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大明豪贾 > 第六十七章:激辩(四更)

第六十七章:激辩(四更)

 “那以公度兄看来,何人为最”

    刘建笑道。

    “自是太祖高皇帝也,其戡乱定国,开疆拓土,驱逐鞑虏,复我华夏正硕衣冠,自当被我等后人铭记,歌颂,你自以为有才确连这也不知,是为无德无才之辈也,我要是你就该居于家中,羞于见人,如你这般,是为恬不知耻也”

    王竑指了指刘建,拂袖大笑。

    一众学子也跟着大笑不止。

    刘建见此,暗叹。

    一群憨憨啊。

    “公度兄真妙语也,然公度兄可知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只要是人,谁没有那么一两个污点,谁没有那么一两个为人所不耻之处,如秦之李斯,汉之张苍,无不如此,然李斯助秦天下凝一,张苍为汉之宰相,皆名流青史,被后世传扬,孟子有云,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此类人等,数不胜数,他们就都是圣贤吗,他们就没有污点吗,人无完人,常人如此,何况君王乎”

    刘建在一边坐下后,先是大笑三声,在款款而谈。

    王竑和一众学子见此,皆面面相觑,不知刘建接下来要说何事。

    “自古圣王治世,堪用贤臣,能臣,非圣王不贤,不能,奈圣王也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而不耻下问尔,于是朝中贤臣圣君,上行下效,而使天下安定,百姓富足,此古之理也,然我却认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无论圣君贤臣皆有其过,我等今人评价古人,不能以点盖全,以点遮面,而因通盘考虑,公平评说,功是功,过是过,或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只看最终结果而定其终身者,不可取也,非善也,就如那隋炀帝,包括我在内,我也觉得他是千古昏君,暴君,然就凭其开科举,造大运河,至今仍惠及天下万民,造福子孙后世,这便是其功,此不容抹杀,此客观公正之法也,公度兄以为如何”

    刘建向王竑笑道。

    王竑听后,再次面红耳赤。

    “你,你敢给隋炀帝翻案”

    王竑指着刘建,怒道。

    “不,我说了,人无完人,功是攻,过是过,或功大于过,或过大于功,此不仅合乎今理,矣合乎古制也,炀帝千古暴君,我承认,我也不否认,我更不会辩驳,然如今这南北漕运运河,还有你我所醉心之科考,难道不是炀帝之功乎,就因其暴虐,而剥夺其功,非善也,哪怕圣人也不可取也”

    刘建又笑道。

    王竑听后,一时不知如何反驳刘建。

    在王竑看来,刘建这纯粹强词夺理。

    那隋炀帝千古暴君。

    还想翻案不成。

    但是刘建也说他不是为炀帝翻案,只是说了炀帝的功业。

    哪怕是王竑,也不得不承认。

    开科举,建大运河那是炀帝的功业,无法反驳。

    那这样我又如何去辩论呢。

    而人群之中,施盘看了看刘建和王竑,拍了拍左右倪谦,钱溥的肩膀,笑道。

    “走吧,胜负已分,多留无益”

    倪谦,钱溥回头看了看施盘。

    “宗铭兄也觉得那刘郎所言在理”

    倪谦说道。

    “功过是非,全凭后人评说,你我又怎能盖棺定论,不过此子不仅才华横溢,妙语连珠,且胆识过人,败在此人之手,我心悦诚服,不想如那王竑一般自取其辱,此人久后若入仕必冠绝天下,出仕必学究天人,前途无量啊”

    施盘笑道,回头离去。

    二人看了看施盘,又回头看了看刘建。

    叹息一声,便跟着离去了。

    其他人听着刘建所言,虽然也觉得刘建是在强词夺理。

    但是刘建所言有理有据,引经据典,前后清晰。

    一时所有人都安静了。

    “公度兄若觉得我说的不对,还请明言,在下虚心求教,不耻下问”

    刘建看了看王竑,又看了看其他人。

    对王竑一拜。

    “哼”

    王竑怒视刘建一眼后,拂袖而去。

    其他人见此,也觉得毫无兴致,纷纷离去。

    看着众人离开,刘建松了口气。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

    明天之后,估计整个南京,甚至整个天下都会传扬自己吧。

    至于是好是坏,刘建就不知道了。

    不过刘建也有些疲乏。

    便回身返回了家中。

    而人群之中,一人看着刘建返回了家中。

    捋了捋胡须,笑了笑。

    “弘载兄没有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