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126章 南海陈行之

第126章 南海陈行之

县丞便是这交址南来的士族子弟之一。

    陈县丞名正,字行之,乃是南海郡番禺县人,也就是后世的广州人。

    陈正与一批交址士卒子弟随士燮的使者张旻来到许都后,有些子弟来旅游一下就又回了交址,但陈正却并没有回去,而是想要在中原多待一段时间。

    他初时想要入太学,但都城方迁,百废待兴,诸多太学博士也早就星散,并未恢复。

    因为陈正早先曾经被郡中举为孝廉,故而被召为郎官,在许都待了一段时间后,被外放为己吾县尉,又迁为平丘县丞。

    按说他一个孝廉出身,混了两年还只是三百石的佐贰吏实在有些低,但谁让他是南海人氏,不被中原士族待见。

    若是陈正能够回到交州出仕,少说也能混个县令或者郡丞当当,但陈正依旧坚持在中原辗转,只因为他幼年时的一番经历。

    在陈正七八岁的时候,曾经得过一场大病,当时的医疗水平那是相当低下,陈家都要以为这个孩子没的救了,但这时候却有一个来自中原的道士到了番禺。

    南海那旮旯偏远得紧,别说是道士,就连唯利是图的中原商旅都罕有前去,故而得知有道士来到番禺后,陈正的家长便对那个道士极为礼遇,并延请他给陈正问诊。

    那时候黄巾之乱还没发生,而当时真正的道士的确擅长一些医术,在那个道士的诊治之下,陈正竟奇迹般地痊愈了。

    那道士不仅治疗好了陈正的病,还说与此子有缘,陈父便请道士为儿子赐名。

    那时的陈正还没有大名,只有一个乳名“勤儿”,道士便为他起名陈正,取“以正克邪,以正修身,以正治国”之意,又并赐字行之,取“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之意。

    那道士治好了陈正的病后便要离去,陈氏上下百般挽留也只是不允,只在离开之前留了句话。

    “行之他日必有大用,若有机缘,合当在北方。”

    说来也奇怪,小时候身体病弱的陈正,自从那次大病痊愈后,再也无病无痛,不但身体健康,就连习文练武上都大有进益,年纪轻轻就出仕郡县,得举孝廉,成为了郡中一桩美谈。

    陈正和他的家人都牢牢惦记着当年道士的救命之恩,并记挂着道士离去前的那番话,却苦于中州战乱道路阻隔无法成行。

    恰好士燮与曹操控制的汉朝廷眉来眼去,频频遣使入贡,陈正就借此良机往赴中原,去寻找当年那个道士的踪迹,顺便验证道士留下的谶语。

    当年那个道士并未留下姓名,只是留下一个道号,陈正根据道士的道号来打探时,却发现那道士在中原名声显赫,到处都流传着他的事迹,在这些传说中道士神通广大,无所不能,陈正因此愈发对道士的话深信不疑。

    而那个道士的道号正是唤作“乌角先生”。11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蓝色中文网”,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