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38章 将军之虑有三

第138章 将军之虑有三

时求见。

    陈正在军议结束后,主动找上毕齐,向毕齐请教了东郡百姓流失的情形。

    毕齐虽然还没赴任,但对东郡南边两县的情况还是知之甚详,尤其是他随颜良大军从白马往延津去的路上经过燕县时,沿途所见燕县城中民人只余了两三成,而野外乡里虽说不是十室九空,但至少将近一半的百姓被曹操挟裹南迁。

    这凄惨的景象,也是毕齐在军议时对于迁徙百姓北上极为支持的原因。

    陈正见毕齐对此策很是上心,便撺掇他一同来游说颜良。

    虽然毕齐在陈正面前说得头头是道,但真个面对颜良时候却蔫了半截,好在陈正原本也就只是拉上毕齐壮声势,心中早有定计。

    陈行之开门见山道:“在下观军议之时,将军对在下诱敌之计颇有认同,然仍心有所虑,故而不能定夺,然否?”

    颜良对这个颇有智计且尽力表现的年轻人也多有赞赏,他麾下正缺这种愿意开动脑筋寻找方法,并且积极主动的人才。

    不过,陈正毕竟是刚刚表示投效,其真实心意未能度测,也对讨逆营中上上下下的关系,自己的原则宗旨不甚了解,故而能不能用,能否大用,还得好好观察考量。

    颜良反问道:“行之以为,我有何虑?”

    陈正竖起三根手指道:“在下以为,将军之虑有三。”

    “一者将军胸怀仁义,不欲陷百姓于水火之中。”

    “二者将军一诺千金,不欲背反先时之承诺。”

    “三者将军谋定而后动,未知夏侯妙才是否会咬饵上钩。”

    颜良点了点头道:“行之所言甚是,如之奈何?”

    陈行之隐含得色地道:“在下不才,或可解将军之三虑。”

    听说有解决办法,颜良也来了兴致,问道:“噢?且详说之。”

    “军议时左司马言两军交战,误伤者必众,在下以为此言不当。”

    “如何不当?”

    “若将军迁平丘之民北上,是欲得户口之利,而夏侯妙才若来阻将军,亦是欲得户口之利,又岂会轻易以刀兵相加?且我军以有备待无备,自可妥善安排,不使敌得逞。”

    颜良闻听之后点了点头,静待下文。

    “左司马又言曹孟德强迁白马、燕县百姓,致使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乃是无道之举。但若是平丘百姓非受强迫,而是甘愿迁徙,那自然就无可指摘了。”

    “这却如何做到?”

    “昨日将军与城中士绅饮宴所说之话已然流传出去,今天市井间已经有各种传言。其中一项就是白马、燕县房屋空置,田地抛荒。而平丘本地,多有失地之民、少田之家,对此传言虽不知真伪且又跃跃欲试。若将军布告百姓,愿意迁至白马、燕县之民,皆可分得房屋、田地,则必有人愿意北上东郡。”

    颜良看了看侃侃而谈的陈正,又看了看在一旁满脸期待的毕齐,笑了笑道:“这却能有多少人?十有一二了不得了。”

    “此为其一也,若再择几个城中大族北迁,拖家带口之下,人数必众。”

    颜良眉头微皱道:“那岂非还是要我自食其言?”

    陈正道:“非也非也,将军难道忘了让在下整理过往案件卷宗之事了么?”

    颜良一听陈正提到这一茬,便心领神会道:“以此来胁迫彼辈迁徙?”

    不料陈正却道:“正不必以之胁迫,断狱审案本是县丞之职,曩昔有些案件在下虽知还有隐情,然则彼时束手束脚不能随心施展,如今却再无顾虑,自可重新翻检翻检,寻一寻这些世家大族的晦气。平丘有些世家族人所做下的恶事足够牵累全家,想必流放一些按律当判城旦之人,及其妻、子,便无人再有异议了吧?”

    听到这里,颜良也不由心中暗吸一口凉气,翻检卷宗,收集这些世家大族的罪证,原本只是他预留的后手,若是本地世家大族中有谁不配合供输物资,也好有理由拿他们开刀。

    在昨日饮宴之后,那些大族家人应承了足额供输物资力役后,自己本就没打算再动用这预备的手段,毕竟他来平丘可不是来当包黑脸得罪人的。

    而如今听陈正的意思,准备在平丘大族中杀一两只鸡来吓一吓其他猴子,而迫使那些屁股都不太干净的大族们不得不认栽,主动配合迁徙。

    虽然颜良知道被打杀的鸡肯定也罪有应得,但为了达到目的就随手毁去一两个本地士族,这陈行之的行事手段果然是有够符合这个年代的特色,够狠!

    颜良细思之下,又发现这个法子或许还真的可行,若是那些大族族人真的干下了足够抄家株连的罪过,陈正这么做或许还算是为民除害,老百姓们是不是还要拍手称庆?

    既做了正确又正义的事,顺便还能够达到特殊的目的,又何乐而不为?

    颜良看着这个后生可畏的南海人,心想这些士族往日里肯定也没少得罪过他,眼下却正可以让他公报私仇了,但却不能听之任之,以免不可收拾。

    “此事不可牵连太过,且不可捕风捉影,必要有实证,你可做得到?”

    “在下自有分寸,自是有确凿证据,方才好下手,这些禽兽作恶多端,只要认定了彼辈一两项罪过,自会有旁的苦主前来告举,届时mny汹汹,也容不得彼辈抵赖。”

    颜良想了一想后,觉得自己还是不涉及进去为好,便道:“此乃汝分内之事,汝可自决之,若人手不足,可寻仇德升处商借一些。”

    陈正会意道:“在下明白,此自是平丘县中之事,与河北军无涉。”

    至此,颜良三虑中前两者已经有了解决之道,只剩下最后一条,也是最最关键的一条,夏侯渊究竟会不会上钩,若是夏侯渊忍耐功夫足够好,硬憋住不肯来追,那前边所有这些活大半都白费了心思。

    “如若告民查案事尽依你计,却怎知那夏侯渊便定会来咬饵上钩?”

    陈正微微笑道:“如若夏侯妙才还不肯来,无外乎饵不够大,不够香,我等不妨再为其加点佐料,精心炮制一番,就不信他忍得住不来食此香饵。”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