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花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战国万人敌 > 335 随身带个老爷爷

335 随身带个老爷爷

顿顿”……

    各义士、义从大队的大队长们要好一些,但也好的有限。

    “第一,斗氏彻底退回大别山以南,主要是西关和黾关,短期内,只要楚国国内还没有稳定,就无力再出兵大别山。”

    柏举斗氏、权邑斗氏联手的这一波,从准备到发动,因为太突然,最资源的消耗其实非常之大。

    尤其是柏举斗氏,对李解的了解非常粗浅,导致大量优质青壮损耗在了大别山,并且又因为连续受挫,在大别山荆蛮部落中的地位,直接就是从天到地。

    “第二,随国上大夫曾善已经进驻白邑,虽然我还没有跟这位上大夫正式碰面,但已经互相通信数次。随国这一次,应该是全面背离楚国,随国君臣,这次是没有退路的。所以,从长远考虑,我们要给随国准备退路。”

    随国现在的表态,等于就是彻底“入伙”,比一般的盟友关系要高得多,可以说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而之前“正义联盟”,顶天就是个战略伙伴关系,有的甚至只是战略协作关系。

    尽管这事儿李解自己也没搞明白随国是怎么想的,但不管随国怎么决定的,对李解现在影响的地盘规模来说,能够增加部队的机动性,这都是大大的好处。

    不管是从短期利益还是长期利益出发,都应该支持随国,至于怎么支持,还得谈。

    “第三,蔡侯北逃,对蔡国影响很大,水淹新蔡之后,新蔡驻军的士气,现在应该到了低点。是时候把新蔡拿下了。”

    李解双手按着桌面,眼神扫过两边文武,“三件事情,都是一回事,拿下新蔡。威慑斗氏、拉拢随国、惩罚蔡国……一步到位!”

    言罢,李解便道:“如何拿下新蔡,大家讨论一下。”

    很多刚投效过来的蔡国士人,其实听不太懂李解在说什么,语法用词甚至还有吴地口音,都是一种交流的障碍。

    但是对云轸甪、蔡美、蔡夕这些精英而言,并不是什么太大问题。

    反而听完李解的叙述之后,这三人都是眼神意外,李解的确是草莽英豪,但草莽和草莽的差别,还是有点大。

    “羊舌肱想要劝降,几无可能。”

    上蔡大夫说罢,便看着李解,“不过,新蔡四方小城驻军,老夫可以前往劝降。”

    之前蔡美要去说服小城驻军,可能把握只有五成,但因为水淹新蔡,导致蔡国部队士气低落,羊舌肱就算再怎么打鸡血,人毕竟是血肉之躯,不是钢铁之躯。

    更何况,蔡美前后劝降的一众蔡国士大夫,不纯粹只有蔡美的面子,还有蔡美带过去的承诺。

    仅从收益上来说,“赤霞”这个东西,杀伤力简直惊人。

    更何况,像平舆司寇蔡夕,从李解这里还得到了代理江阴邑蜂蜜和白沙麻布的承诺,就这么一个承诺,就足够让蔡夕族人死心塌地。

    现在虽然蔡、李对峙,但民间流动还是容易,消息这种东西,只要有心传播,总能交流一下。

    平舆司寇全家在李解那里拿到什么样的好处,蔡国士大夫只要不是傻子,稍微掐指一算,都是心中有数。

    至于说土地,这年头的土地,反而是最不值钱的,真正可以兴盛家族的,从来都只是人。

    而李解,可以轻轻松松地给蔡夕家族带来足够的劳动力去开发土地,尽管这些劳动力,并不归蔡夕所有,但开发之后,想要养活多少族人,无非是看自己的胃口有多大。

    两相比较,李解显然要大方的多,而且比蔡侯那抠抠搜搜的鸟样要爽快得多。

    在这种利益加持之下,又有上蔡大夫作保,或者说背书,能够抵挡这种诱惑的家族,其实并不多。

    真正愿意死心塌地跟着蔡侯走的,无非都是“与国同休”或者“新贵”,老牌贵族反而更放得开。

    只是老牌贵族的想法有点不一样,主动投靠的意愿不强,更希望李解打过来之后,再顺势而降。

    羊舌肱是蔡侯提拔上来的能臣,想要让他这时候背叛“恩主”,既不符合利益,也不符合潮流。

    “能劝降新蔡小城驻军,已经成功一半了啊。”

    李解相当的感慨,瞄了一眼陈安,心说这小子运气够好的,出去浪了一圈,居然就带了个金手指回来。

    典型的随身带个老爷爷啊!