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豪贾 > 第一百八十七章:扬州

第一百八十七章:扬州

于商铺之中,各地均是一般。

    四条主街,由四门连通城外,城内街坊,城外小巷,尽皆繁华地段,不同的是,内城多是商铺,以贩卖为主,而外城茶社,茶馆,酒楼,酒肆,戏院等娱乐为主。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内城黄昏之后便会关门宵禁,但外城不会,故而这些娱乐场所,均在城外扎堆。

    到半晚,外城灯火通明,很多酒肆,戏院,茶馆均通宵达旦,更别说那扬州瘦马所在的烟花风流之地了。

    当然除去馆驿在城内,各种客栈同样也在城外,于是南来北往的客商,先在客栈安家,再四处流连茶楼,酒馆之中,烟花雪月之地。

    左右倡优环抱,听着歌姬歌舞,家中还有瘦马相陪,再淫诗一首,简直赛过神仙矣。

    不过这些刘建和韩雍都不爱好,故而二人只是沿街逛逛,再寻访一些名山名盛游览一番便是。

    烟花雪月之地,还是让给其他人吧。

    一路游览,二人又是一阵欢笑。

    外扬州游览三日后,二人乘船离开了扬州码头,沿大运河向北而去。

    与刘家一样,韩家也是一大富商,而且是在京城做贸易的,家中财资不比刘家少,故而韩雍北上,自己也是有两艘大乌篷船的,加上刘家三艏大乌篷船,一行五艏,排成长排,沿大运河向北航行。

    不日便离开扬州,进入淮安府。

    淮安府便是如今苏北一地,就面积来说,在南直隶中仅次于巨无霸的凤阳府,但经济相比于扬州,苏州,就要贫穷许多了。

    除去南部的山阳县外,其他各地缺盐,缺粮,百姓困苦,生活艰辛。

    正因为淮北之地贫苦,缺粮,缺盐,故而很多粮商和盐商都来淮北贩卖,私盐贸易,由大运河而来,也见解造就了扬州的繁华。

    毕竟在扬州养瘦马的大部分都是这些私盐商人。

    沿着洪泽湖两岸,山羊,盱眙,宿迁等地也因私盐而兴起。

    私盐盛行,腐败必然滋生。

    两淮盐政简直就是个腐败的大本营,官商勾结,令人发指。

    有的官员与盐商结成拜把子兄弟,有的官员与盐商结成儿女亲家,更有甚者直接入股经商,与盐商打得一团火热,官不是官,商不是商,官商不分,简直成了一家人。

    有这样的官员作为掩护,那些私盐商人,商贩自然肆无忌惮,大量贩运私盐前来淮北贸易。

    实际上不仅是淮北,如今大明各地盐政均是一般。

    官盐很贵,而且质量还不好,故而质量优于官盐且价格低于官盐的私盐就应时而生。

    更别说盐课是古代一项非常重要的税赋,所谓的国家盐税正课,杂课花样百出,在食盐上陆续出现很多摊派与加征,同时地方政府还会在盐利上再分一杯羹,明之后官督商销食盐,盐商们包销盐,将缴纳官方的所有费用同自己的高利润综合起来,平摊到卖给百姓的每一斤盐上,这一来,也导致了古代盐价长期居高不下,但即便如此,依然比官盐便宜许多。

    一路上看着淮北苦难,刘建心中暗叹。

    如今自己麾下食盐价格可以说非常便宜。

    除去南洋本身海水煮盐池众多,并不缺盐以外,刘建还说服刘信,对百姓买盐进行适当补贴,如此使得一斤优质食盐只需要十文钱,同样的情况,还是粮食,食用油及各种如醋,酱油等调味品的价格。

    唯一让刘建觉得不妥的是如今的铜钱还是以明朝的铜钱为主,而且依照明朝官方的标准七文为一分银,七十文为一钱银,但实际上如今民间劣质铜钱,银两非常多,所以实际上三四十文至六七十文才能兑换一分银子,标准不一。

    也造成如今刘建麾下货币实际上并不统一,优劣参差不齐,还是早日弄一统一货币更妙。

    刘建心中思索着。

    沿着大运河出淮北向北,便进入山东兖州府境内。

    过东昌府,便进入北直隶的河间府,顺天府就在眼前了。

    《大明豪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