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回到古代开书院 > 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淳知县

第三百三十四章 高淳知县

备娶,沈氏替侄女备嫁。沈明月却被傅振羽留了下来,李茉莉又在沈明月的要求下,也留了下来。

    李茉莉的颜色太好,从前因为颜色好,差点惹了祸,只他彼时还年幼,并不懂;后来只知道她靠着颜值和哥哥,在女学之间无往不利,性子娇得很。

    好在沈明月本就是长姐,又在陆家见过更娇蛮的姑娘,姑嫂两个相处得还不错。

    这日,小姐妹两个来见傅振羽时,看到傅振羽面色肃然,略说几句,赶紧退下,打听发生了什么事。苏妈妈只说,是朝廷上的事,让小姑娘们先回帽儿胡同。

    援朝之战,五月底送来捷报,这会儿却送来败了一场的消息。

    这都不要紧。

    打仗本来就有输有赢,但是大和派了使臣,表示求和。战胜之际求和,以大和之特性,显然是强弩之末了。便是傅振羽都知道,该乘胜追击,打的大和不能翻身。

    偏偏,朝廷里的意思是,接受议和。

    武将和兵部的人自然反对,但文臣,自赵阁老起,却是都支持的。李子坚回来说,圣上是议和之意。这议和,便要定下来了。

    见傅振羽不开心,李子坚道:“咏言估摸着要回来了,正好让他见见三师弟。”

    “大师兄,你不觉得应该打得大和,再也爬不起来吗?”傅振羽憋屈。

    李子坚说:“不觉得。”

    傅振羽气噎。她总不能说,这个大和同小日本很像,你不收拾了它,它会让你血肉分离吧?

    见媳妇比武将还愤然,李子坚不解之余,少不得与她疏通:“与圣朝相邻之国,少说十来个,打到每个人都臣服,这是不可能的。行兵打仗,是两败俱伤的行为,除非不得已,否则挑起征战,并不理智。”

    这也是圣朝所有文人的观点。

    傅振羽坚持:“国之强,必要兵强。”

    李子坚说:“这个我认可,但强兵强国,不代表就是征战四方。上兵伐谋,让别人打不进来、不敢打,才是最要紧的。你一肚子生意经,且算笔账。此番援朝,圣朝派出了十万精兵,与蒙古攻防又是二十万人。三十万壮丁不耕田,且每一日都要吃下一千石粮食,十日万石,百日十万石,上府一年的赋税没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打仗就是烧钱的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还是不要动。

    “这些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强兵,这个,目前很难。”

    说到最后,李子坚已经有些伤感了。圣朝,从今上到两位皇子、到满朝文武,所有的人,都是志不在此。只自家小师妹,试图教育天下来强民,自建军事学院来强兵。

    李子坚搂着妻子安抚:“你比世间所有的人都好,比师父还心善,只是小羽,很多事,都取决于上位者。”

    傅振羽便不说话了,因为无话可说。

    七月底,顾咏言还没回来,赵麟的任令已出,高淳知县。

    吏部直接发函到汝宁。

    得到消息的李宗延,问同僚:“高淳在哪?”

    “南直隶。”

    闻言,李宗延慌慌张张地丢下手头的活儿:“熊大人,我去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