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今天开始亲政 > 第228章:日落的景象,正像是日出

第228章:日落的景象,正像是日出

    ……

    一场“坐谈”下来,无论是扯经典讲道理,还是论嘴炮,周成、张瑜这一方都大获全胜!

    李文斗方则被批的羞恼于色,却呐呐无言,不知道该怎么辩驳。话到最后,也只有念叨着祖制陈法、陈法祖制来为自己辩护了。

    然而,祖宗陈法就不能改么?就一定要死守么?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死守祖制的话,你咋不去过茹毛饮血的日子?

    老祖宗就是从茹毛饮血过来的嘛!

    周成才思泉涌,喷出了一句话:“全则必缺,极则必反,周而复始,这是大道!只要有益于民生,纵然违背祖制又何妨?圣贤创造,无不是对其时旧有的祖制的违背!

    孔曰成仁,孟曰起义,唯独这圣道主旨不可变,其余的我看都可以变!只要能有益于民,为什么不变呢?

    怎么能墨守成规、顽固不化呢?

    我夏邦先祖,要是这样的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现在的我们岂不还在茹毛饮血、身无片缕啊?!”

    一句话喷完,全剧终。

    这天的谈话结束了!

    对话的内容,有文书记录。

    须臾,就送到了刘玄的手上。

    刘玄翻阅察看。

    看到精妙处,提笔做记、批注。

    看罢。

    又给提了名字:格物论。命转周成,交人整理。整理成书稿,再送来一看。

    周成收到,看见御批,有皇帝背书,心中大定!

    手中纸张,本来没有什么分量,但是,他却如拿着千斤重物!

    因为,他十分清楚,这部《格物论》文稿,要是刊印销售,流传出去,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对千百年来形成的旧有的故识,是带着颠覆性的冲击力量的!

    刘玄期待着这枚“原子弹”丢出去后的影响!

    黄昏。

    炎日西垂。

    斜阳照在天宁宫东侧的庑房上。

    刘玄走出殿门,往西面看去,晚霞照在他的脸上,他眯着眼睛,只见残阳如血,红霞漫天。

    炎日坠落的方向,像是日出。

    日落,日落。

    旧的一天,将在日落中成为过往。

    日出,日出。

    新的一天,又将在日出中迎面走来。

    神州的未来,亦将如过去千百年一样么?

    不!

    他将大变样!

    因为,这片大地上的人——他们的思想,即将在大爆炸中,挣脱旧有的束缚,迎来新的世界!

    数以百万千万计的读书人、亿万计的民众,他们的聪明才智,都将引导向创造、生产中去!

    两天后。

    《御批格物论》在京销售,售价只有350文。

    这场会谈,京官、士人早就关切了。

    一经销售,火爆无比,形成抢购潮!

    当天就卖出了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三本!

    人买到了书,翻看一看,顿时大脑之中,犹如山崩海啸了一般,旧的三观塔摇摇欲坠!

    人都心神震骇!

    思想风暴,当先在都城中掀起来了!

    无形大手引导着……

    从官僚,到士人,到平民百姓,络绎不绝,都把注意力放到了这上面,闲谈时,都会谈论起这方面。

    底层百姓舍不得那钱去买书,但也从“听人说”,知晓书上的或多或少的内容。

    说话艺人,也“蹭热点”,向听众宣说起书上的内容来。

    乃至于苦力下工后,吃烈酒时,也会扯上两句。

    一场辩论,从高层逐渐的下移,渗透到了黎庶之中!

    纷纷扰扰之中,七月廿五,迎来了朝会。

    礼罢。

    刘玄问:

    众臣都说看过了。

    刘玄也不问他们的意见,点点头,说道:

    周成出班,躬身道:

    刘玄:

    周成凛然受命。

    刘玄:

    周成又站了回去。

    刘玄:

    刘玄淡淡的讲起了大道理。

    这一波上士中士下士的议论,倒令人感到蛋筒,暗暗的吐槽,心想:

    刘玄侃侃而谈,这一番大道理,若要写了题目的话,那就是:坚持圣道核心价值观、解放思想、团结一致、兴利除弊、奋勇向前!

    圣道核心价值观就不必说了。这个大道理谁都能扯!

    重点在于后面!

    “解放思想”是重中之重!

    皇帝并没有全然的否定经义那一套。

    但是,对只注重经义这一套、士人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上面,提出了批评!

    皇帝认为,经义中的道理、圣人的教诲,是十分的简单的,说白了,也就忠孝仁义礼智信等这些。

    在这些东西上,是不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去钻研的。

    钻研得著作等身,又有什么用呢?

    不过是空谈,是个米虫!

    那么,士人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到哪里去呢?

    应该从八比文的故纸堆里走出来,放到这千姿百态的世界中去,要去探索这世间万物的运转变化的妙理!要去研究这万物于我国我民有什么益处!要去开动脑筋,想着把这益处利用起来,为我国我民增益!

    要做一个对国对民,有益处、有价值的人!

    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士人!

    什么是以民为贵?什么是为民请命?不是嘴上说的,是要行动去做的,是要去为国为民创造价值的!

    汉朝有个叫赵过的,发明创造了,到现在,千百年了,百姓还在用,功在千古啊。

    这样的人,才是有功于国、有功于民的!

    但是,这样的人,在古书上,却只有只言片语,连个字都没留下。这是极不应该的!

    本朝绝不能这样!

    对这样的人,要给立传立碑,要广为宣扬,要令他们流芳百世!

    汉末三国,有个人文采飞扬,号称的,才高八斗啊,这人是谁?

    曹植!

    曹子健的大名,读书人谁不知道?

    曹子健之后五百年,又出了个大才,叫做李柏的,被人称之为谪仙人,文才盖世!

    曹植、李柏都是明耀千古的大名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