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二百四十一节 灭韩(2)

第二百四十一节 灭韩(2)

是一个大争之世,女真崛起,蒙古继之,这是草原和森林民族开始走上舞台的大时代,一旦应付不好,就有灭国之祸。这不是杞人忧天,倒在蒙古人铁蹄下的文明国家,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这是一股诞生于草原深处,能够席卷世界的恐怖力量。

    所以李慢侯必须打造出相匹敌的军事文化,中国军事文化的巅峰,莫过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奖励耕战,利出一孔。

    现在李慢侯也要利出一孔,将读书人的功名之心,彻底跟军事绑在一起。这样任何走入权力场的精英,都必须是在军队中历练过的,不但不分文武官员,而且所有官员都是带刀的,随时能拔刀杀人。

    多年来复兴起来的官学体系,让李慢侯有了这个资源。东藩府的藩官,不需要科举,都从学校里选拔。所以官学中的年轻俊才趋之若鹜,以前只有少量精英,可以进入李慢侯的幕府,然后跟着历练,最后发到地方任职。

    现在要制度化了,任何府学毕业的学子,只要想当官,那就先从军,反正府学毕业的时候,大多数学生不过十四五六。从底层做起,抹去学生身份,以一个小兵身份,到最远,最苦的地方,去边城,去草原。军队会将他们淘汰一批,表现好的,却能在军队中升级。而军级跟地方官级是相对应的。表现出色的学生兵,是可以在军队中升级的,而且会更快。

    十年之后,想留在军中的,继续当军官,想到地方的,可以平级调任。反正军队的管理模式,跟地方的管理模式是出自同一套思想,同样的流程。所不同的,仅仅是面对的对象不一样。平级调任一个副职,实习两年之后,就可以转为正职,但待遇一直按照正职。

    通过这种方式,李慢侯可以将大量精英逼入军中,同时为十年后的官府储备人才,而且是一批经历战火洗礼,个性坚强的人才储备。十年后,东藩府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强硬,越来越铁血,这才能跟强悍的草原霸主在一个平台上博弈。否则都像赵构和他的官员一样,敌人都还没过长江,他就想着要往海上逃,那哪行啊!

    处理完这些,小半年就已经过去了。

    跟辽东的贸易持续火热,前两年挤压的贸易热情,此时变成了滚滚红利。尤其是挞懒跟兀术交战之后,各种军事物资简直是一个无底洞一样。

    挞懒这两年长袖善舞,利用各种权术,持续增加自己的力量,瓦解兀术的力量。吸收了大量边地女真人后,挞懒还大量离间兀术和上京权贵的关系。兀术是一个霸道的人,这种人必然会得罪人。如果没有挞懒,兀术当然能用实力压服其他人,可是挞懒的存在,就给了兀术的反对者们一个希望,让他们可以在上京朝堂上,给兀术制造麻烦。

    所以兀术早就想打击挞懒了,终于看到东藩开始裁军,兀术确信东藩不会介入。立刻发起了攻势,可表现却完全不像兀术的风格,似乎一直在压抑自己的性情,打起了慢仗。

    没有长途奔袭,而是步步推进。奔袭拿下信州、韩州之后,进入咸平府,立刻慢了下来。兀术竟然开始派人固守后方,在韩州修建粮仓,不断从混同江流域将粮食转运到这里,经过一段陆路运输,很难保障补给,兀术是打算将韩州作为大本营了。

    挞懒则选择了宋人的套路,坚壁清野。将咸平府以北的猛安谋克都往辽东安置,咸平府一带,就只有府城驻扎大军,而且家属也都安置在了辽阳府周边。这不是现在才做,而是一直做了两年。也不仅仅是迁移咸平府一带的女真人,而是将曷懒甸、苏滨路的女真人都在内迁。

    挞懒和兀术治下,总人口都不超过百万,辽阳府一带其实就能安置下来。尤其是挞懒,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女真人不足三十万,能战的壮丁不足十万,几乎全民皆兵的情况下,也不过凑了六万军队。兀术则有人口八十万,其中女真人就有六十万,能战的壮丁,将近二十万,拥有绝对的兵力优势。

    李慢侯察觉到挞懒似乎是打算将兀术主力引诱到辽阳一带决战,认为这是理智的选择。兀术就更让他吃惊了,竟然如此稳重。大概是因为面对挞懒,挞懒在女真人中以狡猾著称,兀术不得不防。加上在江南、扬州多次吃亏之后,兀术已经明白,靠打草谷那一套不行了。

    结果就成了狂暴的兀术以步步为营,对付狡猾的挞懒的坚壁清野,目前还没到决战的时候,但肯定不会远,李慢侯不相信兀术会把战争拖延到冬天。

    李慢侯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回内部,因为江南传来消息,韩世忠被罢免了。朝廷果然想先动韩世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