佃户,那么多的劳动力,能赚几个钱呢?

    工厂里的雇工,工钱看似高,但是,用度也大啊,尤其是住这个方面!

    老板多住城市繁华之地,工厂也在城市,而城市房价极高,雇工们哪里租住得起?

    一间房的租金,抵得上工钱的七八成!

    租住不起怎么办?

    一则合租,多人共同出钱,合租一室,聚集而居,平担房租。

    人越多,单个人的负担就越轻,但同时也就越拥挤、环境越恶劣!

    要想住的好,担负的房价就越贵!

    一则在无主郊外,找些破板破席囫囵的搭个栖身之处。形成贫民窟!

    织工一年到头不知生产多少布匹、丝绸,可是,一年到头,有谁舍得买一匹布过新年?更不用说丝绸了!

    他们舍不得买,那么,新政要兴工商,大力推动生产,生产出来的东西去卖给谁?主体只能是占人口少数的富裕阶层!

    而大多数人口,消费占比其实是极少的!

    这里面,有个危机啊!

    王淹等人认真研究之后,发现了这个隐藏的危机!

    ——贫富分化→消费不足→生产过剩→大失业!

    ——无地失业的雇工,没吃没住,造反,天下大乱!

    当王淹等人,集中精力,揣摩趋势,得到这个结果之后,又惊又喜!

    震惊的是,这未来的危机,与以往朝代都不一样!

    以往的天下大乱的危机,是起始于城外、乡下!

    而新政推行之后,危机的爆发地点,却是城市!

    喜悦的是,发现了这个问题,这就是自己能耐的体现啊!

    正所谓“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能未雨绸缪,发现这个危机,岂不是能耐?

    他们发现了这个问题,又思索着如何解决。

    主旨思想,只有四个字:均衡贫富!

    若是没有解决之道,只把问题提出,丢给皇帝,毕竟低了一筹。

    他们知清流倾向平民,张瑜为政地方时,打击豪强,退田还民,政绩昭著!

    便又与清流,私下里进行会商!

    最终,他们拟定了一份奏疏!

    ——!

    王淹主笔,高洁、周成、张瑜等人具都署名!

    成与不成,这都是刷名声的好机会啊,他们当然不会错过。

    十一朝会。

    首辅高洁出班,启奏此事!

    王淹将这功劳让给了他,他也不吝啬,作为回报,大表王淹等人之能力、之功劳!

    奏疏呈现到了刘玄的御案前。

    此时此刻,刘玄的心头,是十分的震惊的!

    ·贫富分化!

    ·生产过剩!

    ·新形式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

    ·这个王淹,竟然能看出这个问题!

    ·不简单啊!

    ·绝不能因为他们是古人,就小觑了他们的智商!

    ·在智商上,他们并不落后于人!

    奏疏刘玄并没有细看,只扫了开头的两百来字,眉头紧皱,合上了奏疏,说道:“兹事体大,此事待后专门议论!”

    朝会上,礼部又有是启奏。

    经过各地方的筛选、推举,有国旗国徽样式,各3634种,送到了朝廷!

    刘玄嗯了一声。

    国旗、国徽象征帝国,可以提高国民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件事,十分重要!

    点点头,说道:“很好。既然送来了,朝廷就按章程进一步的筛选吧,先由你们礼部组织下在京三品以下官员,选个十分之一出来。”

    户部尚书道:“是。”

    ……

    很快,朝会完毕。

    刘玄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