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

第342章 高幹的小心思


    高幹捻着胡须道:“此事说来容易做来难,且行文发往各郡县,至于能做到何种程度,让各郡县自行掌握吧!发兵协力攻打之事,从长再议,毕竟如今黑山贼的矛头对准的是常山,并非我并州,毋须主动挑事,待其与颜立善拼个你死我活,我并州再出手不迟。”

    高柔仿佛看出了高幹的心思,心里微微一叹,面上却神色如常,应道:“兄长高明,愚弟领教。”

    高柔亦退下之后,高幹独自一人时,自言自语道:“这黑山贼虽是麻烦,但也是一块上好的挡箭牌,颜立善视之为仇雠,我却不然。若非黑山贼杵在中间,去年官渡之时,我岂不是要多领人马南下助阵?”

    “俗话说兵凶战危,并州家底薄弱,还是少掺和为好,反正舅父的位置也轮不到我去坐,何苦让我去操那个心,还是保存实力方为上策呐!”

    ——☆——☆——☆——

    冀州,常山国,井陉县,井陉道东侧井陉关。

    自从常山宣布严禁商贾无令通行之后,此处冷清了不少。

    不过,今天井陉关上上下下却热闹非凡。

    常山相颜良到了,建义中郎将陶升到了,井陉令崔琰到了,常山长史辛毗到了,就连颜良手下的营督也到了隗冉与颜枚二人,而常山相府的各掾吏更是到了一大半。

    这么大的阵仗,若是旁人不知道,肯定会以为是迎接某个大官,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因为今天钜鹿大儒张臶应邀东行。

    当张臶以及百余追随他东行的弟子门生来到之时,亦为迎接队伍的规格而暗暗咂舌。

    银印青绶,一身两千石黑色袍服的颜良亲自步行出城关一里外迎候,看到张臶所坐的车驾来到,更趋步上前至车驾前行弟子之礼,说道:“钜鹿后进颜良拜见子明公。”

    张臶虽然不乐仕途,但不代表他就不好面子,颜良如此恭谦,拜见时亦不提官职,只言同郡后辈,算是给足了张臶面子,让他在学生面前大大长脸。

    张臶亦眉眼带笑道:“立善有心了,老夫何德何能,能让一府之君亲迎。”

    颜良又郑重一礼道:“不然,后进迎同郡长者理所应当,更何况子明公能应邀而来,则常山文教大兴可期,良亦代常山举国士民敬子明公焉。”

    张臶道:“颜府君谬赞了,还请为老朽引路,让我一观常山风貌。”

    颜良道:“正当为长者执鞭御车。”

    张臶一行人员繁杂,且先前已经走了不少山道,当然不能继续赶路。

    出了井陉道后,颜良在一处乡亭里早就备好了屋舍,请东行之人暂时驻歇。

    在乡啬夫殷勤献出自家的堂屋内,颜良带领郡中规模庞大的随员队伍为张臶接风。

    席间颜良为张臶一一介绍了陶升、辛毗、隗冉、颜枚、刘劭、张广等人,因为有颜良亲自表率,诸僚属均对于张臶十分礼敬。

    张臶亦为颜良介绍了一些跟随他东行的弟子,他指着两名三十余岁较年长者道:“此为常林,字伯槐,此为杨俊,字季才,皆为河内名士。”

    颜良心道怪怪好家伙,一来就是两个大佬,这俩好像之后都任两千石啊,如今已经显名却还未入仕,看来张臶这老小子果然有几把刷子,弟子门生质量真高。

    颜良对常林、杨俊二人十分重视,坚持以平辈之礼对待,说道:“常君、杨君,二位高名良亦有所耳闻,常君助故河间太守力拒贼人,杨俊卫护乡里保全宗人,今日得见,幸甚幸甚!”

    常林、杨俊二人没想到颜良居然听说过他们的事迹,感到常山相颜良果然礼贤下士,与众不同,俱都郑重回礼。

    张臶又指着几位聚在一起的年轻人介绍道:“此数子皆是太原人氏,此为王机,字元经,此为王昶,字文舒,其父辈乃故匈奴中郎将王柔、故代郡太守王泽昆仲。”

    颜良闻言又是一惊,那王机也就罢了,王昶可了不得,后世的大魏司空啊,这张臶老儿的弟子有这么优秀的吗?

    此二子虽然年轻,不过是二十左右,然颜良也拱手道:“太原王氏子弟果然名不虚传,故中郎将与故代郡君昔日同受郭林宗品评之事,良亦曾耳闻,也算是慕名已久,今日得见二位贤达后人,可略观贤达风采矣!”

    有道是花花轿子人抬人,颜良如此夸赞二人的父辈,王机、王昶这对从兄弟自然也对颜良行晚辈之礼,持礼甚恭。

    张臶又指向王机、王昶身旁另外两个更年轻些的少年道:“此二子乃太原郭氏子弟,郭淮,字伯济,郭配,字仲南。”

    张臶见颜良呆愣着,便又提醒道:“郭氏昆仲祖上亦鼎鼎有名,其父为故雁门太守郭缊,祖父为故大司农郭全。”

    张臶不知道的是,颜良的确是呆住了,因为张臶给他太多惊喜,郭淮啊,三国中后期名将之一,竟然也被张臶给捎带来了。

    颜良立刻道:“良久仰大司农与雁门君高名,太原郭氏亦为冠族显姓,族中子弟一看就非等闲人物,便如这郭伯济,小小年纪便显英杰之姿,度宇轩昂,一看日后便是允文允武的人物。”

    郭淮如今方只有十七八岁,听闻鼎鼎大名的讨逆将军对自己评价如此之高,顿时脸面因为激动而涨得通红,说道:“府君威震中州,正是我辈楷模,还请受淮一拜。”

    接着张臶又继续介绍了河内人荀纬、苟灵,天水人秦寿,上党人浩周、上党陈、冯二大姓子弟等等。

    有了先前诸多史载名人打底,虽然其后并未再出现什么惊喜,颜良也已经十分满意,且他还对其中二人多看了几眼,因为一个姓苟,一个叫禽兽,实在是名字有够个性,不容他不留意。

    颜良与广大学子们一一沟通见礼后,举杯道:“今日四方贤才毕集,追随子明公钻研圣贤之学,学有所成后定能成朝廷栋梁。某敢言之,今日诸君日后定有人为二千石,乃至于入朝为公卿,拜将封侯亦可期许。某当与诸位一同勉励,为恢复宇内太平而努力!”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