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宋耻 > 第六十五节 攘外安内

第六十五节 攘外安内

得这些都是不安定因素。这些人因为扬州军队的积极反击不敢入境,一旦金兵南下,扬州军队被牵制在重要城池,他们一定会肆无忌惮的进入扬州劫掠。

    于是李慢侯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出击,狠狠扫荡一下周边的巨寇,让他们距离扬州远一些。

    第一个目标是在楚州活动的郭仲威,此人聚众数万,纵横于楚州到通州一带,还吞并了原本占据泰州的宋进团伙,李慢侯的目标就是泰州。夺下这里,将扬州东门关闭。军事行动非常顺利,马步兵三千人,一个奔袭就拿下了泰州,郭仲威的手下连打都没打,仓促南逃。

    很快郭仲威就带着大批人马南下,李慢侯还以为他是来报复的,结果这家伙也是打都没打,就逃到南边去了,没有派兵追击,但遣探马追踪,发现他们竟然从通州渡江,跑去平江府。

    平江府要乱了,李慢侯立刻让李忠带三百轻骑跟着过江,不久送回消息说,两浙宣抚使周望招降了郭仲威,让郭仲威在常熟等地屯田。李慢侯没让李忠回营,让他回浔溪看家。

    郭仲威也是一个山东巨寇,今年金兵退走后,才从山东流窜过来,攻破淮阳军等城池,此人现在突然跑到了江南,如同候鸟一样,让李慢侯知道江淮将大乱。

    郭仲威跑了,但他活动范围很大,而且本就是流寇集团,大头目带小头目,没什么纪律可言,时散时聚,因此大量郭仲威余党在淮南出没,没有了大头目约束后,行事更加肆无忌惮,杀戮更加随心所欲。

    李慢侯不得不加紧剿匪,很是收复了一批马兵、水兵,择其精壮充军,老弱相应安置。

    狠狠忙碌了一个多月,总算是熬过了最艰难的秋收,李慢侯很担心金兵六七月就南下,那样扬州地区抢种的粮食很可能都不能入库。终于熬到了九月,无论是水稻、旱稻,还是大豆、小麦,全都收割完毕,终于松了一口气。

    一次大丰收,侯东在江南豪夺的三百多万亩土地上,收获了五百万石粮食。另外还有一些无主土地,数量高达一百多万亩,也收获了两百万石的粮食,这一季收获,就已经赚回了买地的投入,以后要是还有,那都是净赚的。

    这些粮食,虽然会有一半分给那些大小地主,但粮食却可以控制在手中,必要时候充作军粮,可以支持长期坚守。因此李慢侯将其中能够直接带走的粮食,全都集中在扬州城,现在扬州城已经有三十多万人口,每天消耗的粮食,都是一个天文数字。金兵一旦围城,就要靠这些存粮支撑。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李慢侯积攒的粮食,不但足够城里人吃用一年,还有富余酿酒,以及支援友军。

    李慢侯的友军不少,以前就结交拉拢到的薛庆、张荣,基本上已经算是投靠他了,当然这两人认为他们投靠的是柔福公主。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李慢侯过于狡诈,他连女真契丹俘虏都能玩的转,更何况薛庆、张荣这两个渔民出身的匪头。

    由于交往了一年时间,这两人不但早就对李慢侯代表的公主极为信服,薛庆甚至配合侯东在高邮搜刮民田,抢种抢收了一茬庄稼。如果说在扬州侯东还有些顾忌晏孝广为代表的一群本地官吏,在高邮完全可以说是肆无忌惮,这里本就被金兵攻掠过一次,接着又被李在溃兵控制过一段时间,薛庆赶跑了李在,一直都很混乱,本地大半的地主阶层都失去了踪影,小半逃出生天的地主,大多数都把土地卖了,因此在高邮,侯东几乎控制了八成的土地。

    薛庆的配合是有好处的,他是水匪出身,无利不起早。他得到了足够多的好处,高邮的土地产出一百万石粮食,薛庆分到了其中的三十万石,这让他一下子暴富,联想到以前打家劫舍却要忍饥挨饿的日子,都想哭。觉得果然还是跟着公主有富贵!

    张荣要简单的多,他没有控制土地,公主府承担了他所有的开销,让他收拢渔民,聚众三万,得到了理想的官职,丰厚的俸禄,衣食无忧。跟着他的渔民们,也有了一个可靠的前途。他们一边可以从公主府领到一定的俸禄,还在河湖之间种植菱角等水生作物,甚至在湖区水浅处开辟水田,形成一处处水边聚落。

    幸福都是对比出来的,他们种田、种水衣食无忧,但对比一下接连从山东迁来的流民,幸福感都要爆棚。在金兵、流寇挤压下的流民,一直往南,很多都被张荣吸纳了,尤其是来自梁山泊周边的难民,都成了张荣新的部属。

    除了这两个算是铁杆盟友之外,赵构派到北方的各路宣抚使、招抚使,也都拉拢到了一些巨寇,其中一些就有可能成为盟友。从河北赵州一路南下的巨寇辅逵,辅逵八月进攻淮河沿岸的涟水军,攻破南寨,大掠之,杀涟水军使、朝请大夫郝璘,丞、修职郎吴深。

    目前宋朝官府最尴尬的地方就在于,打不过金兵也就算了,却连巨寇都打不过。正经的官兵守卫正经的城池,以前防不住金兵,现在连流寇都防不住。当然这个辅逵确实能打,他是从河北一路杀过来的,大浪淘沙,能活到现在的,都是一些悍勇之辈。之前郭仲威仓惶南逃,就是被辅逵集团压迫所致。至于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李慢侯不得而知。

    很快辅逵就被淮南招抚使王侄诏安,诏安这些杀人屠城的流寇,现在的官府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因为赵构朝廷的威望已经下降到流寇都未必肯降服他们。之前的靳赛,在扬州以北收拢溃兵之后,被任命为淮东马步副总管,允许他屯扬州,结果因劫掠,被李慢侯当成土匪剿了,逃到泰州、通州一带,当时王侄以招抚使身份北上兴化,跟靳赛相遇,结果竟被靳赛打的大败,王侄随身携带的制书、金鼓、印文等官方凭证都被靳赛缴获。

    所以辅逵肯受诏安,王侄没有不乐意的道理,怕的是人家不受诏安,霸占涟水军割地自雄。由于辅逵受了诏安,而且颇为能打,又在淮河沿岸驻扎,一旦金军南下,他如果愿意抗敌,也是李慢侯的同盟,到时候支持他粮草是很有必要的。

    涟水军东北的海州有李彦先,西北的徐州有赵立,这都是比较靠谱的正经官兵,更是没有不接济的道理。

    就在河北金军再次清洗地方,淮北巨寇忙着争抢地盘,淮南李慢侯忙着备战备荒,攘外安内的时候,江南的赵构小朝廷也没有闲着,他们忙的事情很多,忙到暂时都确定不了一个年号,依然沿用建炎这个旧年号李慢侯无所谓,但是得知他们决定弃守两淮,还是让李慢侯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